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媒介素养教育:现状问题与对策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hao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电视、报纸、广播、互联网,音像制品、图书杂志、电影和手机短信等媒介技术几乎无所不能地全天候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毫无限制地满足媒介受众的视听感官需要。一定程度上,媒体已经成为继学校之后成为大众的“第二课堂”或“看不见的学校”。
  伴随我国传媒业的迅速发展和媒介环境日益复杂,媒介及传播的信息对教师的学习、工作、生活乃至思维方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同时也凸显出了一些问题。为此,对于有别于一般受众的中小学教师而言,媒介素养教育亟待加强。
  
  一、中小学教师媒介素养教育相关概念
  
  媒介素养(media literacy)的概念属地地道道的舶来品。1933年,英国学者ER
其他文献
滨麦草(Leymus mollis(Trin)Hara.JJNN2n=28)是小麦的野生亲缘物种,对小麦的多种病害具有良好的抗性。利用滨麦与小麦杂交育成的八倍体小滨麦,可作为进一步转移滨麦草优良基因的桥梁亲本。本研究综合利用形态学、细胞学和分子标记技术,在八倍体小滨麦与普通小麦杂交后代筛选出八个小滨麦种质系,并对其进行了鉴定;对其中的山农6343的白粉病和条锈病抗性基因进行了分子标记定位分析。获得
摘要 人类历史上,图画先于文字出现,但文字出现后,图画常常与文字一起,起到信息表达和认知世界的功用。而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超文本的普及,包含了大量的图像和文字的图话文也掀起潮流。对此,当代新传媒语境下的图像与文字关系也需要重新加以审视。本文试图利用系统功能语法理论从其相互关系和逻辑——语义关系视域对此作出阐释。  关键词:图像——文字关系 逻辑——语义关系 新传媒  中图分类号:G254 文献标识
设计实现了一种基于CPLD和线阵CCD的三维自准直小角度传感器,采用七支620nm波长的LED组成的面光源,光通过乳白毛玻璃为分划板提供照明;并运用改进的测量算法,准确地算出偏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