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河岸植被与环境因子间的相互作用

来源 :生态学报 | 被引量 : 45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2010年,对黑河流域河岸植被分季节进行了详细调查,并实地测定各样点环境因子数据,采用PC-ORD和Canoco软件对数据进行分类排序与环境因子的指示种分析:(1)黑河河岸带植被分为4个植被型和6个群系,位于黑河上游的高山苔草+矮嵩草群系植被种类和数量最为丰富,草本层盖度最大,也是唯一没有乔木分布的群系;金露梅+沙棘+膜荚黄芪+针茅群系是灌木层密度和盖度最大的群系,草本植物种类相对较丰富;位于湿地的沙枣+水柏枝+芦苇+香蒲群系,土壤养分含量最高;(2)影响黑河河岸带植被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是
其他文献
列宁曾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人的情感丰富性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重要标志。因此,如何激发情感,培养情感自然就成为了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正如《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小学语文不仅要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更要帮助学生形成高尚道德情操以及健康的审美情绪,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显然,培养学生成才,离不开情感教育。  笔者以人教版六年级课文《匆匆》一课为例来谈谈如何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