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课堂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38800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探究能力的培养是立足新课改背景下提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是学生以后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源泉。因此,我们在传授地理知识的同时,更要肩负起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责任和义务。本文就是试图探究在地理课堂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方法,以此推断地理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高中地理课堂;探究能力;培养策略
  探究能力的培养是立足新课改背景下提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包括提出问题的能力、搜集信息的能力,分析、综合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的提出都是基于学生的全面成长、健康成长的基础上而提出的,是学生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有利于学生以后的长足发展。地理科目同样肩负着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责任和义务,我们在课堂的教学中,在给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应该着力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因此,在《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强调: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
  一、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和源泉。不仅如此,兴趣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还可以起到引导,强化,甚至是灯塔的作用。只有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他才会主动去学,才能自主去学,才能将学习当做快乐的事情来做。总之,良好的兴趣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可以挖掘学生的潜力。
  然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又有很多种,比如,以新激发兴趣,以奇激发学生兴趣等等,至于采取哪种激趣方法,需要结合学生的学情等实际情况。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这是一种较为常用的激趣方法和手段,创设情境,就是创设一种场景,让学生进入这个场景之中,进去之后思考根据这个场景设计的问题。比如:在讲解“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时,可以先看一段视频,这段视频就是各个地方的雾霾天气,看完之后让学生谈谈认识,分析雾霾形成的原因,并让学生总结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通过这样场景的设定,学生注意力就会集中在那一个方面,更易于产生探究的兴趣。
  2.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地理课程的教学是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的,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但是在现在功利化的今天,学校,教师,学生甚至家长更关注的是学生的成绩,至于学生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以及被忽略。这也是造成现在学生厌学的一个原因,让学生感觉到学习的这些东西距离自己太远。基于此,在进行地理教学时,我们要从生活实际出发,着力解决我们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
  二、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也就是让学生具有一种对问题不断思考意识和解决问题的决心。
  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的探究意识。每个人对社会和世界都有好奇的心理,也都有一种探究欲望,我们可以利用这种好奇心理,让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课堂上需要营造一种和谐、民主的氛围,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求知欲才会表现出来。
  学会质疑,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探究意识主要来源于质疑,只有善于质疑,才会自主解决问题。因此,在地理教学中,要让学生不要迷恋老师,不要迷恋教材,更不要迷恋答案,要让他们学会质疑,善于质疑。实践表明,在学习中,只有会质疑的学生才会更有发展。
  三、拓宽学生的探究路径
  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是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但又不局限于课堂教学,教师要围绕教材展开,但是也要高于教材,因此,我们有必要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探究能力的培养,更有必要拓宽培养的路径,让学生充分发展,个性成长。
  1.以校本教材为途径,拓展学生的探究路径。校本教材是国家课程的补充,是以国家课程为基础,但有高于国家课程。校本课程的突出特点就是可以结合我校和本地的实际情况,可以挖掘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素材。比如,可以着重探究和分析我校所在地秀山,这个地方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地下溶洞分布较为茂密等,可以将此作为一节,既拓宽了探究的路径,学生也乐于学。
  2.以课题研究为途径,拓展学生的探究路径。在拓宽学生探究路径方面,不仅限于利用校本课程,还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题研究。每学期设定一个课题,每人负责一个部分,在期中需要汇报一次,期末进行验收,在此过程中可以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让学生产生探究的动力。
  由此可见,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必须以课堂为中心,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拓宽学生的探究意识为途径,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只有这样,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才能落到实处,才能确保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印宝芳.谈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以“洋流”的教学为例[J].考试周刊.2007(13)
  [2]孟成伟.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地理教学探索[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08(06)
  [3]刘琳.地理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J].教学与管理.2005(18)
  [4]刘文溪.探究式教学在地理教学中的实践与认识[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8(03)
  [5]吕娟,魏世明,林叶彬.“虚拟情境教学”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教学参考2012年24期
  [6]吴玉肖.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J].中学教学参考2012年24期
  (作者单位:重庆市秀山高级中学校)
其他文献
【摘 要】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在学习方式上得以改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是教育改革中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非智力因素;模式;问题  现下历史教学要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指针,就应主要在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三方面加以探索。  一、更新理念、注重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培养学生的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决定一个人能不能干,而非智力因素不仅决
【摘 要】职业中学的教育主要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可以说是具有综合性质的职业能力。教学过程中的课程设置和普通中学的课程设置基本上是一样的,在所有课程的设置过程中,最引起人们广泛关注的是语文教学,它是非常重要的、最基础的课程,它的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对学生的思维创作具有非常大的影响作用。  【关键词】职业中学;语文教学;审美教育  审美教育最基本的任务是用美的相关
【摘 要】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出现开启了语文教学的新局面。它打破了语文教学相对封闭的状态,克服了教学中教师讲学生被动接受的弊端,拓宽了学生学习的方法和途径,不再以课本作为课程的唯一资源。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对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是对语文学习过程中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它实现了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知识和生活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本文主要从“综合性学习”特点和
为了更合理地评估发动机燃烧噪声,将燃烧噪声按传递路径不同分为直接燃烧噪声和间接燃烧噪声。基于两种燃烧噪声的传递函数不随发动机工况变化而变化,在每个频率下建立缸压、缸
定子绕组的单相接地是发电机最常见的故障之一,为此,小浪底水力发电厂发电机定子单相接地保护采用了双频式保护,即用基波零序电压原理保护距机端约80%的定子绕组,而用3次谐波
在处理时变系统,模拟激振力作用转子振动响应时,离散时间传递矩阵法有着十分明显的优势。以燃气轮机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燃气轮机低压、高压转子动力学简化模型;推导典型结构单
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主要是把握其运用语言的艺术,领会其语言的优美、生动、传神、精练、隽永。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技巧就是分析作品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这些表达技巧在作品中起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要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使学生在各方面都能得到发展。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体中的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运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讨论甚是热烈,气氛相当活跃,真正做到了把课堂还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