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创先争优活动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延续、拓展和深化。对高校教师党员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有效发挥作用的重要意义和途径进行探讨,激励高校教师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不断加强党建工作。
关键词:创先争优;教师党员;作用
作者简介:吴国友(1963-),男,侗族,广西龙胜人,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党委书记。(广西 南宁 53002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广西高校党建立项研究A类课题(项目编号:11DJA25)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0-0203-02
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一项重要任务,即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创先争优活动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延续、拓展和深化,是一项常抓不懈的经常性党建活动。高校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阵地。教师党员作为高校知识层次较高、学习自觉性较强、思想政治素质过硬的特殊群体,在开展党员教育方面具有较为突出的优势。因此,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高校要充分发挥教师党员的带头表率作用,不断促进学校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一、充分发挥高校教师党员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有效作用的重要意义
列宁同志说:“我们的任务是要保护我们党的坚定性、彻底性和纯洁性。我们应当努力把党员的称号和作用提高,提高,再提高。”因而,所有党员,包括高校教师党员在内都应该在创先争优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本职岗位上创先争优。
1.发挥高校教师党员的有效作用是新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胡锦涛同志强调:“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必须体现到在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上,体现到带领群众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而开拓进取的实际行动中。”教师党员作为高校教学科研队伍的主体,就要在教育教学岗位上实现“创先争优”,勇于担负起传道解惑、培养人才的重要责任,努力使自己成为学校师德建设的先锋和模范,并从始至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同时,在当前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改革开放的深度日益深化、多元社会文化的渗透和高校改革等一系列新形势和新挑战,高校教师党员如何在工作和生活中争当表率,引导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健康发展,这不仅是对高校教师党员的严峻考验,也是新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
2.发挥高校教师党员的有效作用是体现党的先进性和优秀性的必然要求
党的先进与优秀最终要靠每一位党员的先进性来体现。教师党员作为高校教师队伍中的重要群体,在高校教师队伍中处于领头雁的地位,引领着学校师德建设的方向。高校师生特别是青年学生往往是从教师党员的言行举止中感悟党的理念、感观党的工作、感受党的关怀。因此,高校教师党员能否在创先争优中发挥示范作用关系到高等教育质量和教师的形象,关系到党在大学生中的影响力和威信,关系到能否将党的事业不断传承并发扬光大。
3.发挥高校教师党员的有效作用是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
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离不开全体教师的引导和参与。高校要用教师党员的先进性引领学校的主流文化,扫除和转化各种消积文化,剔除各种低级庸俗文化,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批判地借鉴、吸引国内外各种教育思潮,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充分发挥教师党员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有效作用,提升教师党员主动探索和实践的意识,率先示范,带动非党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努力为党的教育事业、为创建和谐校园起到良性循环作用。
因此,开展好创先争优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在工作岗位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而且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党员干部的工作热忱,是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载体,是提高党员教师思想道德素养、推动高校科学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保证。
二、立足本职岗位,发挥高校教师党员有效作用的途径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高校教师党员要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为目标,充分发挥党员的示范作用,争当创先争优活动的先锋和模范。高校教师党员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有效发挥作用包括以下几点: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教师的思想素质、思想作风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的成败优劣。因此,高校教师党员要不断强化党员意识,加强组织性和纪律性,牢记党的宗旨和理念,积极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在工作实践中起到带头表率作用。高校教师党员必须继续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提升政治思想水平;要经常对照党的要求,对照人民群众的期望深刻地剖析自己,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发扬优点,改正不足,使自己的党性修养更加高尚、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同时,学校还要针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进行深入地指导和教育,大力发扬教师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在教学岗位上能够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不断创造新的佳绩;再者,要强化教师的服务意识和理念,广大教师党员要立足学校发展,踏实做好本职工作,提升服务意识,急师生之所急,解决他们在学习和工作中的实际困难。
2.提高业务素质,创新教学理念
教师是高校开展教育教学的主体,教师的业务水平、科研能力等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高校教师党员应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在教学和科研方面争当排头兵,走在教学改革的前列。当前,高校普遍制定了较为完善的教师定期或不定期学习和交流机制,并组织各种研讨会、交流会以及学术沙龙,为广大教师提供交流和沟通的平台。这不仅促进了高校教师之间的学术交流,开阔了学术视野,也方便高校教师汲取其他学校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不断完善和充实自身。 当今社会,科技进步、知识的更新更是日新月异,仅依靠学校方面组织化制度化的安排仍然不够。所以高校教师党员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多途径地广泛搜集学术信息咨询,及时了解和掌握学术的前沿动态,全方位、多渠道地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同时,高校教师党员要积极培养探索精神,敢于提出新见解、新思想,只有在创新中才能谋求发展,在进取中才能更加完善。
高校教师党员要不断向学生传达学术的最新动态以及未来发展的方向,启发学生思考、发现和探索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掘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如在课堂上多开展讨论交流等活动,创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在交流讨论中允许不同的声音、不同的意见出现,只有在思想的激烈碰撞中才能够启发智慧;积极举办学术论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术兴趣,拓展其学术视野。这样,教师不仅传授给学生前沿的理念、知识,还能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和学生的互动启发自我的思想真正地做到“教学相长”。
3.搭建服务平台,树立学习典范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高校要建立教师党员服务承诺制度,开展党员教师示范岗活动,组织引导高校党员教师亮身份、树形象、争先进、促发展,为党员教师打造服务平台。
开展争先创优以来,我校把“亮身份、亮承诺、亮形象”作为开展争先创优活动的有力抓手和确保全员参与的有力保障,通过各种形式公开教师党员的姓名、职责及承诺等内容,主动接受全校师生的监督,激励教师党员勇于把身份亮出来,把形象树起来;积极开展争创“示范岗位”活动,先后设立“学生工作示范岗”、“教学工作示范岗”等示范岗位,对外公开,积极组织教师党员开展岗位竞赛,激发他们向先进学习、向模范看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行教师党员工作承诺制,明确规定每位教师党员都要提出工作目标和承诺,并对教师党员的承诺兑现情况进行满意度测评和公开,真心接受群众监督,虚心接受、听取群众意见,真诚欢迎群众批评。通过表扬先进、鞭策后进,激励党员教师争当创先争优活动的标尺。
4.完善工作机制,促进良性竞争
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其目的就是在工作实践中树立先进的典型,通过榜样带头示范作用,形成党内崇尚先进的良好风气。但培养和树立先进典型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在创先争优活动中不仅要表彰先进,更要为先进典型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提供系统化的机制保障:一是构建学习机制。如我校积极采取集中学习、个人自学、定期培训、专题研讨等形式和方法,不断提升教师党员的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二是完善考评机制,明确考评指标,制订考评原则,依据考核内容,坚持标准,严格要求;三是建立宣传机制,注重加强舆论宣传的作用。充分运用广播、校报校刊、网络等媒体进行广泛宣传,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才能使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个人最大程度地带动周围的党员和群众在工作中积极进取,主动向先进靠拢;四是完善培养机制,要坚持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树立典型,并加强对优秀典型的后续培养,使之发挥模范示范效应,充分激发教师党员的荣誉感和进取心,极大地调动其在争先创优活动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只有这样才能形成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良好氛围,发挥高校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打造一个在团队内可以形成良性竞争又可以互相帮助的学习型团队。
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深化和拓展。因此,高校在开展创优争先活动中要充分激发教师党员的生机活力,发挥教师党员的有效作用,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推动学校科学健康发展,更好地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列宁全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272.
[3]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J].党建,2010,(5).
[4]吴平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 推动高校教师党员在学校发展中发挥主体作用[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9).
[5]张贵达.着力探索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创先争优的新途径[J].学习月刊,2010,(6).
[6]覃海逢.浅谈高校创先争优活动中发挥教师党员的主体作用[J].广西政法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11,(4).
(责任编辑:王祝萍)
关键词:创先争优;教师党员;作用
作者简介:吴国友(1963-),男,侗族,广西龙胜人,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党委书记。(广西 南宁 53002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广西高校党建立项研究A类课题(项目编号:11DJA25)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0-0203-02
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一项重要任务,即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创先争优活动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延续、拓展和深化,是一项常抓不懈的经常性党建活动。高校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阵地。教师党员作为高校知识层次较高、学习自觉性较强、思想政治素质过硬的特殊群体,在开展党员教育方面具有较为突出的优势。因此,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高校要充分发挥教师党员的带头表率作用,不断促进学校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一、充分发挥高校教师党员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有效作用的重要意义
列宁同志说:“我们的任务是要保护我们党的坚定性、彻底性和纯洁性。我们应当努力把党员的称号和作用提高,提高,再提高。”因而,所有党员,包括高校教师党员在内都应该在创先争优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本职岗位上创先争优。
1.发挥高校教师党员的有效作用是新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胡锦涛同志强调:“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必须体现到在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上,体现到带领群众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而开拓进取的实际行动中。”教师党员作为高校教学科研队伍的主体,就要在教育教学岗位上实现“创先争优”,勇于担负起传道解惑、培养人才的重要责任,努力使自己成为学校师德建设的先锋和模范,并从始至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同时,在当前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改革开放的深度日益深化、多元社会文化的渗透和高校改革等一系列新形势和新挑战,高校教师党员如何在工作和生活中争当表率,引导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健康发展,这不仅是对高校教师党员的严峻考验,也是新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
2.发挥高校教师党员的有效作用是体现党的先进性和优秀性的必然要求
党的先进与优秀最终要靠每一位党员的先进性来体现。教师党员作为高校教师队伍中的重要群体,在高校教师队伍中处于领头雁的地位,引领着学校师德建设的方向。高校师生特别是青年学生往往是从教师党员的言行举止中感悟党的理念、感观党的工作、感受党的关怀。因此,高校教师党员能否在创先争优中发挥示范作用关系到高等教育质量和教师的形象,关系到党在大学生中的影响力和威信,关系到能否将党的事业不断传承并发扬光大。
3.发挥高校教师党员的有效作用是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
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离不开全体教师的引导和参与。高校要用教师党员的先进性引领学校的主流文化,扫除和转化各种消积文化,剔除各种低级庸俗文化,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批判地借鉴、吸引国内外各种教育思潮,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充分发挥教师党员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有效作用,提升教师党员主动探索和实践的意识,率先示范,带动非党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努力为党的教育事业、为创建和谐校园起到良性循环作用。
因此,开展好创先争优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在工作岗位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而且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党员干部的工作热忱,是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载体,是提高党员教师思想道德素养、推动高校科学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保证。
二、立足本职岗位,发挥高校教师党员有效作用的途径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高校教师党员要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为目标,充分发挥党员的示范作用,争当创先争优活动的先锋和模范。高校教师党员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有效发挥作用包括以下几点: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教师的思想素质、思想作风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的成败优劣。因此,高校教师党员要不断强化党员意识,加强组织性和纪律性,牢记党的宗旨和理念,积极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在工作实践中起到带头表率作用。高校教师党员必须继续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提升政治思想水平;要经常对照党的要求,对照人民群众的期望深刻地剖析自己,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发扬优点,改正不足,使自己的党性修养更加高尚、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同时,学校还要针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进行深入地指导和教育,大力发扬教师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在教学岗位上能够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不断创造新的佳绩;再者,要强化教师的服务意识和理念,广大教师党员要立足学校发展,踏实做好本职工作,提升服务意识,急师生之所急,解决他们在学习和工作中的实际困难。
2.提高业务素质,创新教学理念
教师是高校开展教育教学的主体,教师的业务水平、科研能力等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高校教师党员应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在教学和科研方面争当排头兵,走在教学改革的前列。当前,高校普遍制定了较为完善的教师定期或不定期学习和交流机制,并组织各种研讨会、交流会以及学术沙龙,为广大教师提供交流和沟通的平台。这不仅促进了高校教师之间的学术交流,开阔了学术视野,也方便高校教师汲取其他学校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不断完善和充实自身。 当今社会,科技进步、知识的更新更是日新月异,仅依靠学校方面组织化制度化的安排仍然不够。所以高校教师党员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多途径地广泛搜集学术信息咨询,及时了解和掌握学术的前沿动态,全方位、多渠道地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同时,高校教师党员要积极培养探索精神,敢于提出新见解、新思想,只有在创新中才能谋求发展,在进取中才能更加完善。
高校教师党员要不断向学生传达学术的最新动态以及未来发展的方向,启发学生思考、发现和探索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掘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如在课堂上多开展讨论交流等活动,创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在交流讨论中允许不同的声音、不同的意见出现,只有在思想的激烈碰撞中才能够启发智慧;积极举办学术论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术兴趣,拓展其学术视野。这样,教师不仅传授给学生前沿的理念、知识,还能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和学生的互动启发自我的思想真正地做到“教学相长”。
3.搭建服务平台,树立学习典范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高校要建立教师党员服务承诺制度,开展党员教师示范岗活动,组织引导高校党员教师亮身份、树形象、争先进、促发展,为党员教师打造服务平台。
开展争先创优以来,我校把“亮身份、亮承诺、亮形象”作为开展争先创优活动的有力抓手和确保全员参与的有力保障,通过各种形式公开教师党员的姓名、职责及承诺等内容,主动接受全校师生的监督,激励教师党员勇于把身份亮出来,把形象树起来;积极开展争创“示范岗位”活动,先后设立“学生工作示范岗”、“教学工作示范岗”等示范岗位,对外公开,积极组织教师党员开展岗位竞赛,激发他们向先进学习、向模范看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行教师党员工作承诺制,明确规定每位教师党员都要提出工作目标和承诺,并对教师党员的承诺兑现情况进行满意度测评和公开,真心接受群众监督,虚心接受、听取群众意见,真诚欢迎群众批评。通过表扬先进、鞭策后进,激励党员教师争当创先争优活动的标尺。
4.完善工作机制,促进良性竞争
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其目的就是在工作实践中树立先进的典型,通过榜样带头示范作用,形成党内崇尚先进的良好风气。但培养和树立先进典型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在创先争优活动中不仅要表彰先进,更要为先进典型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提供系统化的机制保障:一是构建学习机制。如我校积极采取集中学习、个人自学、定期培训、专题研讨等形式和方法,不断提升教师党员的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二是完善考评机制,明确考评指标,制订考评原则,依据考核内容,坚持标准,严格要求;三是建立宣传机制,注重加强舆论宣传的作用。充分运用广播、校报校刊、网络等媒体进行广泛宣传,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才能使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个人最大程度地带动周围的党员和群众在工作中积极进取,主动向先进靠拢;四是完善培养机制,要坚持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树立典型,并加强对优秀典型的后续培养,使之发挥模范示范效应,充分激发教师党员的荣誉感和进取心,极大地调动其在争先创优活动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只有这样才能形成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良好氛围,发挥高校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打造一个在团队内可以形成良性竞争又可以互相帮助的学习型团队。
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深化和拓展。因此,高校在开展创优争先活动中要充分激发教师党员的生机活力,发挥教师党员的有效作用,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推动学校科学健康发展,更好地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列宁全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272.
[3]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J].党建,2010,(5).
[4]吴平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 推动高校教师党员在学校发展中发挥主体作用[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9).
[5]张贵达.着力探索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创先争优的新途径[J].学习月刊,2010,(6).
[6]覃海逢.浅谈高校创先争优活动中发挥教师党员的主体作用[J].广西政法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11,(4).
(责任编辑:王祝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