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校中专生心理状况调查与对策研究

来源 :职业·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6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对某职业学校二年级电子、会计和旅游管理三个专业118名中专生的学习、人际交往、情绪、自信心和就业心理的现状以及对心理辅导的要求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调查,笔者发现,了解和掌握职业学校中专生的心理状况,对提高和改善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有重要的意义。
  
  一、调查背景
  
  发展职业教育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为促进职业教育的进一步改革和发展,《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到20世纪末,要使初中毕业生的50%~70%进入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或者培训中心,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校生占高中阶段在校生的比例,全国平均在60%左右。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视和江苏对职业教育的加快推进,作为苏北经济不发达地区的一所有五年制高职和三年制中职的职业学校,2008级某中专班学生的流失率高达60%。了解和掌握在校继续学业学生的心理状况是提高职业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前提。为此,笔者于2009年9月开学对该校2008级电子、会计和旅游管理三个专业118名中专生(男40名,女78名;15周岁5名,16周岁19名,17周岁45名,18周岁32名,19周岁14名,20周岁3名)的学习、人际交往、情绪、自信心、就业心理、对学校的接纳以及对心理辅导的要求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
  
  二、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1.生源情况
  被调查者中,农村户籍的学生占72.88%;初中毕业学校在农村的占53.64%;非初三毕业生(没有读到初三毕业和在外务工返校学习者)占6.78%;出生后寄养在非父母身边的学生占24.57%;家庭情况属于离异、单亲、再婚、有成员重病、家庭经济贫困和父母常年在外务工很少回家等六种情形的人数共有16.10%;初中时段在教师眼中属于“差生行列”的学生有18.64%。
  2.学习情况
  笔者从入学动机、选择该校的动机、对所学专业的喜欢程度、课堂学习表现、课外时间的支配等五个方面对学生进行了调查。在“进入这个学校学习”这一项中,学生自己意愿的占50.85%;爸爸妈妈要求的占30.51%;老师推荐的有5.93%;亲朋建议者有15.25%;“随便”的人也占了12.71%。“就读我们学校的原因”这一项中,成绩不够普高录取分的人有49.15%;认为读高中考不上大学者占9.32%;想早点就业的有14.41%;不喜欢学习文化知识的人有8.47%;因家庭经济负担太重者有2.54%;认为没有高中那么重要的学习任务者有3.39%;想学一门技术的占42.38%。“在这个学校,每天上课时经常有的情况”是:没有笔占5.93%;不拿教学用书的有3.39%;睡觉的占27.97%;逃课者有2.54%;准备好教学用书和学习用品的者有66.95%;认真听讲的学生只占27.12%;认真做笔记的人有16.10%。“每天放学以后的时间”分配是:无事可做者占22.88%;在网吧度过者占3.39%;在宿舍度过的占59.32%;有自己的学习任务和目标者占14.41%;做作业的学生有6.78%;看书者24.58%;学习其他技能者占2.54%。“对所在学校的喜欢程度”和“对所学专业的喜欢程度”“分别用1~10来表示,1表示喜欢的程度低,10表示喜欢的程度高”,被调查者对这两个问题的表示结果统计如图1所示。
  
  其中,两个问题用≤5来表示的学生分别占总被调查者的29.66%和30.51%,各班级用≤5来表示的学生人数分布又如图2所示。
  
  从上图2可以看出,旅游管理班的学生对学校和所学专业喜欢的程度明显高于会计B班,会计B班喜欢学校的程度用≤5来表示的学生不喜欢所在学校的理由有“常常有空余时间,会感到无聊”、“学费高,教师素质差,蛮不讲理”、“不能随便外出”、“校园内什么人都有,很乱”、“老师不怎么样”、“不包就业,对我们不够关心”、“根本不愿意学习这个专业”和“太无聊了”。
  3.人际交往情况
  这包括同学之间的交往情况、人际交往方面困扰的来源和交往存在问题自评等三个方面。“在这个学校,你和同学的交往情况”属于:无朋友、独来独往者没有;只和同宿舍的人交往的占22.88%;觉得自己和班级许多同学都相处很好的学生有83.90%。“觉得自己人际交往方面最大的困扰” 来自同学之间的有15.25%;来自与父母之间的占26.27%;来自网络的占11.02%;来自异性交往的学生有34.74%;还有其他困扰源的占12.71%。在自评自己交往方面的存在问题时,28.81%的学生觉得自己有“社会性交往萎缩”;有29.67%的学生觉得自己“异性交往上存在行为偏差”;还有25.42%的学生感觉自己的“师生间交往缺乏信任感”;22.88%的学生觉得自己“代际交往的隔阂明显”;9.32%的学生感到自己的“网络交往失度失范”。
  4.关于就业
  “毕业后”打算从事和现在所学专业相关工作的学生有57.63%,一定不从事与现在所学专业相关工作的占14.41%,还没想这个问题的人有10.17%,只要能有岗位有一定收入就行者有20.34%;“想到将来就业问题”,感到很紧张的学生有33.90%,感到无所谓的人占2.54%,觉得不用担心者有6.78%,认为船到桥头自然直的人有17.80%,感到茫然不知所措者有31.36%,父母或亲友已经安排好的占4.24%,害怕自己不能胜任的有17.80%,担心自己找不到工作的有26.27%,相信自己一定能找到工作的只占19.49%。
  5.自信心和情绪
  自信心,是对自己力量的充分估计,也是自我意识的重要成分。情绪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反映,是一种对外界刺激带有特殊色彩的主观态度和体验,并与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密切相关。在调查问卷中,对于自信心和情绪的自我评估采用刻度衡量法,即用1-10来衡量自信心指数和情绪的愉快程度,数字越高,自信程度越高,情绪越愉快。
  调查结果显示:职业学校的学生,进职业学校之前自信心指数<5的人数占26.27%,在职业学校自信心指数<5的人数占31.36%,进入职业学校以后较原来自信心有所降低的人占53.39%。影响学生自信心的主要因素有学习成绩不好,课程听不懂或学不会、职业资格证考试很难通过、与他人能力的比较、体貌不满意、性格内向、同学相处不和谐以及现实与理想的差距等。被调查者认为对自己评价较低人的先后顺序分别是自己、爸爸、妈妈、同学、老师和朋友,比例分别占42.37%、18.64%、16.10%、8.47%、6.78%和5.08%。
  在校学习的愉快程度高于在校生活的愉快程度,在校生活的愉快程度低于在家生活的愉快程度。如果提高职业学校中专生在校生活的愉快程度是否也能影响流失率的降低,这是一个值得学校管理者用心研究的问题。
  从图3可以看出,不同专业、不同班级学生的自信心和情绪状况差异比较明显。
  
  6.愿意心理老师陪伴自己的方式
  学校心理辅导中心将为被调查者开展团体心理辅导、个别面对面辅导、网络辅导和电话辅导,愿意参加的辅导方式对应的人数分别为34.75%、31.36%、12.71%和9.32%,表示个体和团体辅导都愿意参加的学生有22.89%,4.24%的学生表示几种方式都不愿意接受。
  
  三、对策思考与研究
  
  1.提高班级管理者的素质
  从此次调查结果分析中得知,初三毕业选择就读职业技术学校的中专生多数具有良好的入学动机,表现在学生自愿进入所在学校学习的人占50.85%,想学一门技术的学生有42.38%。及时了解职业学校中专生的心理需求与心理动向,及时给予恰当的关怀与引领,班主任成为此项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是学生主要的“精神关怀者”、影响学生发展的“重要他人”。“精神关怀”主要是关怀学生的精神生活质量和精神成长,关怀学生当下精神生活状况和他们未来的精神发展。
  在配备班主任时,谨防教师三“不”现象(不愿做、不会做和不宜做),一个不合格的班主任就会影响一个班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专业和年级相同而班主任不同,在相同时间测得的学生对所在学校和所学专业的喜欢程度以及自信心和情绪状况迥异。班主任必须具备班主任工作的专业理论、专业技能和专业道德,
  学校应制定班主任培训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岗前和岗位培训,定期交流班主任工作经验,提高班主任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心理素质、工作及研究能力。班主任的教育信念、价值取向、知识结构、职业兴趣、监控能力、教育行为和教育效能等大量工作都在于班主任的职后培训。
  2.提高师资队伍的质量和教学水平
  学校的发展,教师是根本。教师不发展,学生就没有发展,学校也不可能有发展。融洽的师生关系、和谐的人文环境、平和的生活气息、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健康丰富的资质素养,都是促进学生茁壮成长、健康发展所必须的土壤。“学当为师,行堪为范”,很大程度上,学风取决于教风,正所谓严师才能出高徒。好的教风滋生刻苦勤奋、脚踏实地、上进求真的良好学风;不良教风则惯纵助长得过且过、不求上进、浮躁放纵的不良学习风气。学校首先要注意加强对职业学校年轻教师、特别是非师范类毕业的专业课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技能岗前和职后培训,提高他们“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的能力。
  “最近发展区”是由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的,它指的是现有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幅度,也叫做“教学的最佳期”。“最近发展区”的“最近”是基点,“发展”是目标。中专生课堂教学的内容,专业课和文化课都必须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是使学生体验学习快乐与成就感、保持学习愿望的良药。教师必须紧贴职业学校中专生的年龄特征、思维能力和水平、知识功底和注意力的持续水平、心理需求以及专业特点,认真钻研教材,精心准备教学内容,组织教学的方式方法力求做到形象、生动,教学组织形式以突出学生是学习主体为原则,让学生的大脑、嘴巴和手“动”起来,学生的“活”才证明学习的兴趣被激发,能力才能得到生长和锻炼。
  3.加强学生学习的过程性评价
  调查显示,中专生在因自己学不懂课堂教学知识而自信心大降的同时,大多数学生把抱怨的目光投向了教师。在很弱的学习动机得不到有力的激发手段滋养以后,课堂教学时间里惯常存在“没有笔”、“不拿教学用书”、“睡觉”和“逃课”的现象。
  相对于终结性或形成性的测验方式,过程性评价更关注学习者动态的学习表现。评价的功能主要在于及时地反映学生学习中的情况,促使学生对学习的过程进行积极地反思和总结。对于职业学校中专生的学习评价,教师可把学习者放入与某门学科有关的课堂内外的各个环节中进行考核和评价。
  4.加强学生的学业、就业和创业指导
  此次被调查者是一群初中毕业后接受职业学校培养和教育两年就步入社会舞台扮演职业人角色的青年,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学习和学业指导方面的专题讲座,讲课者可以是学校教师、企业人士、在校的高年级同学以及本校毕业已经就业的人员。进行“雇主想要的是什么”、“职业生涯探索与自我定位”、“就业前的热身——实习”、“如何了解就业信息”、“如何准备求职材料”等实际技能的指导与训练,使学生在对未来的思考、探索与准备中成长,引导学生了解和具备“真实世界”的知识,不用再等到毕业方知与社会脱节。
  调查数据显示,被调查者每天放学以后时间的管理和利用情况值得关注。学校可以对教师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在课外时间为学生提供实训时空、举办多种通用性技能培训(如计算机、英语、普通话等)和多种职业资格证考试培训,开设贴近学生需求的选修课和兴趣小组,开放图书馆与阅览室,组织多种学生社团和志愿者团体,有计划地组织多种文娱体育活动和各种竞赛项目,开放创业空间供学生进行创业实践等。引导学生参加校内外的实践或兼职活动,引导学生把大量的课余时间有效地利用,技能和经验得到扎实地锻炼和积累。
  5.加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力度
  
  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展开,形成多级工作网络,分布如图4所示。
  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维护心理健康的意识和技巧。
  以心理健康指导中心为专业基础,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首先,提供多种形式的心理咨询服务。个体咨询,服务对象是心理严重失衡或者没有方法手段自我调节的学生个体。团体咨询是让具有同质问题的学生在团体情境中通过团体内人际的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观察、学习、体验、认识、探索和接纳自我,调节和改善与他人的交往、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模式,以促进个人的、发展良好的生活适应的助人过程。电话咨询是防止个体由于面临突然或重大的刺激所出现的心理失衡状态的及时干预。专栏咨询是指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形式对职业学校学生群体的典型心理问题进行解答。网上咨询是在校园网中设立“心灵港湾”,由有经验的心理咨询教师主持,广大学生可以上网宣泄苦闷,获取帮助;同时,学生们可以在“心灵港湾”互相交流各自适应职业学校生活、学习和克服心理障碍的经验和体会,相互促进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
  定期开展团体心理活动比赛,定期进行系部辅导员和班级心理委员培训,每年换届产生“学生心理协会”社团成员,每年举办“学生心理健康活动月”等。
  (工作单位:江苏省宿迁经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其他文献
60年,中国的职场变化在京城四世同堂这个大家族中得以验证。    从“统包统配”到“自主择业”    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就业问题几乎不会给人们带来烦恼,人们天经地义地享受国家“统包统配”按人头分配工作的“铁饭碗”福利。记者了解到,“刘”家“70”前出生的人几乎都沐浴到了国家“统包统配”工作的阳光,像高宜正老师从事的幼师教育、刘振铎夫妇的地质学专业都是由国家分配的工作,而且都是一辈子扎根于
透明度的提高对货币政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本文主要从引导公众形成合理预期、维护央行的动态可信性、形成声誉效应以及提高独立性等方面分析其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同时
自从弗鲁顿伯格(Freudenberger) 于1974 年首次提出“职业倦怠”(burnout )以来,该领域的研究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近年来国际职业倦怠的相关研究也已延伸到教学领域。因为教学工作本身即是一种压力情境,教师要面对的是个体差异越来越大的学生,复杂度越来越强的教学任务,对教师文体、科研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久而久之,这些都会损耗教师的工作士气与热情,导致教师自身的倦怠。教师职业倦怠现象已
在模具工程中,使模具成形的方法有很多种,包括冲压成形、塑料成形、模锻成形、压铸成形、橡胶成形、玻璃成形、陶瓷成形等等。与之相对应的模具类型有:冲压模、塑料模、压铸模、橡胶模、玻璃模、陶瓷模等等。由此可见,模具的教学要结合模具的特点来合理安排。我们的教学要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模具的生产与用途,让学生学到有用的知识,毕业后能从事模具方面的工作,这就是我们所要得到的教学效果。  说到教学,主要包含两大方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