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畜产品质量安全关于到民生安全,是社会发展新时期的重要问题。近年多个地区畜产品养殖中各类违禁药物随意添加,各类安全事件促使社会公众与相关部门对畜产品质量安全重视度不断提高。当前畜产品质量安全与检测技术应用至关重要,技术人员要结合自身工作现状,对畜产品养殖、屠宰、检测中各类质量安全问题拟定针对性检测与控制对策。
关键词: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
中图分类号:F326.5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19.16.031
0 引言
在检测技术全面发展背景下,对畜产品质量安全重视度在不断提升,对各类有毒物质设定的检测标准在不断提升,限量要求相对较低。在检测技术应用中,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等高端仪器应用较多,对检测技术人员自身专业能力要求较高,要求检测人员要能掌握仪器基本应用原理,对各类仪器操作应用软件灵活应用。在畜产品质量安全与检测中小误差将会导致较大偏差,所以要对检测活动质量进行控制,提升监测数据精确性。
1 存在的问题
部分养殖区受到养殖效益驱使,存有严重私屠滥宰、病死动物产品加工销售问题。部分养殖人员将病死动物贩卖给商贩,导致病死动物流入市场。农业部设定了规定兽药休药期,但是部分养殖人员仅注重经济效益提升,在畜禽出栏前仍旧大量应用兽药,导致畜产品中多数药物残留问题突出。大多数饲料中含有药物性饲料添加剂,长期应用残留较突出。在部分基层农贸市场发展中,由于市场中人员基本流动性较大,加上市场并不是封闭式管理,市场监督监管难以落实到位,在监管中存有较大盲区[1]。
2 控制措施
2.1明确监管部门管控职能,完善法律法规
依照当前畜产品质量安全中存在的各项问题,管理部门要分析监管部门间的对应关系,对各个部门间的管理范围进行精确化划分,确定各个部门具体职能,对相关职能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掌握畜产品安全检测多项知识,控制管理中存有的问题。其次,要约束管理人员自身行为,注重职业道德建设。各个部门间要注重实施信息共享,相互协作,提升监管成效。完善食品相关法律法规建设,规范食品市场,扩大市场管理执法力度,对各类违法行为全面控制。还要发挥媒体舆情监督力度,对社会中各类违法问题进行控制,提升企业生产重视度。
2.2提升检测人员专业能力,增加资金投入
部分区域检测人员自身专业能力建设不完善,致使畜产品检测活动整体质量与综合效率难以提升,不能保障畜产品检测活动规范化开展。所以当前要注重提升检测部门食品监管水平,拟定专业化培训与继续教育活动,强化检测技术人员专业素质,提高畜产品安全检测整体质量。国家管理部门要注重保障畜产品检测工作能稳定开展,补充部门发展经费。建立完善产品检测管理制度,对各个部门管理规范进行调控。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对食品监管现状深入分析,基于网络平台发布多项信息,提升综合管理成效[2]。
2.3强化畜产品信息追溯体系建设,提升产品质量
在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中,要设定畜产品信息可追溯制度,对养殖管理档案进行规范化填写,能全面反映养殖企业基本生产信息。对监管措施进行创新优化,基于卫生监管信息平台对养殖场、屠宰场进行动态化监管。设定畜产品防疫监管、信息监管、跨领域监督、检疫管理、无害化处理等。对管理辖区中养殖人员免疫检疫、动物引入、无害化处理进行全面监督管理。指导养殖企业能设定多个养殖示范区域,实施无抗养殖模式。或是建立实施合作社管理养殖模式,各个部门间协调配合,实现资源全面共享,提升畜产品质量安全。
3 检测技术应用
3.1放射免疫测定技术
放射免疫测定技术即是通过放射同位素作为基本标记物,将抗原抗体反应与同位素分析靈敏度有效结合后产生标记技术。此类方法具有较高灵活性,获取结果精确度较高,在多数畜产品安全检测中都能有效应用,适用性较广,检测技术较快,容易操作。此项技术在畜产品安全检测中,在人工合成激素、氯霉素检测中有效应用,但是应用中投入专业化仪器设备消耗资金量较高,其次此项测定技术在应用中会产生不同程度放射性污染问题,在目前基层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应用相对较少。
3.2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应用就是将高特异性免疫与发光测定技术进行搭配应用,能对各类抗原、半抗原、激素、维生素、药物等进行监测分析。此项技术属于新型免疫测定技术,其整体应用灵敏度较高,特异性突出,试剂价格相对低廉,且稳定性与持久时间较长,检测覆盖范围较广,多项操作较为便捷,自动化质量较高。在畜产品中各类兽药成分残留、微生物含量能有效测定[3]。但是其在安全检测中,属于全新的测定技术,在基层推广中应用受限。但是此项技术应用优势较多,随着我国各项技术全面发展,基层畜产品安全检测中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应用可行性将不断升高。
3.3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技术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技术应用就是通过液体为基本流动相,采取高压输液系统,将不同极性单一化溶剂以及各类比例混合型溶剂、缓冲液装有固定相色谱柱中,在柱中不同成分被有效分隔,通过检测器进行应用检测,对试样进行分析。其应用优点就是具有较强选择性、专属性、检测精确性较高。主要是对环丙沙星、磺胺类药物、沙拉沙星、恩诺沙星等兽药进行检测。此类方法样品处理时间较长,检测过程复杂程度较高,要求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操作。
3.4应用有证标准物质,开展空白试验
有证标准物质认定值是相对真值,其量值传递对测评结果精确性能提供有效参考。相关检测人员通过对其进行深入分析能对质量进行判断,掌握系统存有的多数误差,拟定改进措施能提升样品评定结果精确性。通过质量监管人员依照原先设定的对比样向检测人员传递检测活动要求,与样品检测活动同步实施,将检测结果进行总结上报。在空白试验开展中,就是不添加任何样品前,各项处理步骤相同前提下,基于空白试验测定值以及具体分散程度对检测技术人员检测能力、应用仪器、化学试剂等进行分析。要想提升操作环境稳定性,要确保实验空白值基本波动能趋向于较小范围内。其中空比试验就是为了能对系统中的误差进行控制,提升检测成效。在空白试验中获取的各项数值在试验中能趋于相对稳定状态,那么试验中各项误差发生几率将会不断降低。正常情况下,检测人员要对相同样品采取2次平行双样测定,获取的平均数值就是最终检测结果。
4 结束语
针对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当前要拟定质量安全检测技术,提升检测结果稳定性与精确性,从根本上维护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安全检测人员要从问题源头进行监管,通过高要求提升产品质量安全性,强化每次检测检验成果,输出更多高质量、合格的畜产品,保护广大群众人身安全与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车莉莉.畜产品质量安全与检测技术[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18(11):168-169.
[2]左晓磊,丁亚平,曹楠,等.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质量控制措施[J].今日畜牧兽医,2019,35(3):1-2.
[3]牛洁.畜产品检验检测工作要点[J].畜禽业,2019,30(2):39.
作者简介:杨进华(1975-),女,四川剑阁人,本科,畜牧师,主要从事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关键词: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
中图分类号:F326.5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19.16.031
0 引言
在检测技术全面发展背景下,对畜产品质量安全重视度在不断提升,对各类有毒物质设定的检测标准在不断提升,限量要求相对较低。在检测技术应用中,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等高端仪器应用较多,对检测技术人员自身专业能力要求较高,要求检测人员要能掌握仪器基本应用原理,对各类仪器操作应用软件灵活应用。在畜产品质量安全与检测中小误差将会导致较大偏差,所以要对检测活动质量进行控制,提升监测数据精确性。
1 存在的问题
部分养殖区受到养殖效益驱使,存有严重私屠滥宰、病死动物产品加工销售问题。部分养殖人员将病死动物贩卖给商贩,导致病死动物流入市场。农业部设定了规定兽药休药期,但是部分养殖人员仅注重经济效益提升,在畜禽出栏前仍旧大量应用兽药,导致畜产品中多数药物残留问题突出。大多数饲料中含有药物性饲料添加剂,长期应用残留较突出。在部分基层农贸市场发展中,由于市场中人员基本流动性较大,加上市场并不是封闭式管理,市场监督监管难以落实到位,在监管中存有较大盲区[1]。
2 控制措施
2.1明确监管部门管控职能,完善法律法规
依照当前畜产品质量安全中存在的各项问题,管理部门要分析监管部门间的对应关系,对各个部门间的管理范围进行精确化划分,确定各个部门具体职能,对相关职能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掌握畜产品安全检测多项知识,控制管理中存有的问题。其次,要约束管理人员自身行为,注重职业道德建设。各个部门间要注重实施信息共享,相互协作,提升监管成效。完善食品相关法律法规建设,规范食品市场,扩大市场管理执法力度,对各类违法行为全面控制。还要发挥媒体舆情监督力度,对社会中各类违法问题进行控制,提升企业生产重视度。
2.2提升检测人员专业能力,增加资金投入
部分区域检测人员自身专业能力建设不完善,致使畜产品检测活动整体质量与综合效率难以提升,不能保障畜产品检测活动规范化开展。所以当前要注重提升检测部门食品监管水平,拟定专业化培训与继续教育活动,强化检测技术人员专业素质,提高畜产品安全检测整体质量。国家管理部门要注重保障畜产品检测工作能稳定开展,补充部门发展经费。建立完善产品检测管理制度,对各个部门管理规范进行调控。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对食品监管现状深入分析,基于网络平台发布多项信息,提升综合管理成效[2]。
2.3强化畜产品信息追溯体系建设,提升产品质量
在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中,要设定畜产品信息可追溯制度,对养殖管理档案进行规范化填写,能全面反映养殖企业基本生产信息。对监管措施进行创新优化,基于卫生监管信息平台对养殖场、屠宰场进行动态化监管。设定畜产品防疫监管、信息监管、跨领域监督、检疫管理、无害化处理等。对管理辖区中养殖人员免疫检疫、动物引入、无害化处理进行全面监督管理。指导养殖企业能设定多个养殖示范区域,实施无抗养殖模式。或是建立实施合作社管理养殖模式,各个部门间协调配合,实现资源全面共享,提升畜产品质量安全。
3 检测技术应用
3.1放射免疫测定技术
放射免疫测定技术即是通过放射同位素作为基本标记物,将抗原抗体反应与同位素分析靈敏度有效结合后产生标记技术。此类方法具有较高灵活性,获取结果精确度较高,在多数畜产品安全检测中都能有效应用,适用性较广,检测技术较快,容易操作。此项技术在畜产品安全检测中,在人工合成激素、氯霉素检测中有效应用,但是应用中投入专业化仪器设备消耗资金量较高,其次此项测定技术在应用中会产生不同程度放射性污染问题,在目前基层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应用相对较少。
3.2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应用就是将高特异性免疫与发光测定技术进行搭配应用,能对各类抗原、半抗原、激素、维生素、药物等进行监测分析。此项技术属于新型免疫测定技术,其整体应用灵敏度较高,特异性突出,试剂价格相对低廉,且稳定性与持久时间较长,检测覆盖范围较广,多项操作较为便捷,自动化质量较高。在畜产品中各类兽药成分残留、微生物含量能有效测定[3]。但是其在安全检测中,属于全新的测定技术,在基层推广中应用受限。但是此项技术应用优势较多,随着我国各项技术全面发展,基层畜产品安全检测中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应用可行性将不断升高。
3.3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技术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技术应用就是通过液体为基本流动相,采取高压输液系统,将不同极性单一化溶剂以及各类比例混合型溶剂、缓冲液装有固定相色谱柱中,在柱中不同成分被有效分隔,通过检测器进行应用检测,对试样进行分析。其应用优点就是具有较强选择性、专属性、检测精确性较高。主要是对环丙沙星、磺胺类药物、沙拉沙星、恩诺沙星等兽药进行检测。此类方法样品处理时间较长,检测过程复杂程度较高,要求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操作。
3.4应用有证标准物质,开展空白试验
有证标准物质认定值是相对真值,其量值传递对测评结果精确性能提供有效参考。相关检测人员通过对其进行深入分析能对质量进行判断,掌握系统存有的多数误差,拟定改进措施能提升样品评定结果精确性。通过质量监管人员依照原先设定的对比样向检测人员传递检测活动要求,与样品检测活动同步实施,将检测结果进行总结上报。在空白试验开展中,就是不添加任何样品前,各项处理步骤相同前提下,基于空白试验测定值以及具体分散程度对检测技术人员检测能力、应用仪器、化学试剂等进行分析。要想提升操作环境稳定性,要确保实验空白值基本波动能趋向于较小范围内。其中空比试验就是为了能对系统中的误差进行控制,提升检测成效。在空白试验中获取的各项数值在试验中能趋于相对稳定状态,那么试验中各项误差发生几率将会不断降低。正常情况下,检测人员要对相同样品采取2次平行双样测定,获取的平均数值就是最终检测结果。
4 结束语
针对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当前要拟定质量安全检测技术,提升检测结果稳定性与精确性,从根本上维护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安全检测人员要从问题源头进行监管,通过高要求提升产品质量安全性,强化每次检测检验成果,输出更多高质量、合格的畜产品,保护广大群众人身安全与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车莉莉.畜产品质量安全与检测技术[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18(11):168-169.
[2]左晓磊,丁亚平,曹楠,等.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质量控制措施[J].今日畜牧兽医,2019,35(3):1-2.
[3]牛洁.畜产品检验检测工作要点[J].畜禽业,2019,30(2):39.
作者简介:杨进华(1975-),女,四川剑阁人,本科,畜牧师,主要从事动物疫病防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