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策略初探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mulat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朗读是集文本、情感、节奏、声音于一体的一种阅读形式,是小學生阅读文本的一种有效形式。朗读能力是决定朗读效益的关键因素。为了有序、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朗读能力,小学语文教师既要引领学生理解文本内容,以此激“情”,也要指导学生创新朗读形式,以此激“趣”,还要指引学生做好朗读评价,以此激“能”。以良好的朗读能力为“桨”,小学生就可以在浩渺的阅读之海中行得更稳、行得更远。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朗读能力
  读,是学习者输入语言、学习语言、理解语言、感知语言的一种基本形式。朗读,是读的一种基本形式,是一种有声音、带感情地读。无论是在品味文本的语言美时,还是在感知文本的意境美时,亦或是在体会文本的情感美时,朗读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归因于朗读在引领学生感知文本语言美、感受文本的意境美、感触文本的情感美等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形形色色、各种各样的朗读任务随处可见。在完成同一项朗读任务时,不同的学生往往会因为朗读能力的不同而出现明显的差异。朗读能力较强的学生,对文本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的感知更加准确、更加真切。而为了培养小学生的朗读能力,教师可以从“理解朗读内容、创新朗读形式以及做好朗读评价”三个方面着手。
  一、理解朗读内容,以激“情”
  朗读必须要带有一定的感情。唯有带着合适的、丰富的、准确的、真挚的情感朗读,才能够感同身受地走进作者的思考视角、内心世界,才能够在脑海之中将抽象的文本转变成形象的画面。那么,在朗读文本时,学生究竟是应该带着喜悦的感情,还是带着悲伤的感情?是带着喜爱的情感,还是带着厌恶的情感……在朗读时,学生究竟应该带着什么样的情感,主要取决于文本内容。因此,在朗读之前,教师首先应该指导学生去准确理解文本内容,以此激“情”。
  《海上日出》是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中的一篇教读课文。为了让学生情真意切、抑扬顿挫地朗读这篇课文,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从整体与局部、从开头到结尾、从结构与细节等各个方面准确理解文本的内容。如,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局部、从细节来看,“……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不仅表现出了作者的惊喜,还表现出了作者对日出的期盼。惊喜与期盼,正就是这句话所表达的情感。在朗读这些语句时,学生必须要带着这些情感。从整体、从结构来看,整篇文章表达了作者对美丽的海上日常景象的喜爱与赞美之情。因此,在朗读整篇文章的时候,学生应该带着对海上日出美丽景象的喜爱之情、赞美之情。
  让学生准确理解文本的情感,既有助于学生更为深入、更为通透地理解文本内容,也有助于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与文本内容相关、相近的情感,即激“情”。一旦学生类似的、相近的情感被激发、被唤醒,他们就会带着丰富的情感去朗读课文,他们的朗读能力也就会显著提升。
  二、创新朗读形式,以激“趣”
  朗读的形式并不是唯一的。依据朗读的需要,基于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借助于各种各样的教学辅助手段,对朗读的形式进行创新。唯一的、单一的朗读形式,难免对降低学生朗读的“热度”,拉低学生朗读的“效度”。反之,创新、多元的朗读形式,能够让整个朗读的过程就会变得更加有趣,能够让整个朗读活动变得“热火朝天”,让整个朗读效益变得“水涨船高”。
  《草船借箭》《三国演义中》中的一个小故事,被选入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分角色朗读,是学生朗读《草船借箭》这篇课文的一种有趣且有效的形式。在指导学生朗读时,他们会迫不及待、争先恐后地扮演“诸葛亮、周瑜、鲁肃、曹操”等不同的角色。另外,在教师的鼓励、指导下,学生还会根据朗读内容、人物语言等,创造性地加上一些肢体语言。如,在朗读曹操下令这一段时,学生可以举起右手,做一个指挥的姿势;在朗读诸葛亮的语言“只要三天”时,学生可以伸出三个手指……显然,相比于让学生独自朗读而言,让他们分角色朗读更加有趣、更加精彩、更加高效、更加有助于学生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性格特征、心理变化等。
  除了分角色朗读之外,教师还可以选择一些与朗读内容相符的乐曲,组织学生进行配乐朗读。切合文本主题的乐曲,不仅能够增加整个朗读过程的美感,还能够营造更好的情感氛围,启迪学生在朗读过程中更为自然、更为真挚地表达情感。当然,配乐朗读也能够让整个朗读过程变得更加有趣,进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三、做好朗读评价,以激“能”
  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吐字是否清晰、语调把握是否准确、情感表达是否到位……学生,作为朗读过程中的“当局者”,对于上述疑问并不清楚、并不知晓。因为学生对上述问题不清楚、不知晓,所以如果他们在朗读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不足,那么,他们就很难及时改正。这样一来,学生的朗读能力也就会始终处于一种“原地踏步”的状态。鉴于此,教师一定要在聚焦学生朗读过程的前提下,有的放矢、及时有效地做好朗读评价,以评价激“能”,即激发学生的朗读能力。
  比如,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可以巧妙地利用一些信息技术手段,对学生的朗读过程进行有趣、有效的评价。当某一位学生朗读时,教师可以利用智能手机将其朗读的过程录制下来。之后,将该学生的朗读视频同步到交互式一体机上面,并组织学生全神贯注、屏气凝神观看这些朗读微视频。紧接着,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对自己的朗读过程进行自我评价。然后,教师可以让其他学生针对该学生的朗读表现进行评价。为了自评与他评的方向更加明确,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朗读评价标准,评价标准的内容主要包括语音是否准确、语调是否准确、停顿是否恰当、情感表达技巧运用是否得当等。
  实践证明,以有的放矢、卓有成效的朗读评价为指南,学生就可以清晰地认识、发现自己在朗读过程中存在的优势与不足。而这,也就能够为学生进一步提升自身朗读能力指明方向以及提供参考等。
  总而言之,理解朗读内容、创新朗读形式、做好朗读评价,是立足阅读教学实践,着眼学生朗读能力培养,组织开展朗读教学活动的一些有效举措。随着小学生朗读能力的提升,他们就可以利用自身良好的朗读能力,将文本中蕴含的情景、思想等活灵活现、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据此更为显著地提升朗读效益。如此一来,学生的阅读能力、核心素养都会潜滋暗长、节节攀升。
  参考文献:
  [1]马敬丽.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策略[J].散文百家, 2019(6):12-13.
  [2]梁粉霞.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策略[J].吉林教育,2017(26):56.
其他文献
【摘要】党的百年历史,是對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的重要素材。通过党史学习,可以认识到党的光辉历史,了解广大共产党员守初心、筑梦想的情怀,并从党史学习中接受思想教育,巩固教育成果,培育时代栋梁,为丰富教育教学手段提供生动的借鉴和思考。  【关键词】党史教育;初心使命;核心价值  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
【摘要】教育改革的深化发展,学校和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都对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但当前,仍然有很多区域的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有限,难以适应教育改革发展需要。本文以课题为抓手,通过实践研究,探索出适合区域推进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策略。  【关键词】区域性;中小学;教育科研;策略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发展和教师对自身专业成长的迫切需求提升,中小学教师成为了教育科研的主力军,“科研
遂溪县港门镇是篮球之乡,有篮球协会,还有多支业余篮球队。最近几年,每年春节皆举行全镇的篮球比赛,群众学篮球、打篮球的氛围很浓。多年来篮球健将层出不穷,先后为我者培养了多位篮球运动员,著名的湛江球王广东东莞宏远队员——罗杰就是土生土长的港门人,也是港门镇中心小学的学生。  然而港门镇中心小学自建校以来,由于没有专职的体育教师,加上体育场地和器材的不足,长期不能正常开展体育课,不利于学生的身体素质,同
在一次教研会上一位专家作了题为《分析高一力学在高考中的地位》的报告,讲到:近年来所听的课中,大多数都是这样的模式——首先讲完新课内容,紧接着就是围绕高考的命题方向,讲练习题。这样的课让人觉得越来越没有物理味道了。接下来,专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物理课上多给学生做些实验,特别是拿些富有创意的实验来教学,这会更符合物理学科的特点,可能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听了专家的讲话,自己也深有同感。现在的物理
时代发展逐步走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这就要求当今的教育要与时代接轨,改进教学模式,优化课堂。微课作为新型的授课方式,是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符合互联网时代需求。它不仅有效地解决了疑难关键问题,实现了教学效益的最大化,还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深深感到微课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对学科成绩的提高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基于此,本文对微课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魅
【摘要】学科整合,寓教于乐是美术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教学要求。故事教学是实现此要求的主要方法。在实施小学美术教学的时候,笔者挖掘故事资源,利用多种教学策略让故事走进美术课堂,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实现语文、英语、美术等学科融合,提升美术教学效果。在这篇文章中,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具体阐述故事教学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实践策略。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故事教学;教学策略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
【摘要】词汇是英语语言学习的基础,以英语学习活动观为指导,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对帮助学生提升词汇学习和英语运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现状,结合词汇教学实例,从创设情境、解读语篇、拓展思维、迁移语境四个方面探索如何在高中词汇教学中落实英语学习活动观。  【关键词】英语学习活动观;高中词汇教学;情境  语言学家威尔金斯认为,没有语法,人们不能表达很多东西,而没有词汇,人们则无法表
五四青年节前后,我省各大中小学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清华大学重要讲话精神,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传承五四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不负青春韶华,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重温“五四风雷”,厚植爱国情怀。各大中小学校创新形式和载体,以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带领青少年学生重温激荡百年的“五四风雷”,引导他们弘扬五四精神,涵养家国情怀,激发担当意识。华南农
【摘要】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根本与前提。低年段的语文教学同样不容忽视“语用”训练。笔者认为,基于统编教材的小学低年段语用训练可采用以下策略:一是深究词句,促积累;二是巧用插图,悟方法;三是依托文本,练表达。通过扎实的语用训练,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用训练;落点;策略  提起低年段的语文教学,很多老师尤其是长期执教中高年段的老师会产生些误解:低年段儿童识字量
【摘要】随着时代经济的发展,信息技术时代不仅使人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发生深刻改变,学校的德育也日益信息化、虚拟化、网络化,云计算环境在学校德育中的介入正是时代发展的大趋势。国学经典文化对塑造学生正确价值观、道德观起着重要的载体作用。我们尝试在云计算环境下,确立与国学经典文化资源相吻合的学校德育主题,创建国学资源库,编印校本读物,借助信息技术建设国学文化、优化评价手段等,多形式应用好国学经典文化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