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对浙江产蔷薇科Rosaceae和龙胆科Gentianaceae的若干分类群进行了分类修订:(1)历史资料记载的浙江产湖北花楸Sorbus hupehensis C.K.Schneid.系黄山花楸S.amabilis Cheng ex T.T.Yüet K.C.Kuan之误定;承认毛叶小果蔷薇Rosa cymosa Tratt.var.puberula T.T.Yüet T.C.Ku的变种地位,并将大盘山蔷薇R.cymosa Tratt.var.dapanshanensis F.G.Zhang作为其新异
【机 构】
:
浙江凤阳山-百山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百山祖管理处,浙江自然博物院,浙江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浙江中医药大学
【基金项目】
:
浙江省第二次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项目(335006-2013-0001),浙江省植物资源调查、归档、编撰(335010-2015-0005)。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浙江产蔷薇科Rosaceae和龙胆科Gentianaceae的若干分类群进行了分类修订:(1)历史资料记载的浙江产湖北花楸Sorbus hupehensis C.K.Schneid.系黄山花楸S.amabilis Cheng ex T.T.Yüet K.C.Kuan之误定;承认毛叶小果蔷薇Rosa cymosa Tratt.var.puberula T.T.Yüet T.C.Ku的变种地位,并将大盘山蔷薇R.cymosa Tratt.var.dapanshanensis F.G.Zhang作为其新异
其他文献
2019年10月24日,采集‘长林40号’油茶Camellia oleifera果,设置油茶鲜果不同仓储层高(10 cm、20 cm、30 cm)和仓储时间(5 d、10 d、15 d),测定油茶鲜果的开裂程度、霉变率、含水率和油茶籽的出油率、出油品质等指标,研究不同的仓储后熟处理方法对油茶鲜果脱壳效果和油茶籽出油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对油茶鲜果的开裂程度、霉变率及油茶籽的出油率均有较大的影响,但对油茶籽的含水率和出油品质的影响不大,其中仓储高度为10 cm、仓储时间为15 d时,油茶果蒲的未开率
分析2007—2017年测土配方施肥土壤肥力状况,与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比较,盐城市耕地土壤主要养分稳中有升,微量元素丰缺各异,pH略有下降。
在籼型杂交水稻上应用3种施肥模式进行效果试验,比较有机缓释水稻专用肥在水稻上氮肥减量增效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3个施肥模式处理当季氮肥利用效率为42.5%~47.6%,667 m2产量均在600 kg以上,较无氮模式增产11.0%~13.8%,具有明显的减肥增效效果。3个施肥模式间产量差异不大,有机缓释肥+流体缓释氮液模式,减肥效果明显,但经济效益相对较低。有机缓释肥侧深施肥模式没有表现出相对有机缓释肥模式的增产增收优势,但其明显提高了水稻磷钾肥利用率,与有机缓释肥模式和有机缓释肥+
对香榧僵果发生情况进行研究表明,僵果主要发生在授粉受精后的幼果发育初期,种实膨大期僵果内部萎蔫,组织降解。对香榧僵果发生的位置进行调查发现,位于枝条下端的对果容易发生双僵果,上端的对果主要发生单个僵果,朝南方向僵果率最低,树体下方僵果率较上方低,总体位置效应不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