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玉县森林资源经营现状及管理措施

来源 :安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ang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科学、合理、有序地经营森林,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不仅是永续经营利用森林资源、提高森林经营能力的需要,也是实施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效措施和手段。近年来,右玉县得益于高质量大力营造林、林政资源管理到位、管护抚育科学到位等有力措施,林地总面积、森林覆盖率、森林面积等不断增长,全县生态建设向好发展,大规模造林绿化成效充分显现。与此同时,右玉县生态发展也需要提升森林资源的经营与管理能力,解决“重造林、輕经营”等日趋突出的问题。为进一步擦亮“绿色名片”,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该文以山西省“二类”补充调查数据为基础,数据基准日为2019年底,通过对右玉县森林资源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和提炼了全县森林资源特点,并对右玉县森林经营管理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为全县林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右玉县;森林资源;对比分析;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S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1)18-0079-03
  当前,我国森林经营工作已经进入快车道,森林经营成为提高森林质量的关键。所谓森林经营,是指森林经营主体为了科学、合理、有序地经营森林,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根据森林资源状况和社会、经济、自然条件编制的森林培育、保护和利用的中长期规划,以及对生产顺序和经营利用措施安排的规划设计。科学开展森林经营活动,是加强森林的科学经营,实现森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是森林经营主体制定年度计划、组织经营活动、安排林业生产和林业主管部门实施森林资源管理、监督检查森林经营活动的重要依据;是建立高效、透明、科学、有序的森林资源经营管理体系的重要载体;是巩固林权制度改革成果、落实林权所有者经营自主权的重要保障;是推进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繁荣的森林生态文化体系建设的基础性工作[1]。
  1 右玉县概况
  右玉县位于山西省北部边陲,介于北纬39°41′18″~40°17′54″,东经112°23′33″~112°38′35″之间,是山西省黄河中上游的天然林保护工程区,也是阻挡风沙袭击京津地区的前沿阵地。北部以外长城与内蒙古的凉城县、和林格尔县为邻,西与平鲁区接壤,南与山阴县毗邻,东临左云县。全县宽14.6km,南北长67.7km,总国土面积1964km2。
  右玉县地处晋西北地区黄土高原,新中国成立以来,右玉县历届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党员干部群众,坚持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全县森林覆盖率由不足0.3%提高到52%以上[2],县域生态区位分属江河两岸、水土流失严重地区2个类型。右玉县受区位、交通等条件的限制,经济开发相对较晚,对森林生态系统及森林植被的干扰较小,整体生态环境较好。
  右玉县地形复杂,山峦起伏,沟壑交错,垂直高度较大,形成了光照、热量、降水的显著差异[2],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而变化,受山川阻隔,形成了许多小气候,孕育了丰富的植物资源。植被类型无明显水平分布规律,但垂直分布规律明显。河流及沟道有大量存生的野生灌木,主要包括乌柳、沙棘、胡枝子;丘陵中部有大片人工栽植的小叶杨和部分针叶树种,呈零星分布;丘陵顶部分布有天然草地,属温带和暖温带半干旱植被类型,优势植物种群为茭蒿、狗尾草、沙蓬等。总体植被良好,覆盖率达31.79%。
  2 森林资源现状与分析
  2.1 森林资源现状 右玉县属国土总面积198328.25hm2,其中林地106937.25hm2,占国土总面积的53.92%。
  2.1.1 按地类区分 有林地面积51473hm2,占全县林地面积的48.13%;疏林地4807.34hm2,占全县林地面积的4.5%;灌木林地面积31059.53hm2,占全县林地面积的29%(灌木林地全部为其他灌木林);未成林地面积9064.36hm2,占全县林地面积的8.5%;苗圃地面积291.86hm2,占全县林地面积的0.3%;无立木林地面积4191.23hm2,占全县林地面积的3.9%;宜林地面积6015.55hm2,占全县林地面积的5.6%;林业辅助生产用地面积34.38hm2,占全县林地面积0.03%。
  2.1.2 公益林和商品林 县属集体公益林地面积73334.6hm2,占全县林地面积的99.73%。其中县属集体国家公益林地面积22632.68hm2,占公益林地面积的30.86%;省级公益林地面积13380.02hm2,占公益林地面积的18.25%;地方公益林面积37321.9hm2,占公益林面积的50.89%。
  2.1.3 按权属区分 国有的林地面积33484.47hm2,占全县林地面积的31.33%;权属为集体的林地面积73411.86hm2,占全县林地面积的68.67%。
  2.1.4 按林分起源区分 全县森林面积82532.53hm2,起源全部为人工林,占全县森林面积的100%。
  2.1.5 按林种分 全县森林面积82532.53hm2,其中集体林54026.22hm2,全部为防护林。
  2.2 森林动态变化
  2.2.1 林地范围变化 全县由非林地转为林地1090.51hm2,由林地转为非林地199.36hm2,林地净增加891.15hm2。新增林地主要为有林地、未成林造林地,主要原因是我县各类林业生态建设工程广泛实施,使其他地类向有林地及未成林地转变。减少林地主要为有林地及无林木林地。减少原因为建设项目使用林地。
  2.2.2 森林覆盖率变化 由表1可知:右玉县的森林覆盖率2017年为41.46%,到2018年增加到41.61%,森林覆盖率增长0.15%。
  2.2.3 地类变化 由表2可知,2018年与2017年相比,有林地、未成林地面积增加,其中增加明显的是未成林地;疏林地、无立木林地、宜林地面积减少。2017—2018年有林地、未成林地面积不断增加,其他地类面积不断减少,全县林地向好的趋势发展,充分证明右玉县近年来大规模造林绿化的成效。   2.2.4 公益林地和商品林地变化 与2017年相比,2018年右玉县集体国家公益林地净增加面积4166.09hm2,集体一般公益林地净增加面积891.15hm2。
  2.2.5 林地保护等级变化 2018年底,右玉县集体73411.86hm2林地中,Ⅱ级保护林地24689.21hm2,占33.63%;Ⅲ级保护林地48722.65hm2,占66.37%。
  2.2.6 林地变化原因分析 右玉县森林资源管理年度更新全县由非林地转为林地新增面积1090.51hm2,由林地转为非林地减少面积199.36hm2,林地总面积净增加891.15hm2。
  2.3 森林资源评价 依据右玉县二类补充调查成果汇总,县属国土总面积为198328.25hm2,其中林地总面积106937.25hm2,占国土总面积的53.92%。根据调查结果,各类土地面积见表3。
  右玉县自然植被较好,西部以经济林为主,中部以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阔叶林为主,分布面积较大,东部以灌木为主。右玉县有林地以杨树、樟子松、华北落叶松、油松、云杉、柳树为主,分布范围也较广,森林多为纯林。优势树种是杨树的森林面积为21221.85hm2,蓄积量1029112.72m3,占全县总蓄积量的90.8%;优势树种是樟子松的森林面积为6371.14hm2,蓄积量95847.57m3,占全县总蓄积量的8.3%;优势树种是油松的森林面积为833.46hm2,蓄积量23014.34m3,占全县总蓄积量的2%。
  右玉县灌木林面积31059.53hm2,在全县分布范围较广,普遍生长在高海拔土壤厚蓄水量较大的地區,灌木种类主要为以沙棘、柠条、雾柳等为主的次生灌木丛,盖度普遍较高。按权属分,集体所属29412.18hm2,占全县灌木林总面积的94.7%;国有所属1647.35hm2,占全县灌木林总面积的5.3%。
  3 森林经营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森林结构多为单层林 右玉县森林面积和森林覆盖率不低,但森林结构多为单层林,林相简单,大多数人工林、油松、小老杨等。
  3.2 森林资源分布不均 右玉县自然植被较好,以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阔叶林为主,分布面积较大,全县灌木林主要为沙棘、柠条,但森林资源仍存在严重的分布不均现象。
  3.3 经费不足,营林设备短缺 近年来,右玉县在造林中投入资金与精力远远大于营林,导致林业工作者对营林的重视程度不够,投入过少,营林水平落后,营林设备短缺。
  3.4 人员紧张,营林水平落后 当前,右玉县林地管理队伍比较薄弱,后备力量不足,营林水平不高。乡镇分管林地管理工作人员不固定,容易变换,业务水平参差不齐。部分林地管理人员身兼数职,当各项林业任务齐头并进时,无法保障有精力和财力在营林上下功夫去钻研。
  4 经营管理对策建议
  4.1 加强组织领导,推进森林经营工作 县林业主管部门要成立森林经营与管理领导小组,切实加强组织部署、指导协调、业务培训、政策宣传、审核认定等各项工作[3]。积极争取将用于开展森林经营相关工作的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探索推动森林经营收益权质押贷款,加大贴息扶持力度,支持森林经营贷款项目,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森林经营领域。完善配套政策,推进森林经营技术标准“立、改、废”工作,探索建立奖惩激励机制。
  4.2 利用科技手段,提升森林经营科技水平 依靠科技提升森林资源培育技术水平,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无人机、激光雷达、“3S”技术等高新技术,将森林经营和管理与地理信息系统、高新技术结合起来[4],加强森林资源管理动态监测和林木资源信息监测,建立林地管理与动态监测的信息管理系统,注重森林的质量和管理,科学可持续地推进森林经营与管理发展。
  4.3 推进森林经营相关重点工程项目化管理 充分把握国家生态文明政策,积极争取和完善生态保护建设项目,推进森林经营工作,精准提升森林质量。通过良种壮苗、科学施肥、集约人工造林栽培、现有林改培、合理灌溉、中幼林抚育、生态保护等主要技术措施进行国家储备林建设;通过林缘治理、矿区植被恢复、撤并林场场址植被恢复等生态保护与建设措施进行生态修复;科学合理地安排年度森林抚育任务;开展人工造林、补植补造、改造培育、中幼龄林抚育、低效林改造、大径材培育、封山育林等森林培育工作;加强母树林林木良种基础和采种基地集约经营和管理。
  4.4 积极推广营林生产的先进经验和模式 大力宣传森林经营与管理的重要性,提高林业人的思想意识,积极推广县域内森林经营与管理好的做法与经验,加强外出学习与交流,学习别的地区好的先进经验和模式。根据右玉县实际情况,因地制宜、不断改进,营造林业人在森林经营与管理上“爱学习、肯吃苦、敢开拓”的氛围,不断推进森林经营与管理的发展。
  4.5 加强林业队伍建设和专业技术人员培训 面向管理队伍、技术队伍、作业人员,举办不同层次的森林经营培训班,面对转岗分流人员进行森林经营业务和森林经营劳动技能培训[5],为全面科学地开展森林经营、精准提升森林质量提供人力资源基础和科技支撑,实现由木材生产为主向生态修复和建设为主的转变,由利用森林获取经济利益为主向保护森林提供生态服务为主的转变。
  参考文献
  [1]杨艳凤.森林可持续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乡村科技,2021(02):107-108.
  [2]刘金龙,张沛.山西省右玉县的生态建设及其启示[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1):91-99.
  [3]刘忠宇.新形势下森林经营工作的思考[J].种子科技,2021(03):137-138.
  [4]吴胜义,张方圆,王飞,等.西昌市森林资源特点与经营管理对策[J].林业调查规划,2021(01):120-123,128.
  [5]张成霞.提高营造林质量的关键技术及管理措施[J].乡村科技,2021(03):173.
  (责编:张宏民)
其他文献
摘 要:为筛选出适合在庐江县泥河镇及同一生态区域大面积推广种植的油菜新品种,于2019—2020年开展了冬油菜新品种(系)比较试验,调查生育进程、植株生长情况及抗性能力、产量等指标,结果表明:沣油837、德胜油6号和德核杂油8号综合表现突出,可在当地大面积推广种植。其中德胜油6号易感菌核病,生产中要注意加强防治。  关键词:冬油菜;品种比较;泥河镇  中图分类号 S565.4 文献标识码 A
目的观察肿瘤减灭术(CRS)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治疗结直肠癌腹膜转移的效果。方法收集2017—2019年于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普外科收治的61例结直肠癌腹膜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中34例CRS联合HIPEC设为观察组,27例仅行CRS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资料(联合脏器切除、吻合口数量、PCI指数、CC评级、出血量),术后近期并发症情况及远期复发情况;术前,
摘 要:以黄山地区9个采样地的乌桕种子为研究材料,采用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通径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对其种子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种子单粒重、纵径、横径、厚度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种子纵径、横径、厚度与单粒重呈极显著相关;影响因素中,纵径是对乌桕种子质量贡献最大的因素;聚类分析以欧式距离5为阈值,可将9个乌桕采样地聚为4类  关键词:乌桕;种子;质量;方差分析;聚类分析  中图分类号 S722.
摘 要:大华1146是江苏省大华种业集团有限公司选育而成的杂交玉米品种,于2016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苏审玉201601。该品种在宁夏制种表现出产量高、质量好、安全系数高等特点,产量达7500kg/hm2。该文总结了大华1146的制种优质高产关键技术,旨在为其种子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华1146;优质高产;制种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
摘 要:为改进皖南烟区云烟97烟叶尤其上部叶油分偏少、结构僵硬的问题,开展了豆浆灌根大田试验,分析了豆浆灌根对云烟97烟叶上部叶物理特性、经济性状、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C(豆浆灌根75kg/hm2)综合表现最优,各指标值明显高于对照,可有效改善上部烟叶品质,提高烟叶可用性。  关键词:烤烟;豆浆灌根;上部叶;物理特性;感官评吸  中图分类号 S572.062 文献标识码 A
食管癌是我国发病率及死亡率较高的消化道常见恶性肿瘤之一,现阶段以手术、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为主。近年来,抗血管生成治疗在多种实体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日益增多,也逐渐成为食管癌综合治疗中的一个新选择。抗血管生成药物——新型口服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阿帕替尼已在食管癌及多种恶性肿瘤治疗中展现出较好的治疗效果。笔者就阿帕替尼在食管癌治疗中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加深对该药物在食管癌治疗中
摘 要:油菜菌核病是严重影响油菜产量和品质的主要病害之一,对油菜危害程度重、范围广。该文简述了婺源地区油菜菌核病发病特点和流行规律,并提出选择抗性品种与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等措施相结合,以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关键词:油菜;菌核病;发病特点;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 S435.65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1)18-0096-02  油菜菌核病(Sclerotin
摘 要:为合理选择乔木绿化树种,促进延安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在实地调查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AHP法)对延安城区主要乔木绿化树种进行了系统分析评价。结果表明:(1)延安城区乔木绿化树种共53种,其中落叶树种明显多于常绿树种,乡土树种占乔木绿化树种的30%;(2)抗逆性的权重最大,明显高于观赏性和生长性,观赏性和生长性的权重差别不明显;(3)综合评价结果显示,87%以上的乔木树种评价等级
摘 要:为了加快贵州省渔业从传统渔业向以优质、高效、高产为目的的现代化渔业过渡,该文对贵州高位池鲈鱼养殖现状进行了研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给鲈鱼养殖提供干净的生活环境,降低鱼体死亡率,减轻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实现增加养殖密度、提高养殖产量的目标。  关键词:贵州山区;鲈鱼;高位池;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S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1
摘 要:采用资料收集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安徽天井山国家森林公园的风景资源进行了调查与评价。在综合评价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优先、完善配套设施、创新旅游要素和健全管理体制等发展建议。  关键词: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调查评价;发展建议  中图分类号 S759.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1)18-0059-03  Investigation and Evalu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