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网络欺侮

来源 :教育科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p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欺侮作为一种新出现的欺侮形式,需要人们予以认真的审视。网络欺侮与传统欺侮在定义、表现形式和成因方面都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差异。传统欺侮定义中的重复性、力量间的不均衡性等要素在网络欺侮中受到挑战。影响网络欺侮发生的成因主要有去抑制化效应、去个性化效应和成人交互作用的缺失等。与传统欺侮一样,对学生的网络欺侮行为需要从学校、家庭和个体等层面综合治理。 As a new form of bullying, cyberbullying needs people to seriously examine it. Network bullying and traditional bullying in the definition, manifestations and causes are more obvious differences. The traditional definition of bullying repeatability, imbalance between the power and other elements in cyber bullying are challenged. The main causes of network bullying are desensitization, depersonalization and lack of adult interaction. As with traditional bullying, cyberbullying against students requires comprehensive governance at school, at home and at the individual level.
其他文献
在提高质量及教育转型的背景下,课堂转型变革的要求与趋势越来越明显.本文对课堂增值行动开展的相关背景进行了分析,并对课堂增值、增值方式、增值行动的内涵进行了解读,对课
自20世纪70年代末期至今,国家出台的科技公共政策发生过三次比较大的转变:一是拨乱反正,为科学技术正名,为知识分子平反;二是把科技进步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杠杆,强调
从公众环境角度看,城市品牌经济既是可计量的产品(有形资产载体)经济,也是可识别的认同(无形资产价值)经济;从城市结构主体角度看,城市品牌经济既是一种可复制的同质经济,也是
各类灾害性事件对提高灾害救援护理培训的实际效果提出了更高要求。以中国国际救援队自测演练过程为研究范围,对情景模拟法在灾害救援护理培训中的应用以及实际救援中起到的效
生态公民身份的伦理认同本质上是公民如何意识到与自然的共生性,由此形成对生态共同体的理解、坚守、认同和回归,进而将其内化为个体观念和行为依据,养成一种内生型德性品质
目的 探讨城市初中生母亲自恋对其母性意识及教养方式的影响,为家庭教育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随机整群抽样,抽取唐山市2所中学初中生及其母亲共361对,初中生母亲完成自恋人格问
目的 探讨以4种颜色的非放射性彩色微球(粉、黄、白、紫)序贯测定同一种动物经历4种不同腹腔内压状态时的脏器血流量的可行性及准确性.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6只,通过腹腔内加
目的 探讨行为科学管理对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监测情况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600例患者,按照检查时间分为对照组305例和干预组29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由护士长组织实
人类的一般正义和人的良善情操,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本.法是社会道德的底线,其他所有的公共政策也都具有道德“指引器”的作用.立法以及所有的公共政策,是政府治理社会的主要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上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和重大战略任务,在当前全球化背景下,日益凸显其迫切性与艰巨性.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加深,给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