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

来源 :文学教育·中旬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ddh9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明,从而形成了独有的传统文化。然而随着时代经济的发展,西方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越来越多快餐文化的进入,使得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越来越薄弱。高中语文教育是当下我国教育制度下重要的一个环节,如何在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需要教师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关健词:高中语文教育 传统文化 文化素养
  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孕育出了我国独有的传统文化,它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不断摸索研究从而形成的产物,是劳动者智慧的结晶,对我国现阶段提倡的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高中语文是高中教学中最主要的课程之一,关系到学生基础素质的培养和语言能力的提升,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有助于对学生人格品质、文化素养的形成。然而,现阶段传统文化教育的理念逐渐淡化,要想重拾传统文化教育,在高中语文教育中让传统文化重新展露光芒,需要老师和学生同心协力。由此可见,分析现阶段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育中渗透的现状很有必要。
  1.传统文在高中语文教育中的渗透现状
  1.1高中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缺失。长期以来,我国社会不断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传统文化已经被人们淡忘。很多人觉得,传统文化经典的学习毫无意义,既不能考试加分,亦不能学以致用;加之国学经典晦涩难明,没有长期的积累根本学不明白;传统文化跟应试教育冲突,为了考试成绩,渐渐形成了家长不重视,老师不认真,学生不愿学的歪风习气。然而,传统文化是经过历史千锤百炼所沉淀的经典文化,它的意义与价值是不容小觑的,也是不可估量的。
  1.2教师自身素养和能力分析。“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语文教师应该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才能更好地传道授业。可现今某些老师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不深入,对于国学经典的教育仅限于表面的教学,不求甚解,使得学生在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时候也兴趣乏乏。教师自身文化素养的缺失和教授能力的不足,导致了在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难以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难以体现。
  2.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育中的渗透方式
  2.1课堂教学方法的改进。要想让传统文化教育在教授過程中运用自如,这要求教师对传统文化有着足够深刻的认识,只有自身素质过硬,才能根据需要对教授方法做出灵活运用。在教授课程中,教师除了要做到正确传授传统文化知识之外,还要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合理地运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制作图文并茂的教学课件,都可以让枯燥的文化典集课堂变得丰富多彩。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中穿插引用相关的国学讲座,例如百家讲坛等,提高学生对国学的认知。同时,传统文化著作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朗诵方式也要延续,例如岳飞的《满江红》中“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豪迈的气概通过朗诵表现出来,能够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这种情感。只有不断地完善教学方法,才能在教学中更好地渗透传统文化,让文化与教学更好地融合到一起。
  2.2课外实践活动的开展。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仅仅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要让传统文化融入到学生的课外生活中去,这样才能更好地渗透。如学习辛弃疾《破阵子》时,可以让有武术基础的同学一边舞剑一边朗诵,形成了学习与表演的节目,让观看的学生能够直观体会到“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氛围。除此之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去参观文人墨客的故居,品味主人留下的书籍手稿,感受他们的成长历程,让学生能够浸润在文化的环境中,陶冶情操,感悟内涵。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外实践活动,能够从不同的层次领域让学生感受和学习传统文化,提高文化素养。
  2.3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组织和举办。跟课外实践不同,传统文化教育活动要达到较好的效果,需要学校和老师的组织和投入。比如举办一些传统文化讲座、传统文化交流会、传统文化诗会等等,这样的活动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锻炼。文化诗会还能够提高学生文化创作能力,在学习和理解诗词的同时,学会创作。这样的活动与讲座不但能够启发学生,还能让学生学会自我思考,甚至形成自己的思想,这也是语文教育的意义所在。
  2.4文化典集的自主研读和品析。从古自今,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不胜枚举,而课本中所选取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已。要想让文化典集充分发挥作用,这就需要学生自主去研读和品析了,例如《东周列国传》、《史记》等。对于学生来说,自主研读是一个很不容易的尝试,因为好多的典集都晦涩难懂,字、词、句都跟现代的表现手法不一样,要想能够读懂典集,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专业性的指导。不过因为是自主研读,所以教师只需要进行难点指导就可以,点拨式教育,让学生能够从自己的角度去解读典集,理解作品。学生通过自主研读能够提高传统文化典集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在理解的基础上品析,真正理解经典内涵,从而提高自身的文化底蕴。只有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经典文化,传统文化才能够真正发挥作用。
  传统文化是我国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在这个多元化、信息化充斥的年代,更需要传统文化来成为人们精神的信仰和食粮,高中语文教育只有把传统文化这个重要因子融入到教学中去,才能够实现更高的教育价值。在高中语文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经典任重道远,我们需要把传统文化融入到高中语文教学中去,让学生能够学习、品悟经典,从而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塑造完美的人格,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我国经久不衰的传统文化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陆紫秋.关于高中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5(15):123-131.
  [2]胡凌.论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5(01):23-30.
  (作者单位:云南省会泽县实验高中)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使用网络阅读新闻的群体越来越多。网络新闻也因此普及。熟悉网络新闻,不能能够培养译者对语言的理解能力,而且还能扩大其知识领域,为今后的翻译奠定基础。本文主要分析了网络新闻英语的特点,并阐述了网络新闻英语的翻译策略——归化和异化。  关键词:网络英语新闻 特点 翻译策略 归化和异化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比不可少的一部分。人们可以足不出户,通
内容摘要:作为一名曾经的师范生,作为一名在师范学校工作了25年的教师,面对着充满活力、积极上进的00后的新生们提出几点期望: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要做一个守纪律的人;要做一个会学习的人;做一个坚强的人;要做一个负责的人。   关键词:有道德 守纪律 会学习 坚强 负责   愉快的暑假,在欢声笑语中悄然落幕;崭新的学期,在9月的凉爽秋风中欣然走来。新学期,新的开始,意味着新的希望和新的征程。新生们的到
内容摘要:不同的行为方式、思维特点,不同的宗教信仰、社会约束等等都会造就不同的文化体系。在现如今全世界共融,全球交往热烈的时代,跨文化显得十分的重要,而文化差异的比较在跨文化交际上所带给人们的思考也是不容小觑。文学作品在文化差异的呈现上起着它惯有的重要作用,研读不同作家的文化比较专著所得到的文化交际的启迪对实践跨文化交际起着巨大的作用。  关键词:文学作品 文化差异 文化比较  世界的互通交融使得
内容摘要:反衬是文学作品中重要的一种修辞手法。为使我们的文学作品更加吸引读者,适当运用这一手法,必能使文章富有色彩,达到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  关键词:反衬 写作 特征  一.反衬的涵义  在叙事和描写的过程中,为了突出某些事件或某些人,常常要用其他相反或相对的人物或事物作为对照或映衬。是利用与主要形象相反、相异的次要形象,从反面衬托主要形象。这种写法技巧叫反称。反衬是文学作品中重要的一种修辞手法
内容摘要:在镰仓时代以前,日本社会主要通过《孝经》《孝子传》等中国典籍接受儒家忠孝思想,并在律令社会上层知识分子中广泛传播。到了近世,随着《千字文》在日本教育史上的地位不断上升,《纂图附音增广古注千字文》逐渐被广为阅读,其注释中引用的中国孝子故事,成为近世文学成功塑造在忠孝两难境地中挣扎人物形象的原型。  关键词:千字文 日本 近世文学 忠孝  中国儒家思想很早就东传日本,早在近江奈良时代,日本上
晚上,我在房间里站桩。面前是南中国海(中间隔着玻璃窗)。半个月亮被乌云包裹,软红,如煮五分熟的蛋黄。有人说面对月亮站桩好,但没说面对红蛋黄月亮站桩会发生什么。站吧,我们只有一个月亮,对它还能挑剔吗?站。呜———,这声音别人听不到,是我对气血在我身体内冲激回荡的精辟概括。40分钟“呜”完了,我睁眼———啊?我以为站桩站入了幻境或天堂,这么简单就步入天堂真的万万没想到———大海整齐地铺在窗外,刚才模糊
内容摘要:转盘识字法是我国传统识字教学中充满智趣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方法以一个熟悉的汉字为圆心,以多种不同的偏旁部首为圆上的点,通过转动圆盘,组成新的汉字,把形声字教学变得情趣盎然。  关健词:转盘识字 智趣 范例  一.教材说明:  苏教版语文第二册的“识字8”以转盘的形式呈现“青”字与几个不同的偏旁相遇时所组成的新字,展示了形声字的构造特点。学习本课,要认识本课的10 个生字,会写田字格中的6
内容摘要:《耶鲁大学图书馆馆藏日本侵华战争珍稀档案汇编与翻译》是中宣部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联合评选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重点选题之一,该书的现实意义可见一斑。然而日本方面对侵华罪行一再否认。因此,提供更加完整、更具说服力的史实文献尤为必要。该书系岳峰教授在耶鲁大学访学期间,检索耶鲁大学神学院图书馆内与日本侵华战争有关的全部档案,基于搜集资料的编译成果。该书在以往相关
内容摘要:行动导向教学法是目前我国高职教育领域在培养职业技能人才过程中采用的一种教学方式。本文置身于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结合教学改革实践分析了武汉外语外事职业学院在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法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行动导向教学法 高职教学 师资素质  “行动导向教学”是由德国文教部长联席会议在《职业学校专业教育框架教学计划编制指南》中所提出的一种新型职业技术培训模式和教学方法。以往我国高职院校的
我要说的肉夹馍,是陕西名吃,是用白吉馍夹入剁碎的腊汁肉制成,以我在西安吃到的最为正宗和好味。寻常排档时有的油渍渍的面饼子夹了些碎肉,不能算是肉夹馍。如今陕西的肉夹馍早已遍布全国各地,很多地方把白吉馍等同于肉夹馍。  大学读书时,校门外不知哪天起有了一个白吉馍的排档,夫妇二人,专卖白吉馍。女人取馍,男人从一个大的行军餐桶里舀出炖烂的腊汁肉,置于案板,边剁边舀汤汁浇上去,直至剁细,还会问一句,要不要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