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桑皮纸 悠悠丝路情

来源 :旅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ngchengshim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差点被遗落的“卓越发明”
  这也许是世界上最早被全球公认的 “中国制造”。不,是最早的“中国创造” 品牌,相当于当今的美国苹果手机、法国的香水、德国的汽车、日本的电子产品。它是比以上还要更“牛”许多的世界级品牌。
  这个东西就是雄霸世界、至今仍然被世界津津乐道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还有谁能比它称雄世界时间更长呢?!
  “四大发明”一经问世,世界哗然。
  “四大发明”一经丝路传播,震惊世界。
  由此,我深深地理解了2000多年之后,中国为何重提“创新驱动”和“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改变世界的力量是什么?
  历来爱好和平的中国人从来都是用灿烂而绚丽的文化深刻地影响着世界。
  丝绸之路开启了人类最早的商贸往来和文化交流的大门。
  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四大发明最先改变了世界前进的航程。
  在四大发明提出之前,西方好多人只知道中国有火药、印刷术、指南针三大发明。后来,来华传教士、英国著名汉学家艾约瑟最先在上述三大发明中强烈要求增加造纸术这项“卓越的发明”,从此,四大发明概念正式成型,再后来,英国汉学家李约瑟对此发扬光大,他撰写的《中国古代科技史》一书首次对“中国四大发明”给予了世界性高度评价,从此四大发明成了世界人民交流思想、传播文化最重要的载体,对推动世界文化发展起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作用。
  谁也没有想到:一小片纸张的发明,一项差点被遗落的“卓越发明”,竟然使丝道烁烁生辉,竟然能支撑起一个民族在世界上的声誉和地位,这实在太令人难以置信。
  紫气催生西域纸
  早在3500年前的商朝,中国人把字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称甲骨文,用起来不方便;春秋时,出现了“竹简”和“木牍”,战国思想家惠施每次外出游学,身后都要跟着整整五辆装满竹简的大车,所以才有“学富五车”的典故;西汉贵族后来又发明了在绢帛和绵纸上写字,但价格太昂贵;公元二世纪的西汉初期我国已经有了简单粗糙的纸,后来,东汉的蔡伦经过长期的研究和试验以及改造,发明了经济适用且质量上乘的纸张。
  中国的造纸术发明后,开始强劲地向四邻和世界各个角落传播和扩张,曾经一度出现了中华文明向世界展示文化软实力的“中国风”。造纸术大约于七世纪(隋末唐初)传到朝鲜和日本,公元八世纪又传到阿拉伯地区和欧洲国家,对世界文化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实际上,就在蔡伦发明纸前后一段时期,湖北省郧阳人用树皮和麻制做成皮纸,安徽省宣州用稻草做成的宣纸,陕西省北张村人用楮树做成楮皮纸。
  几乎就在这同一时期,在遥远的西域诸国,西域人受中原发明造纸业的影响,也开始了学习和研制造纸术,最突出的当数丝绸之路南道上的于阗古国的一个沙漠小村落(今和田地区墨玉县普恰克其乡布达村),这群古于阗人大胆尝试用当地特有的桑树皮制作桑皮纸,这就是当时在西域出现的最早的本土纸——西域桑皮纸,亦即:于阗桑皮纸。这种纸张一经问世,得到了整个西域三十六国的高度认可,它几乎成了西域文化的一种特殊而有力的象征符号,也成了丝绸之路上传递中国元素的一个显著的信号。
  借助丝路南道特殊的地理优势,古于阗桑皮纸沿着古丝绸之路一路向西传播,它的影响几乎扩散到古丝绸之路的末端米兰。于阗桑皮纸,以自己高贵和独特的精神气质征服了世界,在丝绸之路上发出耀眼的光芒。完全可以说,丝绸之路有多长,于阗桑皮纸的传播就有多长。丝绸之路影响有多大,于阗桑皮纸的影响就有多大。当时,整个西亚、中亚、中东,乃至欧洲和北非,都被这种神奇的纸张吸引住了。
  这种吸引得益于与它同源的桑树。在西域人的眼里,桑树是财富和尊贵以及甜蜜的象征。因为桑树既可养蚕,蚕丝可以织出世界上最华丽的丝绸,又可以做出神奇的文字承载物——桑皮纸。因此,在丝绸之路沿途各城郭都市,尤其在当时的中东和欧洲人眼里,丝绸和桑皮纸都是丝绸之路的“尤物”。西方有学者称,中国纸张(含桑皮纸)的发明,几乎改变了整个世界的文化发展潮流,甚至直接催生了欧洲的文艺复兴。
  于阗桑皮纸应时而生
  早在4500年前的远古时期,中国就流传“嫘祖养蚕缫丝”的故事。2100年前,浙江湖州一带素有养蚕织丝绸的传统,之后传遍大江南北,从此中国养蚕织丝颇具规模且已成习俗,成为最早引领世界蚕丝纺织潮流的国家。西域由于偏远落后,一直没有蚕茧和丝织技术,当然就不会有丝绸。可在当时,丝绸是丝路上的“硬货币”,直接可用来换骆驼和马匹等物品,西域人尤其是古于阗人眼到“东国”来的丝绸温柔飘逸,如行云流水,精美绝伦,喜爱有加,他们眼看着这些丝绸流光溢彩地在丝绸之路上大显神威,引发中东和罗马无数贵族疯狂追捧。于阗人再也坐不住了,他们心中几乎生出羡慕嫉妒恨,绞尽脑汁,终于苦思冥想出来一个偷盗丝绸“核心技术”的办法。
  据唐玄奘的《大唐西域记》记载,西域原无丝绸,与中原关系极好的古于阗国(现和田市)国王十分青睐中原的丝绸,但是当时中原王朝禁止对外输出蚕丝技术。于阗国王以和亲的名义向中原王朝求取汉家公主,中原的国王答应了,聪明的于阗国王在公主临行前,交代公主说本国无丝绸,如果公主能偷带几粒蚕种到于阗,将来就不愁没漂亮的丝绸穿了。一席话说得公主口服心悦,公主觉得国君把自己狠心地远嫁那么远,恐怕一辈子都回不去了,此时不拿上蚕种,那自己将来恐怕一辈子都与丝绸衣服无缘了,一定要拿上蚕种上路。主意已定,这位美丽聪慧的汉朝公主(东汉末年刘氏王氏之女)临行前将蚕茧偷偷藏在自己的帽子里,闯过一道道关口,最后终于将蚕种带到了于阗国。第二年于阗国便广植桑树,养蚕抽丝织绸,从此于阗国的桑蚕业在西域最先发达起来。
  这段真实的历史被记录于丹丹乌里克古城(今和田地区策勒县北沙漠里)沉睡千年的《传丝公主》木版画,上世纪初,英国探险家斯坦因考察发掘丹丹乌里克古城,找到了这幅木版画,大喜过望,木版画最后被斯坦因盗窃后,现存于大英博物馆。   接着,一种以桑树为原料的造纸工艺在和田地区流传起来。桑皮纸因产自汉末,又称“汉皮纸”。桑树皮纤维韧长,且非常结实,所以桑树皮制作的纸柔韧且薄,纤维交错均匀,纹理美观,又因其轻薄软绵,拉力强,不褪色,吸水性强,纸纹扯断如棉丝,所以又称“棉纸”。桑皮纸主要以桑树皮的内茎皮和自然水为原料,桑树皮的茎皮纤维长且有牢度,山桑、条桑、白桑都可以用作这种纸的原料。桑枝内皮有粘性,纤维光滑细腻,易于加工,经剥削--浸泡--锅煮--棰捣--发酵--过滤--入模--晾晒,粗磨而成桑皮纸。桑皮纸具有防虫、防腐蚀等特点,系纯手工、纯天然绿色环保产品,深受民众青睐。
  农民在初春将桑树头打齐,令出嫩枝,待枝条长至手指粗细时砍下枝条,桑叶饲蚕,枝条剥去表皮,只用内皮,收集成捆在巴扎天驮至集市卖给纸匠,造纸匠用梧桐碱或硼灰蒸煮之后放到石盘上捣烂成浆,置入纸浆桶中备用。再将带有框架的纸模放入水池中,舀纸浆倒入纸模上,慢摇纸浆摊平,均匀后捞起,连同纸模放在阳光下晾晒,待干后揭起,揭后每若干张叠一沓,即成桑皮纸。成品桑皮纸呈淡褐色,工艺讲究的桑皮纸呈半透明状,很薄。成平纸宜书宜画。据说,苏轼《三马图赞》就是用的加蜡、砑光的桑皮纸。
  桑皮纸的春天
  昔日桑皮纸的主要用途是和田官方用来书写文字的指定用品,写字不浸不褪色,也不会被虫蚀,所以得到了官方和民间的普遍看好。
  和田地区使用桑皮纸的历史十分久远。唐朝时期,和田地区出现了大量使用纸张作为书写材料的现象。现和田地区博物馆收藏的桑皮纸中,有用桑皮纸书写唐代于阗文的文书、藏文的唐代文书以及波斯文的文书,这说明和田地区使用和制作桑皮纸的历史至少也有1000多年的历史。在西辽统治时期,和田以桑树皮为原料的纸也很有名,成为当地维吾尔族的一项重要家庭手工艺,在新疆地区颇负盛名。桑皮纸除了作普通用纸外,古时还一直用于高级装裱、制伞、糊篓、做炮引、包中药、制扇子等等。精制的桑皮纸还是维吾尔族姑娘绣花帽必用的辅料。在绣花帽时,要隔行抽去坯布的经线和纬线,绣花后用桑皮纸搓成的小纸棍插进布坯经纬空格中,这样做出来的花帽挺括有弹性,软硬适度。
  新疆使用和田桑皮纸在明清时期已经非常盛行,直至20世纪30-40年代,许多公文、契约和包装都还在用和田桑皮纸。南疆清代及民国时期形成的地方官府典籍书册,基本上为桑皮纸作为书页。
  桑皮纸还担当过印钞票的重任,1933 - 1937年和田地方政府曾发行过用和田桑皮纸印制的四种纸币,在和田地区皮山县、墨玉县、和田市、策勒县等地方建立了用桑树皮制作桑皮纸的小型民间传统手工艺作坊。
  桑皮纸最辉煌的成就还在于它承载了十一世纪最著名的大学者麻赫默德·喀什噶尔所写的巨著《突厥语大辞典》和在整个阿拉伯世界普遍流传的《福乐智慧》和《一千零一夜》三本书的书写载体和手抄本原件。因为当时印刷技术并不普遍,文化传承均靠手抄代代相传。据说,阿拉伯世界民间普遍流传的《古兰经》大多也是靠手抄在桑皮纸上才得以传播开来的。至今,在和田地区博物馆里,仍保存着几册在桑皮纸上书写的清代维吾尔文典籍:《维吾尔医药大全》、《诺毕提诗选》,还有一部维吾尔民间史诗的残卷。
  当时,无论在中亚、中东甚至欧洲,桑皮纸的影响力和使用率几乎无人能比,堪称第一。
  衰败的贵族遗孀——于阗桑皮纸
  随着丝绸之路的萧条和冷落,随之取代的高速发达的现代交通线的迅猛发展和大工业时代毫不客气的迅速到来,各种材质可以做出的纸张比桑皮纸更精美,而且价格便宜。最要命的是,桑皮纸的制造本身就意味着对生态林木的极大破坏,前景灰暗,生存惨淡。另外,单靠手工作坊制作的桑皮纸在市场经济大背景下根本没有多少竞争力,昔日光彩照人的桑皮纸从此变得黯然失色,也早已没有多少市场了。
  但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位丝绸之路上的曾经的“王妃”并没有就地消失,她只是失去了“丝绸之路”这位伟岸强壮和声名赫然的丈夫,没有了呵护和庇护,她不得不从宏大和尊贵的舞台上悄然下来,但她在市井小巷依然顽强且快活地生存和生活着,仍然受到了民间百姓们的喜欢和尊敬。
  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衰败的贵族气质犹存。这位丝绸之路昔日的宠儿,现如今家道败落,这不是她的错,这是时代巨变的原因。毕竟,她曾风光过,她以自己独有的精神气质影响过亚欧非三个大陆,生生不灭,历经千难万苦,至今仍旧活在别人的羡慕里、嫉妒里、偏爱里、呵护里,她是真正 的“失败的英雄“,她能上能下,能起能落,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颇有“王者风范”,兼有“佛德度量”、“海的容量”、“山的力量”。
  在一切向钱看的浮躁年代,许多丝绸之路上的精华东西自动或被动消失了,许多技艺人们不愿意传承了,绝大多数人都在选择现代时尚和经济实惠的“快餐”,而把这些类似桑皮纸一样的土玩意束之高阁或者完全丢弃。在这种大背景下,于阗桑皮纸能淡定且坚守,无疑叫人吃惊并肃然起敬,这也许正是她特有的“贵族气质”的精神表现吧!
  基于此,有人称于阗桑皮纸是“丝绸之路上最后的‘贵族遗孀’”。
  死而复活“桑皮纸”
  历史进入21世纪之后,与其说于阗桑皮纸是丝路最后的“贵族遗孀”,倒不如说是新时代的“新贵”。
  2006年5月20日,经新疆申报,桑皮纸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这为桑皮纸制作技艺这一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传承和振兴带来了历史新机遇。
  为了保护古老的传统文化,现在,新疆和田地区在当年于阗桑皮纸的源生地墨玉县普恰克其乡布达村,政府已经投资建立了桑皮纸一条街,家家户户都学做桑皮纸,政府还专门划拨了用于制作桑皮纸的100亩桑树林基地,解决了桑皮纸原料来源的燃眉之急。
  历代制作桑皮纸的匠人都在普恰克其乡布达村附近居住,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普恰克其乡布达村的托乎提·巴克,老人被授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曾经去过美国、北京等地表演过古代于阗桑皮纸的制作流程,深受国内外观众青睐。他的邻居阿布力米提·阿布都卡迪尔也是世代制作桑皮纸的高手,现在已经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随着桑皮纸一条街的振兴,随着这一民间绝活受到世人关注,纯手工制作桑皮纸传统技艺不断被抢救和提升,古老的桑皮纸活起来了。86岁的托乎提·巴克已经渐渐地老了,现在干活有些吃力了,但他对制作桑皮纸兴趣还是不减当年。好在他的儿孙、邻居以及村民们在他的带动下都开始慢慢学着做桑皮纸了,这叫他很欣慰。老人去年就在家里专门布置了陈列室,里面展出了他在外面活动的照片以及桑皮纸书画作品,有来自北京的书法家给他在桑皮纸上题词“活着的历史”、“工艺精湛”等。隔壁的阿布力米提·阿布都卡迪尔的桑皮纸展览室里,有他自己制作的三米长的巨幅桑皮纸,还有桑皮纸笔记本、鞋垫等精品。
  为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当中,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带动下,普恰克其乡布达村制作桑皮纸的人家也已增加到了50多户,左邻右舍和更多的人越来越喜欢继承这项古老的工艺。
  据说,故宫大修工程特选桑皮纸作传统古画修复材料之后,这一民间绝艺重为世人关注。
  2010年6月19日,乌鲁木齐市美术馆举办了主题为“桑穰问影”的展览,160幅摄影作品所用的纸张全是桑皮纸,带给人们巨大的震撼。当年年底,这个展览受邀到韩国举办,再次受到韩国观众的追捧。
  2011年年底,“中国画·桑皮纸”国画展在新疆图书馆展厅展出,100多位国画家第一次在桑皮纸上作出中国画,让所有参观者大饱眼福,产生了轰动。
  2012年3月5日,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主办,文化部社会文化司、国家图书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厅承办,中国文化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馆协办的“蓝靛金箔——中国画·桑皮纸绘画作品展”在北京国家图书馆古籍馆举行,共展出100余幅桑皮纸国画佳作。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参观了在北京举办的“蓝靛金箔——中国画·桑皮纸绘画作品展”后说,在桑皮纸上作画,将新疆优秀的传统文化与时代发展有机结合,使千年薪火相传的古老技艺重焕光彩,这充分体现了当今新疆开放、创新、交流、融合的现代文化引领精神内涵。新疆要坚持走保护与传承相融合的成功之路,为新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新疆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做出贡献。
  如今,每年和田玉石文化旅游节已经把探寻古老的于阗桑皮纸设计成一条精品民俗旅游线路,其完美的制作工艺令中外游客流连忘返,游客走时总要带上一些桑皮纸,留作对丝路的念想,留作对西域文明和文化的尊敬。因为,于阗桑皮纸是世界纸业的“活化石”,是丝路文明的见证,是东方魅力的再现,是中国力量的浓缩,是中华文化的标志。
其他文献
她的一生,定格在芳华绽放的30岁。  她北师大硕士毕业,放弃在大城市的工作机会,回到家乡革命老区百色;她选择到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把双脚扎进泥土,为群众脱贫攻坚殚精竭虑;她忍痛告别重病卧床的父亲,深夜冒雨奔向受灾群众,面对危险坚定前行,不幸遭遇突如其来的山洪,年轻的生命永远定格在扶贫路上……  她就是广西百色市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第一书记——黄文秀。  璀璨的青春岁月,如流星般划过,闪亮夜空。壮乡内
城里天天都是集市,也就没有逢集不逢集之分。在山东农村,这种集或会都有固定的日期,一般十天两个,按农历来计算,或逢五逢十,或逢三逢八,也有逢四逢六。过去交通闭塞物质贫乏,只有通过集市进行商品交换,现在的集市较以往有了很大的不同,不仅仅是买卖商品的市场,同时也是一种文化,一种人与人之间进行交流的地方。用农民的话来讲,去赶集,实际也是图个热闹。  来到沂水县高桥镇大集时正逢腊月二十三,马上就要过年了,一
初次的采访经过近2个月的约来约去最终约在了德国的柏林,主要原因是FRANK不在飞机上就是去机场的路上,不在去飞机场的路上就在手机会议状态中,如此终于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德国被我逮住,新年第3天的清晨,我们落坐于柏林某个设计前卫,有着五光十色的彩色玻璃窗户玻璃的桌子前,冒着热气的英式柠檬红茶刚刚端上,FRANK一身运动装,慢跑鞋。身在异乡还熬着时差也不忘每天清晨必须的晨练,这该是怎样严于律己有着精致讲究
韵香礼盒  古老的北京,历史积淀丰厚,人文景致独特,处处散发着浓郁甘甜的陈香。千年的国茶,汲天地之养分,日月之精华,清悠不躁动,静心而明智。  茶桶上的元素是请漫画家李滨生老先生篆画,是以每晚演出的传统形式为素材,是老舍茶馆特有的元素。  单位:盒  材质:茶叶  价格:228元  出品商:北京大碗茶茶叶有限公司  造型茶礼盒/脸谱造型茶  造型茶是一款纯手工茶,是选用168根细嫩的茶芽,再配置不
近期,捷豹路虎最新研发了主动降噪技术,该技术能够有效降低道路和轮胎噪音,提供静谧舒适的座舱空间。目前,该技术已经应用于全新路虎揽胜星脉与新款捷豹F-PACE两款车型,打造更宁静的驰骋之旅。  全新主动降噪系统能够将无效噪音的峰值降低10 dB,整体噪音水平降低3-4dB,其效果相当于将汽车音响系统降低四格。同时,主动降噪系统能够阻止高达300Hz的低频噪声,成效显著,可以有效防止驾驶者在长途旅行中
与4年前相比,我们对心理健康更关注了。这说明什么?  开年不久,已有不少新闻事件与人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发生交集。  1月7日,34岁的女企业家罗力力疑因产后抑郁,连同自己5个月大的亲生女儿在香港坠楼死亡;1月9日,一名拼多多员工在长沙家中跳楼身亡,公司随后宣布在内网OA系统开通心理及特殊紧急事项咨询通道,安排专人为员工提供咨询服务。  以往,人们提到“健康”更多是指生理和身体层面;然而,根据世界卫生
【法源寺在新世纪怎么热起来的?】  2000年,风闻台湾李敖的长篇小说《北京法源寺》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街头巷尾的书肆便争相摆出该书重印的版本。许多人是通过这本书才知道北京有个法源寺的。当时,法源寺每天的游客剧增,而且几乎人手一册《北京法源寺》,按图索骥,一路打听而来。我想,卖门票的管理员感触最深:法源寺的命运,怎么一夜之间就改变了?在此仅以本人为例,虽然长期寓居京城,却一直不知晓法源寺在地图上的
三浦展曾经供职于日本商业地产企业PARCO,在这家公司的市场研究杂志编辑部担任主编。后来他成为三菱综合研究所的主任研究员。1999年他辞职并创立市场研究公司Culture Studies。严格来说,三浦展不是学者,而是一名关注家族、年轻人、消费、都市领域的研究者和评论家。  三浦展成长于日本新潟县,但到东京上大学后,他就再也没有离开。他一直关注这座城市的变化,2002年曾出版《给大人的东京散步指南
如果有人告诉你,直苴(当地发“左”音)就是楚雄彝族自治州永仁县的一个村寨,并且这个村寨在1300多年前就有了自己的“情人节”——直苴彝族“赛装节”,你一定会觉得十分诧异!确实,一个生活在遥远、偏僻的大山背后的彝族支系,一直名不见经传,突然有一天,它那不为人知晓的独特风俗却一下子显山露水,就像一个“秘藏”已久的新娘子突然掀起她的红盖头,向世人展示出她绝色的美,和她面对面黏在一起的人,不大吃一惊才怪!
引言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70岁的老先生,携一幅祖传名画参加电视台组织的鉴定活动。他对主持人说,父亲告诉他,这幅画可能价值数百万元,所以他总是战战兢兢地收藏着。由于自己不懂艺术,这次便拿来请专家们鉴定。专家鉴定结果很快就出来了,这是赝品。主持人问老先生:“这个结果,一定让您很失落吧?”老先生憨厚地笑了,说:“这样也好啊,至少以后不用再担心有人来偷这幅画,还可以放心地把它挂在客厅里了。”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