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指导教育的实践探索

来源 :教育与职业·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cwf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就业是民生之本,是职业学校和学生的愿望,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我校在建设发展过程中提出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职业指导”的新模式,开展以“学校、家庭、社会”为核心内容的职业指导教育,提出了“永远的就业援助”口号,使学校在职业指导下的就业之路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并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水平。
  [关键词]职业指导 就业 创新
  [作者简介]郭敬红(1966- ),女,北京人,北京市顺义区第一职业学校校长,高级讲师,北京市青年骨干教师。(北京 101300)
  [中图分类号]G71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24-0086-02
  
  学生就业要通过学校推荐、自主选择等方式,结合自己的实际能力、知识水平、心理素质、职业爱好和兴趣进行选择。要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就需要认真学习职业知识、职业生涯设计、职业生存与发展、市场就业与需求和个人价值取向,特别是学会如何做人。为此,学校提出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职业指导”新模式,在这种职业指导教育新观念的指导下,以“学校、家庭、社会”为核心内容的职业指导教育,使我校在职业指导下的就业之路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并提升到了一个新水平。从我校职业指导教育的实践中,我们摸索、研究和总结了一些教育方法,供同行们探讨。
  
  一、学校的职业指导
  
  职业指导主要包括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教育,职业道德修养,如何就业、择业、创业,岗前培训、技能操作训练、专业知识的学习与运用、职业介绍,直到永远的就业援助。把我校的职业指导落实到每个教职员工,渗透到每个学科教学中,覆盖到每个角落、每个学期,做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学校以培养中职生成为“准职业人—职业人—社会人”为目标,新生一入校,就帮助学生设计好人生职业生涯规划,学好专业知识,特别是专业技能,为将来就业打下基础。职业指导的核心内容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专业能力,成为复合型人才,构建“永远的就业援助”大平台。
  在职业指导过程中,学校首先要做好市场调研、学生荐前咨询与指导、荐后跟踪与反馈的一条龙就业服务机制,还建立了毕业生召回制度,为重新再就业做好准备。中职学校已进入品牌化服务、个性化服务阶段,作为职业指导现阶段的目标,已经从扶助求职者就业、择业、创业的短期服务转变为一种以职业生涯为途径、合理的人职匹配为目标的全程职业指导。职业教育的育人教育不可忽视,教育学生学会做人是第一要务。因此,职业指导一开始,我们就倡导学生学习“尚学为骨、厚德为先、技能为路、市场为母”的办学理念,用浓郁的职校文化信息,启蒙未来的职业人,将准职业人从了解职业、了解自己以及选择专业的角度入手,树立成人意识、职业化人意识。
  据近三年的调查平均值显示,我校生源80%来自本区,20%来自外区县和省市,其中85%~90%的学生来自农村。因此,家长把对孩子的教育主要寄托在学校,这使我们不得不思考如何使在校期间的准职业人在职业指导下顺利实现就业并向职业化转变,以成为社会人。经过领导班子的深入研究,认识到要找准职业指导作为培养孩子就业的切入点:以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为载体,为准职业人职业化发展的全过程提供援助,提供咨询和服务,引导准职业人在职业准备期的职业道德修养、文化知识的掌握和学习、人格的形成和技能训练,以用工单位的评价标准作为学校培养人才的标准,企业需要什么人才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以准职业人的顺利就业作为学校生存的基点。
  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是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从人才结构来看,应用型人才中的操作技能型人才永远是生产的实践者、企业的生力军。任何高精尖的技术设计,不经过直接的生产和操作是不能形成产品的;在高难度生产加工、复杂设备的调整维修、工艺难题的分析解决以及故障的正确排除等方面,技术工人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我们要研究企业的需要、企业的用人标准。学生虽然求职心切,但专业动手能力差,专业基础知识掌握得不牢固,再加上安全生产意识差,吃苦耐劳、敬业精神不够。为此,企业需要与学校签订定向培养协议,以培养企业所需要的专业技能人才。而学校通过对学生实行校企订单教育、实训基地教育、勤工助学活动等方式,全身心投入岗位实践,按照企业规章制度和岗位技能考核标准要求,培养有创造精神和创新技能的人才,这样企业就有了满足需求的合格人才,也避免了到社会上招聘人才的盲目性,减少了企业岗前培训的压力,成为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同时也给学生就业市场带来了生机。
  像这样的校企联合办学可以使学校和企业实现双赢,使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模式步入快车道。企业是通过生产实践促进学校的准职业人向职业人转变的;而学校又把职业指导的理念引入到了对准职业人的教育中,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就业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职业指导过程中的校企合作办学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好办法。
  
  二、家庭的职业指导
  
  家庭职业指导是我校职业指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家长在学校的职业指导与阶段安排下,为配合我校开展的职业指导而进行的家长职业指导师的一种特有的教育模式。这里的家长是主体,是职业指导师的角色,其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和学校不同。家长对孩子的育人教育是主要的,教育孩子要爱校、爱班集体、爱同学、爱老师,要讲亲情、讲恩情,还要教育孩子能吃苦耐劳、能受挫折。家长更加要以身作则、言行统一,起表率作用。
  家庭职业指导的对象是家长,它是由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互动完成的。家长要抓住职业教育的特点与规律,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职业教育,要使孩子明白:在职业学校学习,是为了满足自身生存的需要;是为学做合格的职业人,是掌握生存本领的必经阶段;在职业学校学习,是为了实现人生就业的价值。为此,要求家长做到:教育孩子的过程要沉着冷静;要从准职业人角色出发,去帮助孩子分析所应具备的准职业人素质,在哪些方面还需要改进与完善;教育孩子在操作实习期间,要遵守操作规程和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学习和运用本职工作的知识和技能;还要让孩子遵守职业道德,学会做人是第一重要的,要有责任心和信心;要善于交往,在交际中要热情、谦逊,能宽容和谅解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家长最了解自己孩子的性格、爱好和特点,因此,要教育孩子发挥自己的特长、创造力,帮助孩子搞好人生职业生涯设计。针对家长的素质培养,我校多次对家长职业指导师角色进行专业性培训,印发相关资料和手册,为家长做职业指导指南。为了更好地发挥家长指导师作用,我们还不定期召开家长指导师座谈会,学校与家长相互沟通职业指导过程所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特意为家长编写了近两万字的《家长职业指导师》手册,人手一份,以利于家长指导和操作。事实表明这一方法很受家长欢迎。
  
  三、社会的职业指导
  
  社会职业指导是指由家庭、企业、社区、团体等社会成员组成的人人参与的职业指导,也是针对新成长的劳动力——在校准职业人发展全过程的职业指导。社会职业指导体系的提出,是在建设学校职业指导体系的过程中,以准职业人的发展为本,拓展职业指导内涵和服务范围。对准职业人的教育应使之具有多种职业技能,成为复合型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要形成真正意义上的职业教育社会化大课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融合的切入点就是社会化的全民参与的职业指导。
  社会职业指导的核心内容是:专业技能的再培训、勤工助学活动、社区创业培训等。只有全社会成员的共同参与,中等职业教育才能和谐发展,社会职业指导才有活力。学校也要积极配合社会职业指导,经常下到社区调查了解情况,解决实际问题,组织各项职业活动,包括丰富多彩的职业互动竞赛、技能展示、就业招聘等。还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战略,让学生到企业参观,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请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特别是表现突出的历届毕业生来校作报告,进行技能展示。可组织企业与专家代表评审委员会,具体指导学校的职业指导工作,进行技能操作的考核,获取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认证等。所有这些,都确保了学校与社会职业指导相结合,从而顺利步入快车道。总之,社会职业指导,有利于学生融入社会大家庭,确保了中职生就业的社会性。
  
  四、永远的就业援助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通过就业援助,使无数学生和家长直接受益,也给社会和谐与安定带来好处。我校的发展,离不开就业援助。就业援助是我校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择业、创业等方面的具体指导和帮助。在就业方面,首先提出了“永远的就业援助”口号,这也是职业指导的重要内容,因为没有优质的高效率就业这个“出口”做保障,学生、家长、社会、企事业单位就会不满意,会直接影响招生这个“进口”。为此,学校向学生和家长郑重承诺:学校永远是学生的家,学校随时随地为学生提供就业援助,什么时候学生找到学校谈就业,学校就什么时候提供帮助;学生无论存在什么困难,学校都要努力帮助克服;毕业生无论走到哪里,学校都将其作为永远的服务对象。
  学校的就业援助主要内容是:了解政策法规,依法就业;了解就业形势,依据自身条件选择就业;帮助学生了解本地、异地、国外的就业信息,提供择业咨询,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国外投资建设愈来愈多,愈来愈大,劳务输出也就愈来愈多,急需要有素质的人才,特别是有一技之长的人,愈来愈紧缺。如此,就业援助也就愈来愈重要。我们通过推荐更多的就业岗位、职业技能培训机会、办理就业优惠政策、组织供需见面会、提供法律援助、代理就业托底安置以及其他劳动和社会保障事务等各项援助措施,使就业困难人员尽快实现再就业。近年来,我校的就业援助对象,已从我校的应届毕业生为主,又扩大到了社会上的以再就业困难的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还包括尚未实现就业的和已就业尚未享受社会保险补贴的大龄就业困难人员、尚未实现就业的并轨人员和其他需要帮助的就业困难人员。
  当然,毕业生的就业观、择业观、创业观也很重要,要根据自己的职业意向、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价值、个性特点、社会需要以及社会地位、劳动报酬、福利待遇、工作环境、工作条件及工作地点等方面来考虑,不可盲目,也不可脱离社会实际和个人综合素质。要知道,职业的需要实际上是双方的选择:用人单位和个人,能够做到个人、家庭、国家、社会利益兼顾为最好。为此,学校每年春秋两季都举行大型校园招聘会,邀请各企事业单位领导、家长、毕业生来校举办联谊活动,既扩大了招生规模,又开通了毕业生的就业渠道,效果很好。
  总之,学校的就业援助,始终应立足于以人为本,使每个有工作条件的人、有能力的人都能有事干。特别是在竞争激烈的今天,要让学生随时有危机感,做好自主谋业、自主创业的心理准备,要教会学生掌握一些求职就业、择业、创业的知识、技能和方法,但更重要的是要先学会做人、做事。
其他文献
文章提出高职学生作为大学生群体中的特殊群体,有其相对独特的群体特点,正是这些特点导致高职学生在面对网络文化时具有一些独特的群体特征。同时,网络文化对高职学生也会产生一
目的探讨金粉蕨素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兔血脂的影响。方法 21只健康大耳白兔,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正常饲料、高脂饲料、高脂饲料加金粉蕨素,观察8周,测定兔血浆中TC、TG、
在网上开家小店已经不再是新鲜事,在以淘宝、易趣为代表的网络交易平台上,网店的红火程度让许多人始料未及。和实体店一样,漂亮的装修也会给网店增色不少,让顾客在看不到实物商品的情况下先感受到店主的用心和热情。在这种情况下,有人瞄准了这个商机,专门做起了网店装修的生意。     新职业:卖点在“创意”    网店装修工在淘宝等大型购物网站上并不罕见,他们既可以做包括店标设计、店铺公告、商品模板、图片处理、
[摘要]当前,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从宏观和经济学分析,大学生不是过剩而是太少,就业难只是经济转型过程中就业结构变化而产生的客观现象。另外,大学生就业观念转变得还不够、高等教育改革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等问题是造成暂时困难的原因。中国的大市场完全能容纳下更多的大学生,高等教育适度超前发展不能放弃。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 理论模型 市场均衡 就业思维  [作者简介]周世学(1957-
蓝牙作为一种新型的无线通信技术,在安全方面存在两个缺点:一是当双方设备在交换加密密钥过程中,第三方可能获取加密密钥,扮演其中一方参与通信;二是第三方通过获取公开的蓝
2011年9月15日,第十六届国际保肢大会在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开幕。本次大会是由国际保肢学会(ISOLS)主办,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承办,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骨肿瘤学组协办。来自全球50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