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分析挖掘中医药治疗结直肠癌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 检索运用中医药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研究相关文献,建立结直肠癌方剂数据库,在此基础上进行频次统计,对纳入标准的高频中药进行中药功效分类、性味归经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及系统聚类分析.结果 对治疗结直肠癌的827首方剂进行分析,共涉及251味中药,其中出现频次≥39的中药共67味,累计出现频次为7631次(78.55%),出现频次最高的前5味中药分别是白术、茯苓、黄芪、甘草、薏苡仁;使用最多的药物类别为补虚药、清热药及利水渗湿药;药性选择以温性药最多,药味选择以
【机 构】
: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学院,南京 210023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挖掘中医药治疗结直肠癌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 检索运用中医药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研究相关文献,建立结直肠癌方剂数据库,在此基础上进行频次统计,对纳入标准的高频中药进行中药功效分类、性味归经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及系统聚类分析.结果 对治疗结直肠癌的827首方剂进行分析,共涉及251味中药,其中出现频次≥39的中药共67味,累计出现频次为7631次(78.55%),出现频次最高的前5味中药分别是白术、茯苓、黄芪、甘草、薏苡仁;使用最多的药物类别为补虚药、清热药及利水渗湿药;药性选择以温性药最多,药味选择以苦味、甘味药为主,归经选择以脾经为主.关联规则分析发现关联强度较高的药物组合34个,得到党参-薏苡仁-甘草-茯苓-白术等置信度为100%的核心药组,网络展示图提示治疗用药以白术、茯苓、黄芪为主.结论 中医药治疗结直肠癌以补脾虚扶正为主,兼清热、利水渗湿,符合中医药治疗结直肠癌的理论基础.
其他文献
目的 调查专档管理3年后武汉市江夏区某三级综合医院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为进一步规范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专档管理及临床合理应用提供科学管理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医院2020年7月—2021年6月348例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病例资料,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供解决措施.结果 专档管理填报时效性与质量有待提高,微生物送检率96.55%,会诊率91.09%.348例中不合理用药病例57例(16.38%).结论 该院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在临床使用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需继续加强碳青霉烯类药物专档管理,强化专
目的 评价机械取栓联合替罗非班对比单用机械取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起至2021年3月,由2名研究人员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并提取资料;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后,利用快速卫生技术评估方法,进行安全性、有效性评价.通过参考我国临床研究结果,建立Markov模型,模拟计算单用机械取栓或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调整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