问诊语文教学的“时髦”现象

来源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jiux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时下,一些包装亮丽、华而不实的教学形式,堂而皇之地充斥在语文课堂,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想象力的发挥,妨碍了学生创造性阅读品质的培养和发展。语文姓“语”,语文课应该充满语文的味道,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与文本材料之间的直接对话,对文本的深层含义进行开放性的、多元化的探究阅读活动,唤醒并激活学生原有的体验和认识,实现新的认知建构。
  【关键词】小学 语文教学 时髦 问诊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6)01-0126-01
  时下,一些老师放着好好的课文不读,热衷于使用多媒体。即使根本不需运用课件的课堂,也会将板书设计、思考题目甚至课文内容在媒体上展示出来。课件取代了板书,鼠标取代了粉笔,图像取代了文字,录音取代了朗读。课堂成为影院,课件成为影片,学生成为观众,教师成为放映员。课堂上,教者手忙脚乱,看者眼花缭乱,听者心慌意乱。
  这种课堂常常伴有这样的“并发症”:上课伊始,总是让学生匆匆读完,连课文中的句子还未读熟,课文的内容都没理解,就架空谈论、延伸探究:或欣赏最喜欢的语句、段落,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体验,谈一谈你的看法”;或补充一些课外读物,来个拓展阅读;或驰骋“想象”,在课尾来一个迁移写作;或让学生离开书本去探究,从网上得到的一些似懂非懂的、深奥的科学知识;更有甚者,在延伸时将一些晦涩艰深的理论带进课堂,弄得学生如坠云雾一般。
  这种包装亮丽、华而不实的教学形式,缘何可以堂而皇之地充斥现在的语文课堂?笔者通过与授课者的深入交谈,寻得个中缘由。不少老师认为现在有了CAI,好像课上不用课件就落伍了。为了迎合新潮,把一些名师的示范课、公开课当作标本,刻意模仿,矫揉造作,最后画龙不成反为狗。还有些语文教师平时不重视基本功训练,朗读水平低下,书写鬼糊乱画,总感自惭形秽。每每要上公开课,只得运用眩目的图片、动听的音乐、精彩的导语来精心包装,以此掩饰自身的不足。
  毋庸置疑,多媒体技术有助于呈现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增加教学容量,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功能,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直观、形象和生动。可是,教师一旦成了课件的奴隶,就会忽视对教材的钻研,对教学设计的思考,唯课件精美第一,将语文课堂从“死气沉沉”带向“浮躁”和“花哨”,游离在理解和运用语文之外,导致语文课在图片和声音的热闹中失去了阅读活力和思维效率,步入了技术主义的歧途,陷入了新的高耗低效的境地。为了运用多媒体而用多媒体,追求一种时髦,甚至把课文处处内容以画面形式对号入座地呈现,直接干扰了学生与语言文字的直接对话交流,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想象力的发挥,致使学生体会不到文字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不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阅读品质。
  尽管语文教学可以使用课件,但语文课绝不是信息技术课;尽管语文教学要强调“综合”,但语文课绝不是拼盘课……语文并非是个筐,不是什么都能装。语文姓“语”,语文课应该充满语文的味道。“语文味儿”既是语文教学应该具有的一种特色,一种整体美,更是语文教学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不管我们的教学活动涉及到哪个领域、哪门学科,采取哪种方式、利用哪些手段,其归宿在于为语文服务,为扎实培养听说读写能力服务,为积累语言、积淀语感服务,为学生语文学习的可持续发展服务。为此,教师要尽可能把不是语文或不具有语文味的东西清除出语文课堂,这是使语文课具有语文味儿的前提。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尽可能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把时间和精力用在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上,用在基本技能的训练上,让他们在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触摸语文的脉搏,感受语文的魅力,享受语文的乐趣,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探究性学习主要体现在探究性阅读上——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文本的深层含义进行开放性的、多元化的探究阅读活动。语文的探究学习不同于科学探究,但在操作上也要讲究科学性。信马由缰的探究是泛化的浅层的随意的探究,无异于水中花、镜中月。探究内容从重点词、句、段,到课文的内容,情感、章法,不仅浪费了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事事必探究,样样要交流,势必影响教学进度,而且还将熄灭学生主动探究的热情,打消学生真正探究的兴趣。探究问题皆由学生发现、选择、决定,一切跟着学生走,结果只能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学生自主探究的问题过于分散,汇报交流时只能各自为政,无法形成焦点、产生合力。脱离教材任意发挥,将说明性课文的学习探究成了“科学课”,将记叙性课文的学习探究成了“故事课”、“思想品德课”,纯属狗尾续貂,只会迷失自我,结果“肥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家的园”。
  阅读教学的核心指向是通过学生与文本材料之间的直接对话,唤醒并激活学生原有的体验和认识,实现新的认知建构。无论音画是多么地美仑美奂,也无助于学生对作品直接地品读感悟。文本阅读给人的感觉是深刻的,具有不可替代性。用课外资料、多媒体课件取代文本,以观看课件作品代替阅读文本,无疑否定了文本的价值,也否定了文本阅读的价值。着眼文本,首先要做到凡是与学习课文没有直接关系的一律不引进,确实对学习课文内容有直接帮助的,也要慎重引进、点到为止,杜绝大量引进相关材料冲击文本阅读的做法。着眼文本,一定要把更多的时间放在研读文本上,尊重文本作家的基本价值取向,尊重文体的写作背景,注重文本字词句的落实,挖掘文本意境的延伸含义,并引导学生“披文以入情”,在理解品味文本语言的过程中接近作品的内涵,建构文本意义,生成各自特有的阅读体验和人生感悟。
其他文献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使人们对服装的审美层次也相应提高.人们对服装的追求上不再满足于舒适度和保暖度,而是追求服饰的个性化设计.为此,本文从服装设计教学中设计和工艺结合的
本文在于研究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特征和病因.方法 是收集520例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病人的临床资料,研究其占门诊眩晕和头晕病人的比例、病人的临床特征和合并偏头痛
2016年9月,“90后”演员徐婷因患淋巴瘤去世。值得注意的是,她在确诊为癌症以后,没有接受西医治疗,而是选择向中医求治。原本就备受各方争议的中医,再次走上舆论的风口浪尖。但这次的社会舆论总体上不是不问青红皂白地对中医进行猛烈攻击,而是认为给徐婷治疗的应该是一个伪中医。  即便如此,对中医和整个社会而言,这件事也很严重。为什么中医的治疗方法会被滥用?医学的治疗方法都有适应症和禁忌症,滥用必然存在风
期刊
初中时期,语文阅读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和个人性格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通过研究初中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的现状,探究初中语文阅读课堂的有效提问策略,
作者通过绘画的表现形式,在空间的有限与无限、时间的瞬息与永恒、行为的自由与约束的对立统一中,将色彩的奔放、豪情和传统粉彩的细腻甜美,依据一定的形式法则进行搭配组合,
学校以一直以来都是以德智体美劳为标准对学生进行生理和心理的教育.但是,教导思想跟不上社会时代需要的教育内容.面对学校的德育教育,大部分学生都有种懒散、挑剔的反叛心理
“购岛”事件不同发展阶段的几个关键时间点rn我们首先回顾一下日方在“购岛”事件不同发展阶段的几个关键时间点.石原首次提出“购岛论”是在4月17日,这一天既是1996年《美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目的:比较氧氟沙星与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于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70例盆腔炎患者参与本次实验,采取随机抽签的方式将其均分为两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一个人积极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源动力,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为现实、最为活跃的心理成分,兴趣的程度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美国教育家布鲁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