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通过历史教学加强青少年的传统文化教育

来源 :教师·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lly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青少年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挖掘内容、注重形式、结合本土三个方面着重论述了如何通过历史教学对青少年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
  关键词:历史教学;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传播和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教育是传承传统文化的有效方式,而中学历史课本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教师应深入挖掘中学历史教材,在历史教学中对青少年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
  一、内容为王,在历史经典中传播传统文化
  (1)挖掘史料中的传统文化。中国历史既是一部追溯中国上下五千多年文明的历史,也是一部记载中国几千年来所形成的传统文化的历史,所以教师要学会运用历史经典和历史材料,从中挖掘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予以传承。传统文化总体来说可以从三个方面找寻:一是物质领域,一是制度领域,一是精神领域。中国在汉朝、唐朝等阶段都经历过物质的鼎盛,这些物质鼎盛时期所形成的饮食文化、穿着文化等都是教师可以传授的传统文化重点。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统治下,形成了专制、集权等制度文化,教师也可以从中深入挖掘,让学生对制度文化中的精髓加以学习。而中国古代的思想史则是在历久弥新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其中值得学习的传统文化内容极多,比如儒家思想中所主张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就很值得青少年去理解和学习。
  (2)结合传统节日寻根溯源。历史老师在对青少年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时,还应该注意与传统节日的相互结合。比如春节即将来临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了解春节的起源、历史中春节的相关传统;端午节来临时,教师就可以教授学生端午节的来历和相关习俗等,以这种追根溯源的方式来教授传统文化,提升学生传统文化的底蕴。
  二、注重形式,运用多种方式开展传统文化教育
  (1)运用多媒体给学生营造立体感受。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非常之快,教师要学会与时俱进,将信息技术与教学相结合,增强教学过程的立体感、现场感,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历史教学可以运用的多媒体资料种类繁多,从中挑选出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给学生播放,这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例如,在学习民国时期的服饰文化时,教师可以从网上搜索一些图片或影像资料,在课堂上展示,这些服饰的样式比较特别,色彩比较鲜明,形象立体感比较强,学生容易对其产生学习的兴趣,进而留下深刻的印象。
  (2)通过课外活动让学生体验历史。除了丰富教学手段之外,教师还可以丰富教学方式,不仅满足于在课堂上教授传统文化相关的知识,还可以借助课外活动让学生对历史文化进行身临其境的体验。比如在清明节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烈士陵墓扫墓或者去参观英雄纪念堂、当地的博物馆等,让学生在亲身参观的过程中受到爱国主义的熏陶,感受心灵的震撼,从而对传统文化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本土体验,结合区域历史教授传统文化
  (1)在区域历史中学习本土传统。历史课程的学习不应该仅仅局限于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学习,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学生至少应该对本区域的发展历史有一定的认知和了解。教师在教授学生本土历史的过程中,可以从中挖掘本土的历史文化传统,让学生在区域历史中学习本土文化。例如,在湖南长沙的历史中会提到岳麓山,教师在给学生教授本土历史的过程中,就可以给学生讲解一下岳麓山上的文化典故。
  (2)结合中国历史突出本土典故。中国历史是由无数的地域历史组成的,地域历史在中国历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所以教师可以结合本区域在中国历史上比较出名的典故向学生讲解地域传统文化,让学生对所生长的土地有更深入的认识。例如,中国历史中的一些重要人物都是出自湖南长沙,如蔡伦、欧阳询、曾国藩,等等。
  综上所述,在历史教学中加强青少年的传统文化教育,既要挖掘内容,又要丰富形式,更要立足本土,让学生在历史学习中,掌握传统文化知识,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并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发展和弘扬。
  参考文献:
  [1]雷秋云.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问题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1.
  [2]马士峰.中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1.
  (作者单位:湖南省长沙市第二十一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音乐教学的基础性不是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是音乐学习兴趣。只有把握住了学生的兴趣,才能把握住学生学习音乐的内在动力,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自觉与音乐保持密切的联系。关键词:自身素养;创设情境;音乐想象  《音乐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兴趣作为音乐教育的重要理念而贯穿始终。那么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使学生在音乐教育中不断陶冶音乐情操,领略音乐王国的魅力呢?  1.
摘要:“好老师”必须具有较好的人文素养,教师的人文素养的基础是雄厚宽广的人文知识、真诚守信的人文态度、豁达乐观的人文精神,人文素养的落脚点是对教育事业和学生的挚爱。丰富多彩的校园素质拓展活动是调动师范生主动提升人文素养的有效措施,也是弥补师范生人文知识缺乏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素质拓展活动;师范生;人文行为;人文情怀;人文信念  一、引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当今的主流价值观,全社会积极培育
摘要:微课教学的方式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口语交流,在英语口语教学中应用微课教学,已经成为一种全新的模式,也是对传统教学的补充。本文分析了微课教学的特点和目的及其发展历程,重点论述了其对英语口语教学的辅助。  关键词:微课教学;英语;口语教学  一、微课教学的特点和目的  1.  微课教学的特点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什么是微课。微课,顾名思义就是短小的课程,这种课程主要是利用视频,对学生的口语有针对
摘 要:初一学生因需要识记大量的英语单词,在识记过程中容易遇到挫折,学习的难度加深加上单词的识记不佳,导致学习掉队。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为初一的学生识记单词提供了一些方法。  关键词:单词;识记;方法;引领  现代英语的词汇总量已达到200多万,是世界上词汇量最大的语言。初一的学生从听说为主的小学升上来,就开始了以读写为主要知识技能的英语学习生涯。有许多学生因不能很快转换思维、学习定式,仍然沿袭小
范例教学模式中精选典型范例组成课题展开教学,通过范例性地阐明“个”、范例性地阐明“类”、范例性地掌握规律和范畴、范例性地获得关于世界经验和生活经验四个阶段的教学,
一节语文课堂到底该给学生带来什么?无疑是语文素养的生长。文言文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因而,它的核心是“文”,“言”只是其“文”的形式。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考试机制、评
新课程改革带来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我和所有的教育工作者一样,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了这次改革的潮流之中。新课程的理念要求我们更新观念,更新知识,转变角色,改变课程过于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