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课堂教学刻不容缓

来源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chen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我了解,高职院校学生对课堂教学改革的呼声比较强烈!这个关系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问题却被学校决策者和教师们忽视了。近几年,高职院校办学硬件软件都在变,唯独课堂没咋变。笔者认为,现在到了课堂教学非改不可的时候了。只有下大决心改造课堂教学,才真正击中改革的“要害”,才有可能提高育人的质量,让学生喜欢课堂,喜欢学校,进而不断增强学校的吸引力。
  改造课堂教学的目标是:突破教与学的“围墙”,让师生互动起来,让课堂迸发活力;改造课堂教学的出发点是:着力转变课堂观念,从学生出发,关注学生学习,面向学生成长,让课堂教学活动更有针对性,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期待和发展需求。那么,如何改造?
  第一,读懂(研究)学生。教学即人学。学生不买账,老师怎么教也没用。要让学生买账,老师必须从学生出发,读懂(研究)学生。研究学生本应是高职院校教师应该做好的功课,可这一课不仅没做好,反而被教师所忽略。不研究学生、不了解学生成了高职院校教师课堂教学面临的最大问题。这个问题是导致课堂效益不高、吸引力不强的主要原因之一。向课堂要吸引力,教师必须下功夫读懂学生,深入研究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行为、接受能力、心理需求,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学习期待、生活习惯,做到心中有数、因人施教。在此基础上,教师才能有针对性地优化教学内容,创新课堂教学方法,主动破解课堂不和谐因素(睡觉、发呆、玩手机等);教师才能有底气创造快乐课堂的生态环境,教给学生“想学”的动力、“要学”的方法、“会学”的智慧,让学生学得快乐,学得主动,这样学生才会对课堂有一种满足感,有一种眷恋感。
  第二,建立课堂对话。课堂即对话。对话是高职院校课堂新理念,对话是教师对学生成长的一种关爱,也是提高高职院校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武器。课堂对话的主体是学生和教师,但绝不是简单的老师问、学生答,而是以育人为中心,以知识对话、能力对话、智慧(传道)对话为前提。当下,高职院校教师“包全场、一言堂”的话语霸权现象比较普遍,不同程度剥夺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权和课堂对话权,使课堂失去了应有的吸引力。要变革这种话语霸权,首先教师要创新课堂观念。教师要有主动改造课堂的勇气和平等对话的智慧,定好位,变教为导,学教互动,真正实现教师“导”、学生“演”的生态课堂构建,把课堂对话权还给学生,着力培养学生的对话力、学习力、发展力,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对话的全过程,学习兴趣在课堂对话中激发,重点难点在课堂对话中解决,学习能力、职业素养在课堂对话中提高。■
  (作者单位:江苏理工学院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所)
其他文献
怀洪新河是分泄淮干洪水的重要通道,首接淮干涡河、中连四方湖澥河浍河沱河、淮水北调工程及沿线沟渠、下接洪泽湖,通过探讨如何把五大发展理念融入到怀洪新河全面推行河长制
农民工培训要从短期的培训转向长期的、正规的教育,才能促进这一庞大群体的素质提升,这主要基于三个方面的需要: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的需要;农民工城市融入的需要;农民工自身发展的需要。  从本质讲,培训与教育存在着明显区别:培训周期较短,内容着眼于当下的工作需要,所培训的知识与技能较为狭窄,缺少必要的理论深度,难以迁移。教学方式以训练为主,不注重学员对知识、技能的理解。培训的目的是为农民工胜任粗浅的工作提供
作为英国文化奠基人理查德·霍加特的代表作,《识字的用途》详细绘制了一幅英国工人阶级20世纪50年代生活文化图,捕捉到了二战后广告、大众媒介和美国化对该阶级生活、文化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进行混凝土施工的重要考虑内容, 其影响着工程施工质量, 对于工程施工建设的整体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对其进行研究是建筑行业的需要, 也是时代发展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而现实中不断频发的各类职业伤害事故,拉响了关爱生命的警钟。目前,职业学校毕业生是我国各类企业一线员工的主要来源,当他们从学校毕业进入企业的时候,一个严肃的问题同样摆在他们面前——生产中的安全与健康。在复杂的工作环境中,如何提高安全意识,有效地维护自己的生命健康权利,是一个值得全社会思考的问题。  据报道,全球工伤事故和职业病每年掠走200万人生命,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全球国民生产总
控制断面下泄水量的确定,是实行“河长制”,开展水量调度管理,保障河流生态流量,维护河流健康的重要依据。本文在调查分析流域水资源量及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制定了流域用
丹江河道下切威胁沿岸防洪安全,通过对金丝峡镇丹江河道洪水、河势进行分析,提出了修建液压坝一座。并对坝址、坝形选择和坝高、坝结构、坝渗透及稳定性进行了探讨,以确保该
我妈妈爱漂亮,她买了好多漂亮的衣服,头发烫得卷卷的,还染成了栗子红。她在车里照镜子,包里带镜子,连衣服口袋里都放着小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