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采用问卷调查法,抽取南海地区二类医院(区级医院和镇属医院)700名护理人员为对象,考察护理人员应对工作压力方式与生活质量的关系。假设:护理人员以积极的方式应对压力,解决问题、求助(寻求支持)等是克服压力的有效策略,则生活质量较高;以消极的方式应对压力,退避、幻想、自责,不自我调节,精力缺乏去应对日常生活。则生活质量较低。结论表明:护理人员积极的应对方式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其中与解决问题、求助、锻炼呈中度的正相关,与加强护理知识学习、业余活动呈低度正相关,与消极的应对方式如逃避(服用药物等)、自责、幻想呈低度的负相关。
关键词 护理人员 应对压力方式 生活质量 相关性
日前,研究者们对压力有一致的共识:压力是一个过程,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主要包括:压力源、中介变量和心理生理反应三个部分。压力源是指人们日常生活中所经历的负性生活事件、创伤性体验及负性紧张事件等。中介变量主要是指在压力源与心理生理反应之间的心理调节因素,如对事件的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和认知评价等。压力事件对个体消极心理、负性情感及生活质量的影响,除了与压力本身的性质和强度有关外,主要受中介调节因素的影响。护理人员的角色在医疗健康服务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面对病人、病人家属、医生、社会各界人士和新闻媒体等,角色的特殊性和多样性决定了护士所承受的工作和社会压力。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及其应对方式对本人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日益受到重视,生活质量这一指标已被应用于不同群体的研究中,成为职业卫生研究中的一项重要课题。护理人员工作压力影响其家庭及生活质量的问题已成为现实生活的一个焦点问题。而护理人员应对工作压力方式的不同恰是能否更好化解压力、改善生活质量、保证护理效果的重要变量。笔者通过分析600名护理人员应对压力的方式与生活质量的关系,并验证应对方式在工作压力与生活质量关系之间的调节、中介作用效应,旨在提高管理者对护理人员的支持和注重引导护理人员正确的压力处理方式,把护理人员工作压力控制在能使护士产生积极作用的范围内,从而达到降低护理人员工作压力和提高其生活质量。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佛山市南海区内医院的门诊及住院部护理人员共600人为样本,有效被试489人。年龄:18-25岁183例,25-35岁151例,35-45岁84例,45-55岁71例,平均年龄(28.43±7.21)岁;职称:护士201名,护师146名,主管护师85名,副主任护师以上57名;文化程度:中专学历246名,大专学历140名,本科以上学历103名;科室:内科95名,外科88名,妇产科65名,手术室45名,急诊室86名,ICU36名,其它科室(包括门诊部)74名;职务:临床护士425名,护士长64名;婚姻状况:未婚的278名,已婚的211名。用工性质:在编人员279人,非在编人员210人。
1.2 方法
1.2.1 应对方式问卷:在对区直属医院和镇属医院的护理人员采取开放式访谈与半结构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参考谢小华等人的研究,编制了对工作压力的应对方式认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工作压力应对方式:解决问题、合理化、求助、自责、幻想、退避共六种类型。问卷属自陈式量表,共包含30个条目,分别用于测量六种应对方式。调查者根据被试所选答案来计分,得到六种应对方式的分值,分值介于0到1之间。由各应对方式的分值可知被试的应付行为倾向,即成熟的“解决问题一求助”型抑或是混合的“合理化”型、不成熟的“退避一自责”型。效度评估采用因子分析,构成各因子条目的因素负荷取值在0.35或以上,信度评估采用再测信度检验法,得到六个应付因子重测相关系数均在0.6以上。
1.2.2 生活质量问卷:世界卫生组织编制生活质量评定量表是日前医院广泛采用的生活质量状况测量指标,WHOQOL-BREF量表包括心理、生理、社会关系、环境四个领域24个条目,2个独立分析的问题条目,领域得分按正向记,即得分越高,生存质量越好。理领域包括7个条目(疼痛与不适、对医学治疗的需求、精力与疲倦、行动能力、睡眠情况、日常生活能力、工作能力等);心理领域包括6个条目(生活乐趣、生活是否有意义、注意力、自我外表形象、自我评价、消极感受等);社会领域由3个条目组成(人际关系、夫妻生活、朋友支持等1;环境领域由8个条目组成(安全感、生活环境、是否有钱满足需要、信息需求、休闲活动、居住条件、卫生保健服务、交通情况等);总体健康感觉则是指自我判断的2个独立分析的条目(自我生活质量评价、自我健康评价)。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研究应用其中的自评总分作为生活质量高低的指标,包含了广泛的护士生活质量内容,能够比较全而地反映被试者的真实感受。对应答选项按“A很满意”、“B满意”、“C一般满意”、“D不满意”、“E很不满意”进行设置,分别赋以5、4、3、2、1分值,然后数据采用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在对全部问卷质量审核的基础上,剔除无效问卷。
2 结果
2.1 护理人员应对工作压力方式的分析结果Frieze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提出一般人们对压力事件采取的认知评价策略有三种:一是对压力事件的否认,二是对压力事件重新定义,三是否定自己的能力与价值。从对个体自身的意义而言,前两种策略是积极的,后一种则是消极的。从表1、2可以看出:护理人员在面对职业压力时,以采取“解决问题”和“求助”的应对方式的频率最高,其次依序为“合理化”、“退避”、“幻想”、“自责”。可见,护理人员的应对方式以积极成熟的方式为主,消极和不成熟的方式较少。

研究作了因素分析探讨,分析结果显示,提取出了两个因素,分别命名为积极成熟应对方式fP01和消极不成熟应对方式(PA)。研究结果表明,应对方式变量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同时,方差累计贡献率达到79.781%,因素负荷均在0.50以上,具有很高的一致性,符合效度检验要求,即该样本数据是有效的,可用来进一步进行相关研究分析。如表3所示。
2.2 护理人员应对工作压力方式与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分析以被试护士生活质量的4个领域: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为因变量,以PO、PA、人事编制、年龄、工作类型、学历、婚姻为自变量进行相关性分析。

在护士应对工作压力方式与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分析的基础上,为检定应对方式对于生活质量的影响,在假定不受其它因素的影响下,分别以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为自变项,以和PO、PA、人事编制、年龄、工作类型、学历、婚姻为依变项,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将无线性相关的变量删除分析,结果汇整成表5所示。

3 护理人员应对压力方式与生活质量关系状况讨论
本次调查中护理人员的应对方式特点,由表1、2可见,本次调查中,护士的应对方式以解决问题和求助为主。六种应对方式之问的双变量相关性分析结果所示:和成熟的应对方式——“解决问题”之间,“求助”与之呈正相关,其余方式皆与之呈负相关。以人事编制为分组变量,对各种应对方式的分值作方差分析,结果所示:解决问题、合理化和求助三种应对方式分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解决问题分值的差异最为显著。
本研究的护理人员对工作压力的应对方式,主要包括两种:积极成熟应对方式(PO)和消极不成熟应对方式(PA)。传统文化常常要求中国女性隐忍、退让,因此中国的女性易倾向于使用“退避”、“自责”、“幻想”的应对方式。护理人员绝大部分为女性,退避和自责应对方式可加重情感枯竭和去人格化程度,进而影响婚姻状况和家庭生活,生活质量低。这类不成熟的“退避一自责”型的护理人员,生活质量比较低。相反,成熟的“解决问题一求助”型或是混合的“合理化”型的护理人员,生活质量相对比较高。
在研究对象中,护士随着年龄及工龄的增加,生活质量各领域得分也在增加,在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领域和总体感觉上的得分差别较为明显。应对方式积极与消极,对护士的生活质量影响是非常大的,应对方式越积极的其生活质量也就越高。研究结果还显示,人事编制和工作类型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有差异,其预测变异分别为9.7%和7.3%。人事编制也与医院护士的生活质量密切相关,人事编制越好,其在心理领域、社会领域、环境领域和总体感觉方面的得分越高。调查中发现:不同的工作性质对生活质量影响多重比较结果显示,其他科室、手术室、内科、ICU、急诊科、外科依次降低。护理人员所在的岗位经常轮班、值夜班的护士生活质量得分明显低于作息时间和饮食相对规律科室的护士生存质量得分。
4 结论
关于工作压力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已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近年来,己有学者在应对方式指导领域取得一些成果,管理者可指导护理人员使用其中的一些方法,改善工作压力所引起的负面影响。在一些医院的案例中发现,指导护理人员采用解决问题应对方式,可以有效地消除应激源;指导护士进行放松训练,以控制工作压力所致的不良心身反应;指导护士通过适当的活动转移个人对工作压力的关注,缓解各种负性情绪等,提高护理人员的生活质量。与许多研究者发现一致,组织支持、改变生活习惯等可以帮助护士缓解工作带来的心理压力,护理管理者关注、支持护理人员工作,不定期举办形式多样的业余活动,建立心理咨询等疏通压力的渠道,都对护理人员降低工作压力是很有效的方式,这些方法值得尝试与借鉴。因此,本研究的结论建议:通过管理措施减少或消除压力正向作用因素.提供护士压力释放的组织和设施;通过培训提高护士压力应对能力。促进其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 护理人员 应对压力方式 生活质量 相关性
日前,研究者们对压力有一致的共识:压力是一个过程,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主要包括:压力源、中介变量和心理生理反应三个部分。压力源是指人们日常生活中所经历的负性生活事件、创伤性体验及负性紧张事件等。中介变量主要是指在压力源与心理生理反应之间的心理调节因素,如对事件的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和认知评价等。压力事件对个体消极心理、负性情感及生活质量的影响,除了与压力本身的性质和强度有关外,主要受中介调节因素的影响。护理人员的角色在医疗健康服务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面对病人、病人家属、医生、社会各界人士和新闻媒体等,角色的特殊性和多样性决定了护士所承受的工作和社会压力。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及其应对方式对本人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日益受到重视,生活质量这一指标已被应用于不同群体的研究中,成为职业卫生研究中的一项重要课题。护理人员工作压力影响其家庭及生活质量的问题已成为现实生活的一个焦点问题。而护理人员应对工作压力方式的不同恰是能否更好化解压力、改善生活质量、保证护理效果的重要变量。笔者通过分析600名护理人员应对压力的方式与生活质量的关系,并验证应对方式在工作压力与生活质量关系之间的调节、中介作用效应,旨在提高管理者对护理人员的支持和注重引导护理人员正确的压力处理方式,把护理人员工作压力控制在能使护士产生积极作用的范围内,从而达到降低护理人员工作压力和提高其生活质量。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佛山市南海区内医院的门诊及住院部护理人员共600人为样本,有效被试489人。年龄:18-25岁183例,25-35岁151例,35-45岁84例,45-55岁71例,平均年龄(28.43±7.21)岁;职称:护士201名,护师146名,主管护师85名,副主任护师以上57名;文化程度:中专学历246名,大专学历140名,本科以上学历103名;科室:内科95名,外科88名,妇产科65名,手术室45名,急诊室86名,ICU36名,其它科室(包括门诊部)74名;职务:临床护士425名,护士长64名;婚姻状况:未婚的278名,已婚的211名。用工性质:在编人员279人,非在编人员210人。
1.2 方法
1.2.1 应对方式问卷:在对区直属医院和镇属医院的护理人员采取开放式访谈与半结构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参考谢小华等人的研究,编制了对工作压力的应对方式认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工作压力应对方式:解决问题、合理化、求助、自责、幻想、退避共六种类型。问卷属自陈式量表,共包含30个条目,分别用于测量六种应对方式。调查者根据被试所选答案来计分,得到六种应对方式的分值,分值介于0到1之间。由各应对方式的分值可知被试的应付行为倾向,即成熟的“解决问题一求助”型抑或是混合的“合理化”型、不成熟的“退避一自责”型。效度评估采用因子分析,构成各因子条目的因素负荷取值在0.35或以上,信度评估采用再测信度检验法,得到六个应付因子重测相关系数均在0.6以上。
1.2.2 生活质量问卷:世界卫生组织编制生活质量评定量表是日前医院广泛采用的生活质量状况测量指标,WHOQOL-BREF量表包括心理、生理、社会关系、环境四个领域24个条目,2个独立分析的问题条目,领域得分按正向记,即得分越高,生存质量越好。理领域包括7个条目(疼痛与不适、对医学治疗的需求、精力与疲倦、行动能力、睡眠情况、日常生活能力、工作能力等);心理领域包括6个条目(生活乐趣、生活是否有意义、注意力、自我外表形象、自我评价、消极感受等);社会领域由3个条目组成(人际关系、夫妻生活、朋友支持等1;环境领域由8个条目组成(安全感、生活环境、是否有钱满足需要、信息需求、休闲活动、居住条件、卫生保健服务、交通情况等);总体健康感觉则是指自我判断的2个独立分析的条目(自我生活质量评价、自我健康评价)。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研究应用其中的自评总分作为生活质量高低的指标,包含了广泛的护士生活质量内容,能够比较全而地反映被试者的真实感受。对应答选项按“A很满意”、“B满意”、“C一般满意”、“D不满意”、“E很不满意”进行设置,分别赋以5、4、3、2、1分值,然后数据采用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在对全部问卷质量审核的基础上,剔除无效问卷。
2 结果
2.1 护理人员应对工作压力方式的分析结果Frieze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提出一般人们对压力事件采取的认知评价策略有三种:一是对压力事件的否认,二是对压力事件重新定义,三是否定自己的能力与价值。从对个体自身的意义而言,前两种策略是积极的,后一种则是消极的。从表1、2可以看出:护理人员在面对职业压力时,以采取“解决问题”和“求助”的应对方式的频率最高,其次依序为“合理化”、“退避”、“幻想”、“自责”。可见,护理人员的应对方式以积极成熟的方式为主,消极和不成熟的方式较少。

研究作了因素分析探讨,分析结果显示,提取出了两个因素,分别命名为积极成熟应对方式fP01和消极不成熟应对方式(PA)。研究结果表明,应对方式变量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同时,方差累计贡献率达到79.781%,因素负荷均在0.50以上,具有很高的一致性,符合效度检验要求,即该样本数据是有效的,可用来进一步进行相关研究分析。如表3所示。
2.2 护理人员应对工作压力方式与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分析以被试护士生活质量的4个领域: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为因变量,以PO、PA、人事编制、年龄、工作类型、学历、婚姻为自变量进行相关性分析。

在护士应对工作压力方式与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分析的基础上,为检定应对方式对于生活质量的影响,在假定不受其它因素的影响下,分别以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为自变项,以和PO、PA、人事编制、年龄、工作类型、学历、婚姻为依变项,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将无线性相关的变量删除分析,结果汇整成表5所示。

3 护理人员应对压力方式与生活质量关系状况讨论
本次调查中护理人员的应对方式特点,由表1、2可见,本次调查中,护士的应对方式以解决问题和求助为主。六种应对方式之问的双变量相关性分析结果所示:和成熟的应对方式——“解决问题”之间,“求助”与之呈正相关,其余方式皆与之呈负相关。以人事编制为分组变量,对各种应对方式的分值作方差分析,结果所示:解决问题、合理化和求助三种应对方式分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解决问题分值的差异最为显著。
本研究的护理人员对工作压力的应对方式,主要包括两种:积极成熟应对方式(PO)和消极不成熟应对方式(PA)。传统文化常常要求中国女性隐忍、退让,因此中国的女性易倾向于使用“退避”、“自责”、“幻想”的应对方式。护理人员绝大部分为女性,退避和自责应对方式可加重情感枯竭和去人格化程度,进而影响婚姻状况和家庭生活,生活质量低。这类不成熟的“退避一自责”型的护理人员,生活质量比较低。相反,成熟的“解决问题一求助”型或是混合的“合理化”型的护理人员,生活质量相对比较高。
在研究对象中,护士随着年龄及工龄的增加,生活质量各领域得分也在增加,在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领域和总体感觉上的得分差别较为明显。应对方式积极与消极,对护士的生活质量影响是非常大的,应对方式越积极的其生活质量也就越高。研究结果还显示,人事编制和工作类型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有差异,其预测变异分别为9.7%和7.3%。人事编制也与医院护士的生活质量密切相关,人事编制越好,其在心理领域、社会领域、环境领域和总体感觉方面的得分越高。调查中发现:不同的工作性质对生活质量影响多重比较结果显示,其他科室、手术室、内科、ICU、急诊科、外科依次降低。护理人员所在的岗位经常轮班、值夜班的护士生活质量得分明显低于作息时间和饮食相对规律科室的护士生存质量得分。
4 结论
关于工作压力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已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近年来,己有学者在应对方式指导领域取得一些成果,管理者可指导护理人员使用其中的一些方法,改善工作压力所引起的负面影响。在一些医院的案例中发现,指导护理人员采用解决问题应对方式,可以有效地消除应激源;指导护士进行放松训练,以控制工作压力所致的不良心身反应;指导护士通过适当的活动转移个人对工作压力的关注,缓解各种负性情绪等,提高护理人员的生活质量。与许多研究者发现一致,组织支持、改变生活习惯等可以帮助护士缓解工作带来的心理压力,护理管理者关注、支持护理人员工作,不定期举办形式多样的业余活动,建立心理咨询等疏通压力的渠道,都对护理人员降低工作压力是很有效的方式,这些方法值得尝试与借鉴。因此,本研究的结论建议:通过管理措施减少或消除压力正向作用因素.提供护士压力释放的组织和设施;通过培训提高护士压力应对能力。促进其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