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杂居地区互嵌式农庄建设的逻辑框架与实践反思

来源 :贵州民族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ri1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嵌式农庄的建设,不仅是散杂居民族地区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载体,也是民族团结社区创建在社会、地理、文化和心理维度的重要实践与实然认同.文章在散杂居民族共生互补的视域下,探讨了互嵌式农庄建设的逻辑特征与内生机理,并对其理论框架与实践机制进行描摹与剖析.文章从“社会-经济-自然”生态模型入手,在互嵌式民族农庄建设体系框架之内,对农庄建设中社会维度、地理维度、文化维度、心理维度下存在的短板进行了实践反思.
其他文献
“一带一路”的国家政策和大数据产业向西部的倾斜为西部民族地区发展现代物流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环境.在全面分析西部民族地区物流发展现状及困境的基础上,探讨了大数据应用
坚持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十年来学界对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研究,主要聚焦于三个方面:从基本内涵、宏观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