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研究

来源 :中国房地产业·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GUOQIANG6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的主要优点和技术特征,接着分析了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要点。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
  21.
  城市化的發展使得高层建筑不断的增多,在高层建筑的建设中不仅需要其具有住宅、办公以及工业性能,同时还需要具有多元化功能。在高层建筑中不同的建筑对功能的要求也不同,因此在建筑物的结构上也要体现出不同的要求。而这种结构上的差异主要通过建筑物结构转化的方式来完成,进而使建筑物出现转换层。
  1、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的主要优点和技术特征
  1.1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的优点
  高层建筑具备较大的施工难度,这主要是因为下部结构受力比较大所引发的。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高层建筑上部结构受到的力比较小,这就与常规的建筑物结构模式是不同的,也给施工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在长期的施工实践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在结构中设置转换结构构件能够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转换结构构件所在的楼层就是转换层。
  1.2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的技术特征
  上、下层结构类型的使用范围是十分广泛的,其最为明显的特点就是可以创造出比较大的内部自由空间。这一结构的使用大多是在上部为剪力墙结构和框架剪力墙结构,其结构的优点与这一结构的实际情况十分相符。上、下层柱网、轴线改变的主要特征是可以形成上、下结构不对齐的布置。这一效果是通过上部楼层剪力墙结构通过转换层轴线错开实现的,也是其优势所在。但是,在轴线出现变动的时候,转换层上、下结构形式并未随之发生变动,这是这一类型的主要特性之一。在高层建筑施工的过程当中,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的施工技术是多样化的,需要结合具体工程情况进行选择。
  2、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要点
  2.1模板与支架施工
  模板和支架施工作业属于梁式转换层施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我们必须对其引起足够的重视,其中以立杆、斜撑和扫地杆施工为重点施工内容,需要施工人员对其特征进行详细了解和掌握,并充分结合施工现场具体情况编制最为科学合理的模板支架施工方案。比如,在设置斜撑的时候,一定要对地面和斜撑杆之间的角度进行严格把控,一般应该控制在45°以内,同时还要结合模板位置进行综合考量,保证两者之间的良好契合度。除此之外,还要在斜撑杆底端挖一个大小适中的凹槽,防止受力后斜撑杆出现位移,保证其稳定性。在具体设置的时候还要结合现场实际状况,保证将支撑杆和下排架的支撑作用发挥到最佳。在设置扫地杆和立杆的时候,重点把握其扣接方式,保证杆上端和梁底部之间的稳固连接,防止打滑。扫地杆的支撑点一般多设置在梁下排架底下,底端设置在楼层钢垫板上。
  2.2钢筋捆扎和连接
  高层建筑工程施工过程往往需要大量的钢筋,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过程也需要用到多种不同规格和型号的钢筋,而且上下梁钢筋搭设结构较为复杂,对钢筋绑扎和连接施工技术要求比较高。在施工放样之前,工作人员应该严格按照施工图纸确定好钢筋的各项参数和使用规则,并做好技术交底工作,明确设计图纸相关意图和要求,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之间做好沟通和配合,确保钢筋施工质量。例如,大梁上的面筋一般要求向下弯曲,而且会用到大梁的主筋,对于主筋来说,不但要严格满足建筑工程设计标准和要求,而且还要保证其焊接、加工以及接头质量。由于主筋所承受的压力比较大,其也是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结构施工过程的重点内容,所以一定要对主筋施工工艺和质量进行严格把控。在钢筋下料的时候,工作人员还要对大梁所采用钢筋质量要求引起重点关注,确保钢筋连接的密集度,尤其是两根大梁的衔接位置,更是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主筋的密集度,以为大梁提供更好的承载力,保证其稳固性。这就要求在下料之前,施工人员应该对施工图纸内容进行仔细认真阅读,研究各项说明注释,在保证钢筋长度和下料都满足工程施工要求基础之上,尽可能降低工程施工成本。
  2.3混凝土浇筑
  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施工过程不但会用到大量的钢筋,同时也需要用到混凝土材料,我国目前多采用C45优质混凝土对梁板支撑结构进行搭建。在混凝土开始浇筑作业之前,应该合理设置输送泵,泵管需要穿过楼板结构。整个过程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明确泵送方式,目前比较常见的泵送方式包括地泵和天泵两种,具体选择哪一种需要结合施工现场各方面具体情况,在浇筑操作完成之后还要对泵车进行彻底清洗处理,防止混凝土凝固之后损坏泵送设备。二,将泵管位移量控制到最小,防止泵管尾部出现竖向摇摆,如果条件允许可以适当增加斜撑构造,提升泵管的稳定性。三,在泵送操作开始和结束之后,工作人员要按要求布置和拆卸泵送管道,在泵送过程中遇到阻力的话,需要结合混凝土力学性质和间歇性泵动对管道进行有效的疏通。根据经验总结,泵机的压力一般设置为75%左右为宜。大多数施工单位多选用垂直混凝土振捣方式,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最好将其厚度控制在500毫米以内,并采用分层浇筑模式,在下层混凝土达到初凝状态的时候对上层混凝土进行及时浇筑,保证浇筑作业的连续性和不间断性。在插入振捣棒的时候,具体插入深度一般为50毫米,在移动振捣棒的时候需要密切关注转换层截面和上部密集钢筋的构造,整个移动过程都要缓慢进行,切不可移动过猛,下表为混凝土施工操作各项需要注意的要点。
  2.4混凝土养护
  养护工作是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不但可以更好地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而且还能够为高层建筑后期使用过程的安全性提供更好的前提保障。
  结语:
  通过转换层结构对建筑物结构内力进行改变,因为内部结构内力十分复杂,计算困难,为了对上部结构水平建立进行向下传导进行保障,应当对水平刚度进行严格要求。在转换层混凝土结构浇筑的过程中,应当利用先浇筑的部分进行承载,分担承载力。
  参考文献:
  [1]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研究[J].姜建.技术与市场,2017(06)
  [2]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分析[J].刘凤侠.江西建材,2016(17)
  [3]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研究[J].杜武斌.江西建材,2016(02)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当前房屋建筑施工建设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一方面基于经济快速发展,人均收入取得较大提高,人们有能力进行高额消费,另一方面随着人口增长数量较多,人们对于房屋的需求也增加,并且对于房屋质量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要美观精致,而且也要环保绿色。而在实际的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普遍存在墙体裂缝的现象,这不仅会对建筑施工建设造成影响,降低施工速度,而且也会加大安全风险,甚至出现人事安
【摘要】近几年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水平逐步提升,城市人口数量逐渐增多,人们对城市建设的美观性和适用性要求也逐渐增多,进而近几年高层及超高层住宅项目的数量和规模都在稳步增长。高科技施工技术对建筑行业的发展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传统建筑形式与技术也不断创新和改变,我国建筑行业也逐渐朝向环保、节能、高科技方向发展。铝合金模板的产生并在高层及超高层项目中应用更是推动我国工程行业有了质的飞跃和进步。  【关键词
【摘要】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在运用绿色施工技术时,要加强对绿色施工技术的了解以及认识,从实际情况入手,选择正确的绿色施工技术来保证实际工作的有序实施,并且还要充分的了解建筑工程施工的要求以及标准,将两者进行有机的融合,搭建完整的工作模式和施工方案,从而使得建筑工程施工的效益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为我国建筑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对建筑工程施工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意义进行探讨。  【关键词】建筑
【摘要】当前社会,人们的、生活、教育和工作已经与土木工程的发展密不可分。土木工程是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非常关键和必不可少的部分,具有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关于我国目前的土木工程,尽管其数量和规模正在迅速增加,但仍存在许多缺陷。随着大量工程建设单位开始进入土木工程,一定程度上引起了一些质量和效率问题,迫切需要如何有效处理这些问题。BIM技术可以有效解决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信息错误问题,最大限度地促进相
【摘要】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动了建筑行业的崛起,但是快速发展的建筑行业在发展中因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而忽略了很多问题,建筑的质量安全问题就是其中的很重要的一点。频发的建筑质量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严重阻碍了建筑行业的发展。本文对建筑结构检测鉴定加固若干问题进行综合分析。  【关键词】建筑结构;检测鉴定;加固;方法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
【摘要】框架结构是建筑行业逐步发展之下而衍生出的新型结构形式,其直接影响到建筑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对此,围绕框架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展开探讨极具必要性,以便施工人员建设质量良好的框架结构,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水平。  【关键词】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  21.  某项目总建筑面积为60398.55m2,地上建筑面积为4
【摘要】滑带土抗剪强度参数的确定是滑坡稳定性计算和工程设计中的难点和重点,本文根据滑坡宏观变形特征确定滑坡稳定性状态,据此建立合理的反演分析模型,再反算滑带土抗剪强度参数。  【关键词】滑带土抗剪强度参数;滑坡稳定性;反演分析模型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  21.  1、引言  影响滑坡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包括滑带抗剪强度参数(C、φ值)、滑体饱水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