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肺部感染患者痰微生物学检查结果分析

来源 :内科理论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tmas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2014年至2015年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住院患者痰培养的致病菌分布特点,为临床判断肺部感染的性质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住院AIDS患者中疑似肺部感染的471例患者常规留取痰标本,并进行细菌、真菌及分枝杆菌培养,对其中痰培养阳性的患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71例患者痰培养中检测出45种病原菌,共659例次,其中普通细菌113例次(17.1%)、真菌413例次(62.7%)、分枝杆菌133例次(20.2%)。普通细菌中革兰阴性菌共82例次(82/113,72.6%),排名前3位的分别是鲍曼不动杆菌(16例次)、肺炎克雷伯杆菌(14例次)及铜绿假单胞菌(14例次)。革兰阳性菌共31例次(31/113,27.4%),排名前3位的分别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9例次)、金黄色葡萄球菌(9例次)及肠球菌属(2例次)。真菌中排名前3位的分别是白假丝酵母菌(316例次)、其他假丝酵母菌(62例次)及曲霉菌(14例次)。分枝杆菌中非结核分枝杆菌69例次、结核分枝杆菌53例次、未分型者11例次。471例患者中349例痰培养测出1种病原菌,122例可检测出2种以上的病原菌,经χ~2检验分析,CD4≤100个/μL的患者较CD4>100个/μL的患者痰中更容易检测出2种以上的致病菌(P=0.008)。结论:AIDS患者痰培养中致病菌种类繁多,且容易发生混合感染,尤其在CD4低下的患者中。
其他文献
Grammar Translation Method was a widely used approach i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from middle 19th century to middle 20th century. Its existence has been debat
为探讨雌激素和异黄酮类药物对内皮细胞粘附分子 CD5 4表达的影响 ,作者采用 10 ng/ ml肿瘤坏死因子 (TNFα)处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6小时 ,并加用不同浓度的异黄酮 (WZ1 ,WZ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