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霄县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现状及发展探索

来源 :农业灾害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ler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通过分析云霄县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现状,指出气象为农服务工作存在人才队伍薄弱、产品覆盖面小、预报准确率难以满足农户需求等问题,并提出了提高天气预报精准度、完善专家联盟机制、积极探索因需提供服务新途径、培育优秀复合型人才等对策,以提高气象为农服务水平,促进云霄县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气象为农服务;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P4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305(2021)05–0048–02
  农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问题之一。中央1号文件连续17年聚焦三农,提出一系列重要举措促进农业农村发展[1]。2020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集中力量完成打赢脱贫攻坚战和补上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气象服务是支撑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几十年来,随着全球变暖以及气候的不断演变,极端气象事件越发频繁,对农业影响也越来越大。
  云霄县地处闽南沿海,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常年雨量充沛,温高光足,气候条件适宜,盛产枇杷、杨桃、龙眼等多种热带亚热带水果。云霄农业一直以来受台风、暴雨、干旱等气象灾害较为频繁,因此做好农业气象服务工作对农业防灾减灾、增收增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结合云霄县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的实际,总结、归纳该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面臨的挑战及机遇,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为云霄县气象为农服务科学发展提供指导意见,同时也为其他地区提供借鉴和参考。
  1 气象为农服务现状
  1.1 构建基层防灾减灾体系
  云霄县气象部门以实施“三农”气象服务专项为依托,2015年完成“两个体系”建设,全县10个乡镇已实现气象自动观测站、气象信息服务站全覆盖,气象协理员、气象信息员配备率均达100%,县、乡镇、村各级应急责任人员数据库已健全;2019年开展基层气象防灾减灾“六个一”标准化建设,不断深化基层防灾减灾组织体系建设。
  1.2 加强突发预警中心建设
  近年来,云霄县气象部门加强建设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逐步完善云霄县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功能,实现与县直有关单位的无缝对接,并建立强降水天气直通式服务机制。在政府的组织协调下,制定和完善重点乡村、重点单位气象灾害防御应急预案,明确预警信息接收人及其接收到预警信息后的应急处置流程。
  1.3 实施人工影响天气
  近年来,云霄县频繁出现阶段性旱情,云霄县气象部门密切关注天气形势,适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以有效缓解旱情对农作物、农业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
  1.4 开展常规气象为农服务
  云霄县为农服务产品主要有特色农业产品、旬报、月报、春耕春播、夏收夏种和秋收秋种、灾后评估报告共7种服务产品。在为农服务工作中,云霄县气象部门以服务需求为引领,提供有针对性的快速气象服务和支持,建立农业气象服务方案,不断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据库,不断深化“直通式”服务方式,实现与农户、合作社以及家庭农场重点需求相结合。根据当地特点,积极开展云霄枇杷、下河杨桃、马铺百草园等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为农民增产、增收、增效提供有力保障。
  2 气象为农服务存在的问题
  云霄县气象部门在开展为农气象服务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许多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2.1 队伍建设整体薄弱,农技能力不足
  县级气象部门为农服务工作人员多为兼职人员,工作任务相对繁重,且人员流动大,农气服务技术能力较为薄弱。随着特色农业的不断涌现,难以满足现代农业的个性化和多样化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气象服务工作的深入开展[2]。
  2.2 产品覆盖面小,农气产品需求不强
  云霄县气象局主要通过网站、漳州农业气象公众号、邮箱、为农服务微信群发布农气产品。通过信息服务站向农户进行传送的服务方式存在传送不到位的问题;为农服务产品受众面窄,能起到的服务效益也较为有限。
  云霄从事农业生产的群体多为中老年人,整体文化水平较低,对于从网站、微信平台获取农气产品不熟悉。农户自身或已具备较为成熟的管理经验,对农气产品的需求不强,其需求主要集中在天气预报上。
  3 气象为农服务的发展对策
  3.1 加强气象为农服务的使命感,切实做好气象防灾减灾服务
  新时代,农业气象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按照乡村振兴工作要求和中央“1号文件”精神,强化气象为农服务的重要性。深刻认识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的重要性、新需求以及面临挑战和发展机遇。气象为农服务工作人员要强化为农服务的意识,肩负起使命与担当,确保农业气象工作落实到位。
  3.2 提高天气预报精准度,科学防灾减灾
  密切关注农业气象服务热点,加强业务理论学习和上下级天气会商,结合云霄气候特征,不断深化研究台风、暴雨、高温、干旱等灾害性天气发生规律,逐步提高“三性”天气的预报精准度和科学化治理能力。不断加强关键农时、暴雨洪涝、高温干旱、低温寒害等重大农业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预报工作,指导农民群众科学地防灾减灾[3]。
  3.3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培养优秀的复合型人才
  构建与农业农村局专业技术人员、农业生产科技带头人共建、共商、共享机制,制作有针对性的服务产品。此外,注重对现有以及新进为农服务人员进行系统性的培训,建立持证上岗制度,同时重视本地专家结合问题,在服务过程中要注重吸收资深农民、合作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技术人员的实践经验,理论结合实践,培养优秀的农业气象复合型人才。
  3.4 因需制宜,实现服务与需求、保障相融合
  气象为农服务工作不能只停留在提供各种农业气象服务产品的层面,而是应站在气象部门本职工作的岗位上上,根据需求提供相应服务,达到服务与需求、保障相融合[4]。   (1)针对有需求的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气象部门要主动对接,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围绕实际需求提供特色的服务产品,做到服务与需求紧密融合,实现为农服务的真正效益和价值。
  (2)针对广大农户,在关键性、灾害性、转折性天气过程中,为农服务工作人员需注重对广大农户进行防灾减灾的指导。根据“三性”天气的影响时间、范围、程度,提出有效的管理建议及防御措施。同时,要注重加强与乡镇协理员、气象信息员联系,充分发挥气象信息服务站的作用,将农业气象服务传递到“最后一公里”,做到服务与保障的有机融合,达到为农服务全覆盖。
  3.5 完善专家联盟机制,发挥各家优势
  云霄县气象部门应当主动联合农业农村局,初步建立农业气象专家联盟,细化专家联盟的合作事项,在产品技术指导、防御重大农业气象灾害会商、课题研究等方面进行深入合作,逐步完善专家联盟机制,发挥各家优势,切实提高为农服务工作质量、提升为农服务工作效益。
  3.6 健全农业气象业务服务体系
  重点观测地段布设实景监控,建立对特色作物生长实时监测的农业气象观测网络系统,逐步完善作物生长指标,点对点开展农业气象“直通式”服务,健全农业气象业务服务体系。
  4 结论
  党和人民政府长期以来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气象为农服务作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找准气象为农服务中存在的不足,理清发展思路及对策,健全气象为农服务机制,全面提升服务水平,全力做好农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气象服务,推动农业农村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促进“宜居宜业宜游新云霄”建设。
  参考文献
  [1] 王云,梁阿锋,楼金伟.新时期气象为农服务的现状及对策——以诸暨市气象局为农服务为例[J].福建农业科技, 2014(2): 70-72.
  [2] 敖红斌,谢克勇,邓细华,等.基层气象为农服务社会化工作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 2016(9): 215-216.
  [3] 鄧见英,曾海鹏,胡国强,等.娄底市气象为农服务的现状与对策建议[J].安徽农业科学, 2014, 42(23): 7924-7926.
  [4] 赵玉新,刘景德,卢岩,等.基层台站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现状及需求分析[J].农业与技术, 2015, 35(17): 146-148.
  责任编辑:黄艳飞
  Pres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Exploration of Meteorological Service for Agriculture in Yunxiao County
  FANG Wen-we et al(Yunxiao Meteorol-ogical Bureau, Yunxiao, Fujian 363300)
  Abstra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meteorological service for agriculture in Yunxiao County,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work of meteorological service for agriculture, such as weak talent team, small product coverage, and the forecast accuracy is difficult to meet the needs of farmers,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such as improving the accuracy of weather forecast, improving the mechanism of expert alliance, actively exploring new ways to provide services according to needs, and cultivating excellent compound talent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meteorological services for agriculture and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nomy and society in Yunxiao.
  Key words Meteorological services for ag-riculture; Present situation; Countermeasures
其他文献
农产品品牌是农产品同质化向差异化分化的一种特殊标识,使得产品具有较高的市场竞争力。在品牌建设过程中,品牌传播是品牌营销中的重要一环。本文对农产品品牌传播的内涵、影响因素、建设存在问题及优化路径相关的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和总结,以期为今后农产品品牌传播的理论研究和现实发展提供借鉴与经验启示。
摘要 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先进的生产技术被应用于农业生产实践中。果实种植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构成部分,栽培措施会影响到果实的种植质量与效率。结合文旦柚,分析了栽培措施对文旦柚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期为供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 栽培措施;文旦柚;果实品质;影响  中图分类号:S66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305(2021)05–0009–02  在实际生产中
摘要 利用宜州国家气象观测站1964—2013年雷暴观测资料,采用线性分析、滑动平均、累积距平等方法,分析宜州雷暴日数年际、季、月变化和初终日等特征。结果表明:宜州雷暴日数有下降趋势,下降倾向率为-2.53 d/10 a,峰值与峰谷相差54 d;雷暴日数春、冬季变化较明显,夏、秋季次之;月雷暴日数呈单峰型,雷暴集中在4—8月,8月雷暴最多,12月最少;雷暴初日趋于推迟,终日无显著变化趋势。  关键
摘要 采用不同的浸种时间、不同的温度和光照、不同的消毒处理方法、盐碱胁迫对芦笋种子进行处理,研究其对种子发芽影响。结果表明:(1)浸种24 h能有效促进芦笋种子发芽,其发芽率、发芽势、出苗率、整齐度都是最好的;培养温度为25℃时,对芦笋种子发芽有促进作用,有光照处理的胚根较粗和根毛较多,遮阴处理的胚根较细和根毛较少;(2)经50℃热水搅拌浸泡消毒或50%多菌灵浸种后,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出苗率、
摘要 针对现代农业植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性与当前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寻更为有效的保护方法,为农业繁荣发展带来推动作用。  关键词 现代;农业植物;保护方法  中图分类号:S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305(2021)05–0007–02  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在于食物,食物的质量直接关系人类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如今农业植物质量相关事件层出不穷,根本原因在于没有重视农业植物保护
近几年来,台风、暴雨、干旱等自然灾害在我国发生的频率比以往有所增加,这不仅给人类自身造成严重的伤害,同时也给农业方面带来难以补救的巨大打击。如,最近河南发生特大暴雨,导致全省1048.5千hm2农作物受灾,成灾面积527.3千hm2,绝收面积198.2千hm2,直接经济损失超过5亿元;养殖业方面,畜禽死亡1114万头只,圈舍损毁639万m2。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降临后,有些农户由于事先参与了农业保险,损失能够得到减少,
摘要 山东省“山水林田湖”自然禀赋得天独厚,各种果树90余种,分属16科34属,被称为“北方落叶果树的王国”。山东省大力发展经济林种植项目,很多地区的经济林面积得到逐渐增加。桃树是种植十分广泛的一种果树,但在种植的过程中,细菌性根癌病成为困扰果农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有针对性地介绍了山东省部分地区桃树细菌性根癌病的发病症状、发病规律及防治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 桃树;细菌性根癌病;防治方法  中
摘要 为探索沟施11%阿维·噻唑膦颗粒剂在防治甘薯线虫上应用的药效、增产、增收效果,开展了11%阿维·噻唑膦颗粒剂沟施防治甘薯线虫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1%阿维·噻唑膦颗粒剂在防治甘薯线虫上能收到增产、增收的效果,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 阿维·噻唑膦;防治甘薯线虫;增产增收效果  中图分类号:S5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305(2021)05–0003–04  1 试验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