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与专业化建设探讨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iryc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辅导员的职业化与专业化建设是新时期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和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文章在分析了辅导员队伍的现状后,也提出了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的途径。
  【关键词】辅导员 职业化 专业化
  
  高职院校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职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那么辅导员队伍能否像教师队伍建设一样,走职业化、专业化发展道路?实现辅导员队伍建设走职业化和专业化的发展道路的途径是什么?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探讨的。
  一、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现状分析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
  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没发展、没前途、没干劲”成为高校辅导员中的一种普遍认识。队伍流动过快、职业期限过短,使得辅导员队伍整体上长期处于“无梯队、无层次、无结构、无积累”的“实习”状态。多数辅导员从工作之初就在考虑换岗,工作三四年就转岗或离岗了。这种短期性和流动性,造成辅导员队伍的新老更替频繁,辅导员工作不连续,那么辅导员工作职业化就只能是纸上谈兵。
  (二)辅导员岗位职责不明确
  辅导员工作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思想政治教育;二是学生的日常事务性管理。前者是核心,后者是辅助。但事实上,由于学校和辅导员自身职责定位不明确,许多涉及学生的非本职工作都由辅导员来承担,辅导员忙于应付大量的事务性工作,很难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深入到学生当中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另外,辅导员自身也不能很好地进行学习,理论修养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也难以提高,面对学生思想上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有效地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教育引导学生。
  (三)辅导员业务能力不强
  作为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直接引导者,辅导员必须对学生在成长中所遇到的思想困惑、心理障碍、人际交往、专业学习、发展方向、职业选择等诸多问题进行正确的引导,这就要求辅导员必须具备较强的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职业咨询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但现实情况是,大多数辅导员是刚毕业的本科生和硕士生,所学专业也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没有系统地学习过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学以及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大多数辅导员都是往往凭借工作经验来处理学生工作,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长期以来都不重视、不到位。
  (四)缺乏规范化的任用、评估和激励机制
  在辅导员任用方式上,高校缺乏一整套选拔评价标准与机制。没有严格规范的准入制度、培训体系、考评体系,没有搭建起合理、畅通的人员发展平台,特别是确保人员专业化发展的平台,也没有建立与辅导员队伍发展相匹配的激励体制,高校往往只制定了针对专任教师的考核、评优办法,将其放在行政人员或教辅人员中进行考核时忽略了辅导员的特殊性,导致辅导员队伍建设在评价、考核等诸多环节中无章可循,职称晋升时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这样的考核激励机制抹杀了辅导员职业的特殊性,必然会影响辅导员队伍稳定,不利于辅导员队伍的建设。
  二、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措施
  (一)辅导员责任明晰化,为辅导员职业化提供确定的工作方向
  辅导员的首要任务就是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其他的一切工作都应是围绕这个中心来做的。日常琐碎性的庞杂事务太多,势必影响这个中心任务的实现和落实, 因此,各高校应严格按照教育部的规定来定位辅导员角色,明确分工。只有理顺辅导员岗位与学校其他部门的关系,才能使辅导员从根本上摆脱琐碎的事务性工作,更好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其次,根据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内容,辅导员岗位设置专业化,可以将学生辅导员岗位划分为几个大类:第一类是思想政治辅导员;第二类是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员;第三类是心理健康辅导员;第四类是生活辅导员。这样的运行机制细分了学生事务管理工作,明确了职责范围,使辅导员工作规范化、一体化,更能提升辅导员为学生服务的价值和工作的绩效,同时实现了辅导员队伍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辅导员队伍建设职业化、专业化。
  (二)加强培训,建立辅导员培训制度
  舒伯根据布尔赫勒的生命周期和列文基斯特的发展阶段论认为,“职业发展是一种有秩序、且有固定形态、可以预测的过程;是一种连续不断、循序渐进且不可逆转的过程;是一种动态的过程。这充分体现了专业性、稳定性、成长性等职业发展规律。高校要实行辅导员培训制度,注重培训的系统性、长期性、实效性、多样性,对辅导员队伍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培训。例如;开展岗前培训、岗中教育;对辅导员进行各方面的专项培训,鼓励辅导员参加“心理咨询”“职业指导师”等专业资格考证,提高辅导员的职业理论素养和实际应用能力。
  (三)严格辅导员准入制,建立科学的辅导员考评制度
  高等学校必须要像重视业务教师的选拔那样重视辅导员的选拔,建立严格的辅导员职业准入制度,通过严格考核,选拔德才兼备的优秀人士进入辅导员队伍,从事辅导员工作。制度建设是事关辅导员队伍健康发展的根本性、稳定性和长期性问题,因此,根据辅导员工作任务重、要求高、压力大的特点,以及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复杂性、特殊性和长期性属性,建立一套科学、确实可行的辅导员考评制度势在必行。应在多元化激励机制基础上,构建以“师生双评”“工作实绩”为主要内容的辅导员考评体系,同时考核结果直接与职称评定、职务晋升、奖励金及岗位调动挂钩,通过考核机制促进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平. 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化、专业化解读[J ]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7 (2).
  [2]吴智军. 对高校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建设途径的思考[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0(1).
  [3]傅强.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化发展与专业化培养研究[J]. 教育与职业,2011(2).
其他文献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病是利用现代麻醉技术,使患者在安睡和肌肉完全松弛的状态下,接受电休克治疗的一种方法,越来越广泛地用于精神病患者的治疗。2008—01—12月,作者将依托咪酯
数学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品质,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日常生活都有重要的作用。本文简要概述了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分析了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现代学徒制是世界各国都在探索和完善的一套符合科学方法和质量管理的人才培训体系。我们国家以2014年《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为起点,国家、省的试点工作全面铺开。我校的中餐烹饪和营养膳食专业成功申报山东省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借助国家政策和扶持措施,我们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在冠名班的基础上,整合学校和企业的教育资源,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近年来,我国的职
【摘要】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特点鲜明,包括多元性、政策性、前因导向性、政治性和时效性等,任何一门政治理论课都无法替代形势与政策课。当前,各个高校开设形势与政策教学的情况不同,具体有教学管理、内容、方法、课程安排、师资队伍等方面的表现。因此,形势与政策要增强教学有效性,还应建立起长效机制,组建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不断创新改进其教学模式和方法。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 有效性 长效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改革及不断完善,教师的教学理念不断发展。新课改要求完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小学数学是小学教育中重要的学科之一,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非常重要。因此,教师要对小学数学教学进行创新,以提高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本文就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创新思路进行探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创新  在新课改的指导下,小学数学教学强调学生是教学主体这一思想。小学数学教学的创新,
目的研究建立可操作性、灵活性和实用性的处方评价方法。方法利用SQL查询技术在医院信息系统中提取特定时间段内的处方信息,对全样本处方数据进行多项指标的统计分析。结果共
我国近几年来走上新型工业化道路,产业化进程逐步加快。设计,特别是产品设计已经呈现迅猛发展的势头。市场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日益扩大。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如何培养一批能满足企业需求、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现阶段高职院校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2012年温家宝总理提出“中国要从制造大国向创造大国转变”。这进一步提高了设计在一般生产活动中的比重。也对设计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  1 产品造型
摘 要:新课程改革实施后,学生的主体性受到关注。新课改要求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促进他们的素质发展。在此背景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也应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本文围绕初中化学实验课堂中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展开论述。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自主能力  新时代社会需要的是拥有自主性的独立型人才。由于初中学生刚刚接触化学这一学科,且化学知识具有逻辑性和抽象性较强的特点,教师总是手把手地教学生,致使学生对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