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O-PET定量显像评价默认模式神经网络:脑血流与氧代谢的比较研究

来源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i04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通过基于血氧水平依赖(BOLD)信号的自发振荡发现了默认模式神经网络(DMN)的存在。BOLD信号反映了脱氧血红蛋白的浓度,而该浓度依赖于局部脑血流(CBF)和脑氧代谢率(CMRO2)的关系。但是,这两者在rs-fMRI时无法区分。研究者尝试通过15O标记气体和水的定量PET显像分析DMN的功能相关区域,并比较CBF和CMRO2在发现DMN功能相关区域中的作用。

方法

9名正常志愿者[男5名,女4名,年龄(47.0±1.2)岁]行15O-O215O-CO气体和15O-H2O的PET显像。通过自动显影法并转换成蒙特利尔神经病学研究所(MNI)标准化脑模板获得定量CBF和CMRO2图像。根据已完成的rs-fMRI图像于标化PET图像上设置感兴趣区(ROI)。在DMN功能相关区域分析中,对脑内所有成对的区域计算其Pearson相关系数(r),同时获得CBF和CMRO2各自发现的功能相关区域的分布图。本研究定义r>0.7为显著正相关,比较CBF和CMRO2各自的功能相关区域的分布图。

结果

CBF显像时在24对局部脑区域中发现显著正相关(r>0.7),而CMRO2显像时发现22对,两者间有12对神经网络区域是重复的。CBF显像较CMRO2发现了更多的DMN功能相关区域,提示CBF显像能更灵敏地捕捉到脑的自发活动状态。

结论

使用15O标记气体和水的定量PET显像可分析DMN的功能相关脑区域。CBF和CMRO2各自的功能相关区域的分布图说明CBF显像能发现更多的脑网络区域,由此表明CBF比氧代谢在DMN功能相关区域中的作用更大。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儿童移植肾肾动脉狭窄(TRAS)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临床疑诊TRAS的儿童肾移植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和临床资料,根据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检查结果分为狭窄组(21例)和非狭窄组(61例),分析两组患者移植肾超声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差异。根据ROC曲线选择预测TRAS的最佳血流动力学参数及截断值,并计算其敏感性及特异性。经Logistic回归筛选TRAS的独立预
目的探讨孕8周前胎心率(fetal heart rate,FHR)≤120次/min胚胎的妊娠结局,并评估其预测胚胎妊娠结局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孕8周前FHR≤120次/min胚胎的胎心率、孕妇临床病史及实验室检查等相关临床资料。结果①胎龄(gestational age,GA)<8周,FHR≤120次/min死亡率为11.0%(110/998),FHR≤70次/min死亡率为100%(23/2
目的探讨分子标志物Galectin-3、c-Met、HBME-1及CK19的表达与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是否存在相关性,及其结合超声对于指导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9月在我院进行手术的甲状腺结节患者共46例(良性结节8个,恶性结节38个),术前分析颈部淋巴结的超声表现,评估是否出现淋巴结转移。对术后蜡块应用Maxvision一步法行Galectin-3、c-Met、HB
目的制备新型双叶酸靶向纳泡[(FOL)2-NBs],探讨其物理表征及与高表达叶酸受体的乳腺癌MCF-7细胞的靶向结合能力。方法合成新型叶酸靶向材料DSPE-PEG2000-AD-(FOL)2,机械振荡法制备新型双叶酸纳泡(FOL)2-NBs,检测其粒径及增强显影效果,体外寻靶实验检测其对叶酸受体(folate receptor,FR)过表达乳腺癌MCF-7细胞的靶向结合能力。结果核磁共振氢谱(1H
期刊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及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与非三阴性乳腺癌(non-TNBC)比较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120例,共120个病灶,均于术前行常规超声及SWE检查。根据免疫组化分析结果,分为TNBC组与non-TNBC组。分析比较两组病灶常规超声特征(病灶的形状、生长方位、边缘、边界、内部回声、微钙化、后方回声、内部血供等)及SWE图像特征[病灶硬度
期刊
目的确定99Tcm-联肼尼克酰胺(HYNIC)-酪氨酸3-奥曲肽(TOC) SPECT/CT显像在疑似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胰腺肿块评价及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随访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84例行99Tcm-HYNIC-TOC SPECT/CT显像的患者。所有患者分为2组,组1评价该显像对胰腺可疑肿块的诊断效能(n=140),组2术后随访是否有复发及转移(n=44)。比较注射显像剂后2 h的显像结果
目的研究用于FDG-PET和弥散加权(DW) MRI图像融合的最佳单色组合,以利于显示两者各自的病灶。方法6种线性单色红、蓝、绿、青、品红和黄色分别用于显示FDG-PET和弥散加权成像(DWI)。使用光度计测量病灶颜色的亮度和色度,计算病灶颜色的视觉差异。通过比较PET、DWI和PET-DWI融合图像各自显示的病灶阳性部分的平均显著性得分来评价病灶的视觉显著性。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Spearman
目的探讨PET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PERCIST)评价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患者放化疗疗效及预测复发和死亡的价值。方法42例患者(平均年龄63岁,范围20~79岁)在放化疗前及放化疗后约3个月(平均95 d,范围70~119 d)行脱氧葡萄糖(FDG)-PET/CT显像,其中包括10例鼻咽癌、13例口咽癌、11例下咽癌及8例喉癌。与PERCIST相关的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和总生存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