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生涯设计与指导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ygz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社会快速发展,提升对人才的需求,并且职业生涯也是当前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发展中帮助学生认清自身的发展情况,明确自身的实际需求,探寻与自己相适应的工作并加大学生职业发展前景,这样在加强学生基本职业素养的同时,帮助学生设计职业发展道路。
  【关键词】中等职业 学生职业生涯 设计与指导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029-02
  广东省职业发展要遵循广东省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实施纲要(2006—2020年)的通知,其要求培养出实用性的人才。在当今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人才以实用性人才为整体发展目标,立足发展的实效性,提升人才的综合素养和综合能力。当前物欲横流,社会竞争尤为激励,所以如果规划人才自身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渠道,稳固人才的未来发展是当前职业教育工作者需要深思熟虑的时期。职业教育发展中更多需要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管理中积极培育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这样可以在发展进程中努力寻找自己的职业生涯以及发展方向,帮助学生迅速的融入到社会发展进程中,让学生能够初步定位自己的职业生涯,在此基础上带领学生拓宽自己的专业技能,并且规划自己的人生道路,逐步给学生建立正面的职业发展意识和职业态度。
  一、职业生涯的教育目标和教育任务
  1.职业教学开展的实质任务
  国家把技术人才的培养任务放到中等职业教育过程中,当学生进入中等职业学校的时候,就需要明确自己的未来职业发展生涯,中职教学培养出来的人才由于针对性比较强,所以很多人才在将来也将从事相关的职业,因而变化发展趋势不会很大。加之广东省属于东南沿海制造行业发展迅速的地区,所以制造机械行业是学生首选的热门行业。因而教师在教学的时候需要根据行业发展优势,挖掘学生自身的个性,让学生理解未来的职业发展趋势,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并且引导学生学会不断的过渡自己的角色,使学生能够在短期内迅速的适应社会的变化发展趋势,定位自己的未来发展目标。跟进社会发展趋势,规划自己将来的职业发展道路,这对于职业教育发展而言,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追求和新的发展方向[1]。
  2.职业教学的最终发展目标
  我国当前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以对市场发展还有比较大的需求,因而很多职业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快速的满足市场发展的需求,在这一国情变化发展的进程中,需要转变以往职业教学发展理念,培养人才知识学习的实用性质,这样可以有效的构建国家发展中进行,在给中等职业学校完成职业发展目标的进程中,第一,学习不仅仅要给学生传授知识,更要不断的引导学生完善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设计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管理自己的职业发展价值,这样可以在满足社会、人才等各项要求的基础上,让学生不仅仅能学会知识,更能运用知识谋得一份好的工作,让是受教育者运用自己的知识,发挥自己的能力。
  二、中等职业教学发展中需要采用的措施
  1.必修课开设职业道德和职业指导课程
  在很多时候社会发展给教育提出的要求是非常重要,在很多时候一定要加强对学生职业道德能力的培养,培养过程总需要顺应社会发展的总体需求,对学生开展马列主义等爱国思想,努力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以及规范的行为意识。在学生入学之前开展严格的入学意识,让学生树立的价值观,并且开展开展毕业生实习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严格的毕业和就业教育,主要给学生传递正能量,给学生讲述毕业后的成功典范,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很多学生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感觉大学毕业的学生的都不容易找到工作,何况是中等职业院校的学生,更不容易就业,所以本着这种心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学习状态松懈,因而教师必须让学生明确一点,只要树立好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并以此为目标,努力提升自己的各项能力,那么在长期的努力下必将取得成功[2]。
  2.成立专门的就业服务机构
  通过多渠道,建立就业指导和职业服务,让学生了解信息方式的简单和多变性,比如在开设讲座、召开相关报告会议、组织开展社会实践。这样可以针对学生的各类疑难问题提出比较细致的处理方案,让学生可以及时的将学生的信息与企业的就业信息紧密连接,比如广东省的有很多民营企业,学校可以聘请这些民营企业的负责人,来学校讲解当前的人才发展需求,并和大型的企业签订专项人才培训基地,为企业专门输送人才,实现人才的定向培养。并且学校可以和广东省政府联系,加大向省外推荐毕业生就业的途径,给学生提供各类就业服务,帮助学生完善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
  3.教学中融汇贯通职业生涯的重要性
  在教学中不同阶段明确学生不同的任务,可以让专业的学习目的和教学内容相互链接,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学习到的知识需要运用,首先需要让学生掌握一门生存技能,不是背诵公式定理和考试的技能,所以职业生涯的推动作用,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是学生将来职业发展道路上的重要催化剂。只要学生树立好明确的学习目标,掌握好合理的学习方法,那么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必然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开展教学的时候需要注意数学的逻辑思维培养学生的大脑反应和运转能力,语文的人物自传给学生提供良好的榜样意识,道德思想案例中的整体指导意见,可以在各项能力的运用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让学生具有抗打击能力。
  结语:目标明确,理想丰满才是完整的职业生涯发展渠道,也是职场能够成功的关键。在职场发展中能够有效的扩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并让学生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在全方面教学发展中积极的参与各类活动,形成职业生涯发展的基本雏形,让学生能够不断的对比分析,并且联系未来的职业发展,仔细思考自己的潜能以及缺陷,在整个过程中努力的开创美好未来。
  参考文献:
  [1]李想.浅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生涯设计教育[J].才智.2014(01):35-36.
  [2]葛锦林.浅议中等职业学校开展职业生涯教育的策略[J].当代职业教育.2011(07):31-32.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文化全球化不断深入,中国艺术越来越受外国人的喜爱,教外国人学习中国艺术已成为一种全新的职业。为此,我国艺术院校在公共英语教学方面,也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需要进行不断优化已有的教学方法,改变公共英语教学现状,要不断注重英语的实用性,以学生为中心,不断提高学生英语综合实践应用能力。以此,提高艺术院校公共英语教学效率与质量。  【关键词】艺术院校 公共英语教学 改革 探讨  【中图分类号】G
Stat1(Signal transducers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 1)介导细胞跨膜信号向核内的传入,成为细胞多种信号转导途径相交叉的枢纽,又可直接调控靶基因的转录,广泛参与细胞
西番莲原来是美洲的热带水果,却稍耐寒,北方也能栽种。在北方,盆栽西番莲很容易,选一个直径20cm的大盆,盆土最好是沙壤土,适当掺些腐殖土,做到肥沃又疏松、透气还保水肥。三
【摘要】《电动力学》课程是物理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课程对于学生的动手创造能力的培养以及从事相关科学研究都具有基础性的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从研究课程教学改革内容及目标、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实施方案及主要方法等方面探讨相关问题,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生的参与性、科学性和探究性以及推进个性化教育等,重视物理思维和学生能力培养;同时,探究教学与当代信息技术的整合与深化和较多开展课内外实践学习训练来扩展学生
【摘要】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如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棘手问题。目前,高校陆续建设一批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旨在提升大学教师教学能力,致力于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是高校的新生事物,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建设过程中面临一些诸多问题。结合本国国情,借鉴国外优秀经验,不断完善、丰富职能,加快中心发展。  【关键词】教师发展 教学文化 职业规划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
采用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A-PAGE)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从106个小麦品种(系)中,共鉴定出了17个1BL/1RS易位系小麦品种,并初步分析了这些易位系小麦品种的醇溶蛋白(Glia)、高分子量谷蛋白(HMW)、低分子量谷蛋白(LMW)的组成特点,对1BL/1RS易位系小麦品种的粗蛋白含量、湿面筋含量、沉淀值、稳定时间、形成时间等主要品质性状与非易位系品种的品质性状
谷子(foxtail millet,Setaria Italica Beauv.)属禾本科(Gramineae)狗尾草属[Setaria (L.)Beauv.],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农作物,并且作为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在我国北方粮食生产中占有较重要的地位。谷子许多特殊有益性状是其他禾谷类作物所没有的,如:抗旱性、耐盐性、高效水利用、耐瘠性、多种抗病抗虫性、人体必需营养相对均衡等。但由于谷子只是区域重要
印染工业废水是当前水体主要污染源之一。由于传统理化处理技术成本高、二次污染大,亟待研制成本低、高效、环保的生物处理技术。某些真菌具有底物降解的广谱性、对高pH及底物毒性耐受能力高等特性,在印染工业废水处理中具有特殊的应用价值。探究这类真菌对染料脱色的机理及相关酶学研究,可为利用真菌处理染料废水尤其是碱性染料废水提供理论依据。以蒽醌染料RBBR为降解底物,在不同pH(5-10)下比较了实验室10株具
【摘要】时代在进步、社会也在不断发展,初中数学也逐渐形成了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本文作者就通过对初中教学的现状的简要分析,深入探讨一下初中数学在现代教育理论下的些许改革变化。  【关键词】现代教育 教育改革 教育技术 思维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031-02  我国对于数学教育尤其重视,现已是我国新课标的必修课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