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患者对医患关系的认知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xiangr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我国门诊患者对医患关系认知现状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有效提高门诊患者对医患关系的认知水平提供循证依据。

方法

基于"全国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第三方评估"(2016—2017)在136家公立三级医院的门诊患者调查结果,分析门诊患者医患关系认知的现状及主要影响因素。使用SAS 9.4软件对门诊患者医患关系认知评分进行单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

结果

29 105例门诊患者纳入本研究。对"医患关系正在好转"的平均认同度为(3.88±0.99)分,中位数为4.00分。东部地区门诊患者的认同度最高,西部地区最低。综合医院门诊患者对"医患关系正在好转"的认同度最高,妇幼医疗机构和专科医院都较低(P<0.05)。候诊时间、就诊前有无固定的全科或内科医生、有无签约的社区医生、本次就诊的总体满意度、家庭收入及医保类型等都是影响门诊患者对"医患关系正在好转"认同度的主要因素(P<0.05)。

结论

门诊患者对"医患关系正在好转"的认同度仍有待提升。改善的重点是有效减少候诊时间,加大西部地区医疗资源配置,特别注重提升妇产科和儿科的医疗服务水平和患者就诊满意度。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我国实施分级诊疗的政策背景下,目前的转诊制度对门诊患者就医满意度的影响,为进一步改进转诊制度提出政策建议。方法基于"全国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第三方评估"(2016—2017年)门诊患者就医满意度调查结果,采用倾向值匹配法,分析转诊与非转诊门诊患者就医满意度的差异。结果门诊转诊患者相比非转诊患者,本次就诊总体满意度得分低0.11分(P<0.01, 95%CI=-0.17~-0.06),
目的探索影响不同类型医院门诊患者满意度的因素,为不同类型医院有针对性地改善医疗服务提供证据支持。方法基于"全国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第三方评估"(2016—2017年)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36所三级公立医院的门诊患者满意度调查,将调查对象按来自综合医院、中医医院、妇幼医疗机构和其他专科医院4类医院分类,利用SPSS 22.0和SAS 9.4软件对4类医院的门诊患者
阐述宁波市第二医院在JCI评审标准引导下进行的护理改革,按照扁平化网状结构将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组织分为18个委员会,分别负责指定的JCI章节要素,辅助绩效分配改革,并对护理敏感性指标等进行分析。尽管实施JCI标准不可避免地增加工作量,通过绩效改革合理体现护理人员工作量,有利于改革顺利实施,提高护理质量,降低离职率。
目的分析"全国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实施2年后,不同地区和类型医院的住院患者满意度的差异及影响因素,为不同地区和类型的医院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提出改进方向。方法基于"全国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第三方评估"采集的医疗机构数据及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通过二阶聚类分析,探讨住院患者就医主观感受和医疗资源配置客观指标对住院患者总体满意度的影响,通过相关分析进一步研究纳入聚类分析的指标与住院患者满意度的相关程
对在我国公立医院建立合理薪酬制度这个难点问题,从医院收入来源、工资总额控制、员工同工不同酬、国家对公立医院的财务目标考核以及科学建立医生和医院领导班子的合理薪酬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讨论,为在我国公立医院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度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