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的合作学习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UGOU29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杜郎口现象给人们的启示是多元的,而笔者感触最深的则是他们在学习方式变革方面的独特探索,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高度自主、高效合作、开放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杜郎口中学在新课改实践中创立了“三三六”课堂教学模式,即“课堂自主学习的三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自主学习三大模块:预习、展示、反馈;课堂展示的六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其思想核心是“相信学生、依靠学生、解放学生、发展学生”。其鲜明特色是把课堂还给学生,实现了语文学习的高度自主。但笔者认为,杜郎口课堂教学的最大亮点是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只是前提和支撑,合作学习才是途径和目的,没有进入合作层次的自主学习只能是初步的,有了合作中的相互印证和交流才能把自主提升到高层次。杜郎口语文课堂的合作学习是全方位多层次的。
  首先,与教师合作,体验教师角色,深化课程理解。他们师生合作的形式和时机是多元而富有变化的,最为独特的是每一堂语文课率先出场的不是教师,而是由学生扮演的小老师出场主持,且每一个小老师都十分出色,语言流畅、干练,仪态自然、大方,组织得力、有序。这种合作提高了对教师的要求,因为教师不仅要当好演员,还要当好导演。学生扮演教师则更具挑战性,会提升对师生角色的体验和理解、对课程与教学的理解和把握,也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其次,与同伴合作,明确任务分工,发挥团队作用。杜郎口中学的语文课堂,在消解教师的权威与主宰的过程中张扬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合作意识,每个学生都清楚每个环节自己的任务与分工。在预习环节,每个学生都要到属于自己的那块黑板上写出预习收获,既要概括语言信息,又要强化书写记忆,还要互相监督纠错,成效显著。《济南的冬天》一节课中仅笔者注意到的纠错就多达20余人次,纠错的和出错的学生都会得到强化和提高。在展示环节,学生的合作更为普遍。在《陋室铭》课堂上,学生都是几人一组进行团队活动和展示,学生纷纷踊跃上台,合作表演了《教师铭》《拔河铭》《交友铭》等,有几名同学居然创作表演了“三句半”。
  再次,与观摩者合作,激发自我潜能,提升主体意识。据杜郎口中学崔其升校长介绍,他们的学生已经习惯了众多的听课者随时进入课堂,如果没有人听课反而兴奋不起来。这点在课堂上也得到了验证,每个环节学生都似乎在给听课者表演,积极认真,极富实效,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表现令人惊叹!
  杜郎口语文课堂的合作学习,无论深度还是广度均超常彰显,给我们无限的启迪。实践中对自主合作学习有很多误解和偏颇,往往走极端、搞形式。认为自主就是教师完全放任,学生动起来甚至乱起来才充分自主。将合作学习等同于小组讨论,不管是否有合作的必要和需求,为合作而合作。而杜郎口的合作学习是务实的高效的,值得学习和借鉴。
  [作者通联: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情以生文,文亦以生情,文以引声,声亦足以引文,循环互发,油然不能自已,庶渐渐可入佳境。”这就要求教师伴着学生课堂“悦”读——即阅读主体和阅读行为都必须是愉悦的。  笔者在本学期借班上了一堂公开课《秋天的怀念》,这堂课得
评判语言表达题好差高下的标准是什么?是知识性,反映学科的整体结构和本质要求?是情趣性,让学生获得一种赏心悦目的情意和趣味?是实践性,能让考生摸索方法,体验过程,训练技巧,养成态度?是,好像又不是。那么,语言表达题的妙境在哪里?笔者以为,一道好的语言表达题,必须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语文性。虽然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但是语文决不是其他科目的附庸。语文课程有着自身独特的气质,语言表达题必
毫无疑问,这几年湖南省的高考作文命题深受浪漫璀璨的湖湘文化影响。从去年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到今年的“踮起脚尖”,都是一种文化的挥洒与泼墨。并且这种姿态与全国其他省份不同,她一直处于一种高昂的精神之中,处于一种脱颖而出的态势之中,可以说,今年的湖南高考作文题更是湖湘人人性美的折射与辉映。  众所周知,《踮起脚尖》这个题目其实并不是湖南首创。流行歌曲《一千零一个愿望》里就有这样的一句歌
坚守童真 教材是编者精心编撰而成,其中不少文学作品借助典型人物的刻画和经典事件的叙述传达出对社会、人生和人性的思索和追问。身处异域,眷念故土(韩少功《我心归去》);自身困窘,心怀社稷(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作家们或以自己为主体形象,或浓墨刻画主要形象,可谓主题多元、形象纷繁,都可提升当代中学生的人文素养。但细加思索之下,笔者觉得教材中至真至纯的童真形象欠缺。  儿童是纯真的,他们没有经受世
穆旦是中国现代派诗人中的杰出代表,《赞美》是其力作。该诗被选入高中语文课本,是“寂寞的诗人”(邵燕祥语)穆旦之幸,也是广大学子之幸。相对于中学语文教材上的其他白话诗作,这是一首虽不艰涩然而较为“难懂”的诗作,也是一首因其独特的艺术特色和深沉复杂的情感内涵而让人过目难忘的诗作。这首并不很长的诗歌给予我们这样的艺术直觉:它不是一首单纯的短歌,也不是一首轻盈的圆舞曲或优雅的小夜曲,而是一部在复调与变奏的
鉴赏评价是新课标对古代诗文阅读的要求。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鉴赏诗歌的意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二是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鉴赏诗歌的意象是后者的基础和指南针,如果鉴赏诗歌的意象出现方向性的错误,那么其在评价以一系列意象构成的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时也会出现偏差。  遗憾的是,两类传统的关于诗歌意象的教学模式,给学生带来了误导。一类是我们在教辅材料上看到的大量关于诗歌意象的传统内
顾先生走了!噩耗传来,我正在课堂上,顿觉心慌意乱,手脚冰凉,真不愿相信这是事实。  我与顾先生的最后一次见面是在今年的1月18日。那天,我们一行驱车去上海沪闵路南方城看望他老人家。听说我们要来,先生早早穿戴整齐,坐在客厅迎候。看得出来,那天,他十分开心。慰问、交谈、合影,……一切都在欢声笑语中进行。临行前,顾先生还让我把新近发表的文章发送到他的邮箱里。  回扬后,我立刻照办。不几日,就收到顾先生的
被收入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的《父母的心》,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日本作家川端康成所写的一篇短篇小说。小说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对贫穷夫妇打算送一个孩子给一位无后的财主夫人,作为她的财产继承人。但是在送的过程中,他们觉得送走哪个孩子都不合适。最终,穷人家的父母还是要回自己的孩子,全家人快乐地生活在一起。  小说的情节很简单,读后却撼动人心。细细把玩,小说中大量心理留白、矛盾设置的多层性、着墨不多却有非凡作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文章开头短短的几句话,就散发着早春清新活泼的气息,作者热爱生活之情溢于言表,让读者心旷神怡,一下子进入春天的节奏。  《春》这篇散文,朱自清运用了“小清新”的笔调,书写了一篇“春的赞歌”,文章语言生动优美、主题简洁明朗,贮满了诗情画意。这篇文章是作者写于工作顺利、家庭生活和谐时期,心情较为平静恬淡,笔调也清新自然。作者不是单一的去描写春天的景色,而是把
林语堂先生在谈到晋人陶潜《归去来兮辞》的时候,赞颂道:  陶渊明是整个中国文学传统上最和谐的人物,我想没有一个中国人会反对我的话吧。他没有做过大官,很少权力,除了本薄薄的诗集和三四篇零星的散文外,在文学遗产上也不曾留下什么了不得的著作,但至今还是照彻古今的炬火,在那些较渺小的诗人和作家心目中,他永远是最高人格的象征。  ……  陶渊明仅是回到他的田园和他的家里去,所以,结果是和谐,而不是叛逆。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