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体验式阅读,培养语文核心素养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ngror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學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展开体验式阅读,促使学生提升语文核心素养。在诵读体验中学生能感受音韵美,在移情体验中可以联系日常情感,在想象体验中可以尝试加工创造,在读写体验中能更好地捕捉生活中的真善美。这些方式都能让学生审美鉴赏和创造方面的核心素养得到显著提升。
  【关键词】体验式阅读;语文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审美鉴赏和创造的能力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我尝试引导学生开展体验式阅读,促使学生用真实的体验感受作为基础,对文章有更深刻的感知。体验式阅读强调的是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体验,要唤醒阅读者的真实体验,要尝试学生和作者形成情感共鸣,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展开体验,让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得到全面提高。
  一、诵读体验,感受和谐音韵
  诵读是最直接快速的体验方式,因此我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也给学生留下了大量诵读的时间,让学生能更充分地感受和谐的音韵。我首先鼓励学生积极诵读文章,然后鼓励学生揣摩在诵读的时候要如何处理语气语调,展现出情感,最后鼓励学生思考通过诵读自己获得了怎样的感受。六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匆匆》语言优美,十分具有特色。我在指导学生阅读这篇肯定时候,就鼓励学生进行诵读活动,让学生尝试感受文章和谐的音韵。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首先发现文章中有不少使用了叠词的地方,我鼓励学生说说这些叠词给人怎样的阅读感受。学生提出运用了叠词之后能让人在诵读的时候感觉十分轻盈,有一种和谐的感觉。此外,我还鼓励学生说说如何控制文章的语气语调。学生发现文章中有不少反问句,我鼓励学生将其转换成陈述句,然后对比诵读,看看语气语调有什么不同。学生发现使用了反问句之后,起到了强调的感觉,让人觉得有一种发人深省的感觉。在诵读中,学生感受到了文章音韵之美。
  在鼓励学生展开诵读体验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尽情地参与到体验中,对文章的和谐音韵有更为熟悉的认识。审美鉴赏和创造的能力要求学生能感受汉语汉字独特的美,并体现出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组织学生进行诵读体验正好能让学生提高这方面的感受能力。
  二、移情体验,联系日常情感
  当外界的刺激和自身的知识或者情感经验相互符合的时候,就会让人产生感同身受的感觉。我在教学的过程中尝试让学生将文章中获得的信息和自己的日常生活结合在一起,这样能让学生更好地体验人物的情感,产生深刻的体验,学生的理解能力会更为深刻。六年级语文下册第26课《月光曲》中展现了音乐家和爱乐之人的情感,我在教授这篇课文的时候就鼓励学生尝试运用移情体验来进行感悟。我鼓励学生说说自己在倾听音乐的时候心中会有怎样的感受,内心会形成怎样的情感。此外,我还鼓励学生说说如果自己是皮鞋匠和盲姑娘的话,在看到贝多芬,而且倾听贝多芬弹奏的时候,内心会是怎样的感受。如有学生提出:“我如果是盲姑娘的话,在听到钢琴声响起的时候,一定深深地沉浸在其中,忘记了自己身处在什么环境中,和音乐融为一体。”在融入生活体验,并进行切身体会后,学生对文章中人物的情感有了更深刻的感触,体会到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移情体验让学生能采用换位思考的方式,站在主人公的角度思考问题。这样就能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感受到主人公正在承受的压力和痛苦。在这种基础上展开审美鉴赏,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文章如何展现人物形象。
  三、想象体验,鼓励加工创造
  接受美学认为阅读时读者将已有知识和经验运用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对文章进行再加工。我在教学的过程中也积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尝试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加工和创造。这样学生不只是能读出文章的表面意思,还能将文章中空白的地方补充起来,深挖文章的内涵。
  在指导学生学习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珍珠鸟》的过程中,我鼓励学生积极展开想象,思考一下当“我”给了珍珠鸟一个和谐的相处环境后,珍珠鸟的内心情感又会是怎样的呢?我鼓励学生先闭上眼睛展开想象,然后再尝试将自己头脑中出现的画面组织成语言,最后组织学生展开小组交流的活动,将自己的想法说给自己的同伴听。学生都积极投入到了学习中,如有学生提出:“珍珠鸟的心中一开始想:这个人这么巨大,他一只手就能将我捏死,我可要距离他远一点。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珍珠鸟的想法变化了,它变得愿意亲近这个人类,甚至愿意在他的肩膀上、手边舞蹈,希望对方能听见自己的鸣叫声。”
  在组织学生展开审美鉴赏的过程中,想象体验是不可缺少的部分。我积极引导学生展开审美想象,感受作品的思想魅力,并借助这个机会体会人生哲理。同时,我也鼓励学生将自己想象的内容表达出来,这是一个加工创造的过程,能让学生逐步学会如何表现和创造美。
  四、读写体验,捕捉生活真善
  审美鉴赏和创造能力要求学生不仅懂得体验和鉴赏美,更要懂得表现和创造美。我在教学中也鼓励学生大胆地展开创作,通过读写体验的方式捕捉生活中的真善美,然后用文字将其表现出来。这样能让学生的审美品位得到提升,学会表现和创造自己心中的美好形象。在学习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钓鱼的启示》后,我鼓励学生联系自己的日常生活,回忆一下在自己的生活中是否有什么事情,这些事情看似是小事情,但是如果细细回味的话,就能从中体会到真善美。我鼓励学生将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内容写下来,模仿《钓鱼的启示》的方式写出自己的感悟。如有学生提出自己在养花过程中的感受,发现越是照顾细心,花越是可能死,但是如果让花朵经历一些风霜雪雨之后,花反而能长得更好。由此学生有所感悟,认识到人生也要尝试经历风浪,这样人才能真正地长大,成长起来。在读写结合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提高审美鉴赏和创造的能力,而且还能提升语言建构和运用的能力,让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得到全面发展。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我鼓励学生积极开展体验式阅读,在体验的过程中逐步触及文章的核心。这样的阅读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率,让学生在共鸣的激荡中挖掘文本的内涵。
  参考文献:
  [1]魏平.小学语文“体验阅读”教学的实践性尝试[J].科教文汇,2017(10):114-116.
  [2]刘月云.道必体而后现——浅谈小学语文体验阅读教学的策略[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新干线,2017(11):47.
其他文献
本报综合消息 2019年1月8日,广东省教育研究院与佛山市南海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在广州举行工作座谈会。广东省教育厅相关处室负责人及工作人员、各地级以上市教育局及所辖区教育局主要领导共约160人参加了交流活动。  座谈会上,佛山市南海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兼教科所所长禹飚介绍2018年南海区教育科研主要工作進展情况和2019年主要工作设想。2018年,南海区潜心培育多年的一批优秀教育教学成果获评各级
【摘要】现在小学生的虚假作文盛行,小学生作文缺乏自主性,究其原因是小学生缺乏源头活水、束缚过多。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开凿语文世界、生活和大自然的源头活水引进小学生的心田。小学生在作文时,教师要尽量减少作文套路的束缚、要求的限制,让小学生自主地表达,张扬其个性;对小学生作文的评价要少一点批评的言辞,多一些激励的语句。  【关键词】小学作文;自主作文;开凿活水;解开束缚  受传统作文教学方式的影響,虚假
【摘要】开展化学实验有序教学有效的探索,既能提高化学教学的效果,又能帮助学生提升实验能力、观察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然而,对于学生来说,化学实验综合能力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由量到质、循序渐进的过程。笔者认为,在初中化学实验中,需要不断渗透科学方法以及化学学科思想,由此来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科学基础。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有序教学  當你做完一节化学实验课
【摘要】语文,可以说是小学学习的重要关键科目。内容多、难度大、相对枯燥,学习起来可不轻松。而课堂却是学生获取知识与培养能力的主要阵地。本文主要从三个大方面、六个小方面探讨如何提高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让学生爱上语文课。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习兴趣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与培养能力的主要阵地。一个老师能获得学生喜爱,跟她的课堂教学分不开。只有认真对待教学,才能真正让学生信服。只有通过有效的教学,才能
【摘要】在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审题习惯和审题能力的培养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因为审题能力是正确解决问题的先决条件,它需要以养成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为基础。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利用课堂双边活动,引导学生学习数学审题的方法和技巧,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审题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审题能力;策略
在教育教学中,“学生注意力是否集中”与教学成败、学生成绩好坏有很大的关系。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十分强调注意力在教学中的作用,他说:“注意正是那扇一切从外部世界进入人的心灵之中的东西所要通过的大门。”注意力水平有高有低,水平低下的孩子,成绩不理想,学习困难;水平较高的孩子,学习效率高,成绩理想。所以,我们要想办法训练学生注意力的稳定性,提高其学习能力。为了培养、加强、提高学生注意力的稳定性,我从以下几
【摘要】物理作为高中重要学科内容之一,是一门具有操作性、实践性较强特点的应用学科。对学生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能力具有较高要求。高中物理在初中物理的基础上,增加了深度和广度,物理学习中需要学生拥有缜密的思维和抽象分析技巧。在新课改中,高中物理教师学习了课改要求,对高中物理教学目标和要求有了新的认识,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育人要求,高中教师应当转变传统教学方式,利用符合新时代教学规律的多种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物
【摘要】伴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学校意识到德育的重要性。而在新时期背景下,德育教育也发展成为小学教育阶段的一项重要内容,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同时也是顺应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需求的重大举措。基于此,本文从学校、学生及社会几方面因素,探讨了有效落实小学德育的几点措施,以期为教学工作者带来帮助和参考。  【关键词】小学德
研学旅行,研学是核心,旅行是载体。如何设计出适合学生的研学路线,如何让学生在旅行中获取和应用知识,本文立足佛山市三水中学附属初中的乡魂研学(即在本市区域内的乡土研学)校本课程实践经验,对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进行探索。  一、课程资源开发原则  对研学课程资源的开发,遵循四个原则,即目标性、丰富性、代表性、实践性。  目标性:研学的本质是一种探究性学习,学生在研学中能够和要求学习到什么知识,达到什么效
【摘要】在新课改逐渐深入的背景下,高中数学课程的教学凸显了一些问题,高中生缺乏思维能力以及问题意识,不利于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想要保证学习效率,就需要在教学中善于运用问题意识,探索数学知识的奥秘。鉴于此,本文对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问题意识;培养  在数学教学中,提问是非常有效的一种学习方式。从相关调查中看出,多数学生在学习高中数学时总是产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