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习作课程,丰盈教学姿态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mfxue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习作教学效果甚微,究其原因在于课程建构不够。如何更好地建构习作课程、丰盈教学姿态?本文从教材、阅读、语境三个维度,一一剖析习作课程建构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习作课程;教材;阅读;语境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下,课程资源鱼龙混杂,让人看了眼花缭乱。如果教师心里没有目标定位,没有课程规划,很容易在茫茫无边的教育资源中乱了阵脚,迷失自我。所以,语文教师要学会建构和整合习作课程资源,努力让习作课堂厚实、有效起来,真正为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学科素养的发展服务。
  一、以教材为中心,整合主题习作课程
  1.横向推进:开发单元主题习作课程
   在习作教学的过程中,切勿孤立地教习作,要站在单元主题的角度上思考整体推进教学。单元内容都是在同一主题下编排的,在讲授课文时,教师要侧重引导学生琢磨课文的写作特点、语言文字特点,进行仿写练习,掌握习作方法。课文教得扎实有效,到了习作部分,把这些片段、练笔进行整合、扩充,就不难成篇了。
  2.纵向梳理:聚焦相同主题习作课程
  只要细心研读教材,就会发现教材在习作教学的统筹安排上有明显的训练序列。教师不能只把眼光停留在“这一次”的习作训练上,要善于抓住相同主题的習作教学内容,前勾后连,整合贯通,形成主题习作的训练序列,开发主题习作课程,才能在习作教学上清晰教学方向,扎实走好每一步。
  二、以阅读为桥梁,开发读写链接课程
  1.抓文本空白,发挥想象
  陶渊明《饮酒》一诗中写到:“何处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文章的空白之处其实就是言尽而意不尽之处,教师在阅读时能敏锐捕捉到这些“空白”,就能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在空白处做文章。
  在阅读《织梦人》中,可看出书中有一只殷险马,名叫罗圆胖,奇怪的是他是由织梦人转化而来的,他是怎么变成殷险马的?变化的过程中可能发生哪些故事?教师抓住这一文本空白,对比书中织梦人和殷险马正邪之间的较量,引导学生把这一变化的故事进行想象并写下来,不失为一个及时有效的习作训练点。
  2.仿文体特点,发现秘密
  文体是文章的载体。施畸在《中国文体论》中写道:“创作文章,如不论体类,其势犹无轨之火车,失缰之骏马,虽在天才,不免危殆。”于永正老师说:“模仿是儿童的天性。儿童学语文,都是从模仿开始的。”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时关注文体特点,力求在阅读不同文体的书籍中,仿照文体特点,学习文体创作的秘密。
  阅读林世仁先生的《古灵精怪动物园》童诗集,会发现童诗写作的秘密,模式大致分为三大段:前段交代古怪动物的特征、来由;中间展开故事情节,利用想象力,制造各种状态;末段来一个惊人的转折,让读者恍然大悟,或制造一个意料不到的结尾。梳理模式后,引导学生模仿作者的写作模式,做回小诗人,写一写自己笔下的怪兽。
  3.玩创意阅读,别出心裁
  阅读活动后,不一定要正儿八经地来写作文,可以带领孩子玩转创意阅读,别出心裁地开展写作活动。特级教师张祖庆说过:“阅读,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渐进过程。就像葡萄酒需要慢慢发酵一样,教师、家长、学生,以享受阅读的姿态沉入阅读,简单一点,好玩一点,轻松一点。如此,阅读着的每分每秒,都是丰厚的回馈。”
  读完《小麻烦》后,发现书中有不少爱的“咒语”,引导学生制作书签,在上面记录生活中爱的“咒语”,岂不是一件乐事?读完《小木马历险记》后,引导学生梳理读后感受和体会,不妨给小木马写一首诗;读完《疯狂星期二》,如果能引导学生创作一本疯狂小书,甚为快哉……
  三、以语境为基点,构建创意习作课程
  1.电影为媒,打造形象生动的习作磁场
  教师可构建电影专题习作课程,借用电影这一媒介,引导学生想象补白写片段、深入思考写海报、反刍酝酿写影评等,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的作用,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
  教师也可以把电影资源结合到日常的习作训练中,这是一种很好的资源补充。如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习作主题为“写熟悉的人的一件事”,课文运用丰富的提示语来丰富人物形象,在提示语的训练上,可以从张祖庆老师的《光影中的创意写作》一书中,挑选《大圣归来》教学设计,结合《疯狂动物城》的教学设计,结合课文中的语言例子,共同聚焦提示语的习作训练主题,一定能有所突破。
  2.游戏为引,凸显好玩有趣的习作氛围
  游戏,能调动学生的习作兴趣,开启学生习作的心智。英国教育家洛克说过:“儿童学习任何事情,最好的时机是当他们兴趣高,心里想做的时候。”游戏是孩子的天性,也是他们认识自我、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以游戏为引子,构建好玩有趣的习作氛围,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写作教学的模式,引导学生迈向快乐习作。福建省青年名师何捷老师是游戏作文的“掌门人”,他的《游戏作文风暴》里有很多实用的案例和设计。
  在游戏习作课程中,强调以作文训练为目标,游戏只是一个媒介和手段,注重讲究合理安排游戏形式、时间,科学处理游戏、写作的关系,使游戏在教学中既充分发挥出激趣、引导、启发、辅助的作用,又不至于喧宾夺主,切实为写作服务。
  总之,习作课程的建构思路很多,最重要的是要有课程意识。教材为本,阅读延伸,语境创设,以这三个支点积极挖掘、建构习作课程,对于一线教师而言,相当于找到了合宜的教学视角,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张祖庆.光影中的创意写作[M].江西: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2018
  [2]何捷.何捷老师的游戏作文风暴[M].福建:海峡文艺出版社,2010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美术是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和艺术气质的重要科目。小学生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对五颜六色的世界充满好奇,而画笔能够把小学生对世界的感知表现出来,借助画笔能提升小学生的感受能力、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本文旨在对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色彩感进行研究,以推动小学美术教学和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美术;色彩感;教学策略  引言  色彩是美术的重要表达方式。一幅幅鲜艳夺目的美术作
【摘 要】当前,中学德育存在一些问题,王阳明“致良知”思想中的精华对中学德育有良好的借鉴意义。“致良知”是阳明心学的核心内容,也无疑是王阳明德育思想的重要主张。本文从阐释“致良知”思想的基本内涵出发,进一步说明“致良知”思想对中学德育的核心价值和对中学德育的启示。  【关键词】致良知;中学德育;省察克制;知行合一;立志  习近平指出,中学生既要注重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更要注重实践,不尚空谈、从自身
【摘 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信息技术在各学科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通过其集视听于一体,包括音频、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优势,将抽象难懂的知识点变得直观有趣,通过新鲜灵动的画面调动学生生物学习兴趣,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本文就信息技术背景下初中生物高效课堂进行探究,以期对促进初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构建有所增益。  【关键词】信息技术;背景;生物教学;高效课堂;策略  
1网络成为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计算机病毒是一种具有自我复制能力,能够在隐蔽情况下执行编写者意图的非法程序.病毒的形成是由编写者出于各种目的而编写.最初的传播手段是通过
由中国林产工业协会地板专业委员会与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联合主办,有十余家企业共同参与的“三层实木复合地板全国推广活动”,已在全国掀起了“新趋势、新选择”的地板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