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分析儿童慢性咳嗽的病因分布、临床诊断方法及其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4月期间在我院治疗慢性咳嗽的7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并记录其病因分布,分析其临床诊断方法,探究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导致患儿慢性咳嗽发生的主要原因为先天性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共32例(45.7%),其次为咳嗽变异性哮喘共20例患者(28.6%),所有患儿经过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7.1%。结论:结合患儿的临床特征寻找其发病原因,予以准确的诊断和针对性治疗,提高了患儿的总有效率,效果显著。
【关键词】 慢性咳嗽 病因分布 临床诊断 治疗效果
儿童慢性咳嗽是儿科临床呼吸科常见的疾病,通常将持续超过4周的咳嗽,经过CT检查或者胸部X线检查肺部无明显病灶的咳嗽称为慢性咳嗽[1]。对于慢性咳嗽患儿如果未予以及时有效的治疗,有可能出现自发性气胸、肺气肿、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晕厥等严重并发症,因此,寻找慢性咳嗽的病因,予以及早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对于慢性咳嗽患者的诊治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探究共选取70例慢性咳嗽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慢性咳嗽的病因分布、临床诊断方法及其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4月期间在我院治疗慢性咳嗽的70例患儿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咳嗽的诊断标准[2],其中男性患儿42例,女性患儿28例,年龄在1-7岁之间,平均年龄在(5.6±1.2)岁,病程在4周到10个月之间,平均病程在(3.3±1.2)个月。
1.2 诊断方法
诊断方法主要包括:①询问患儿家属的病史(包括咳嗽时间、过敏史、用药史等)以及体格检查。②CT检查或者胸部X线检查。③血常规检查。④支原体抗体、衣原体抗体、呼吸道病毒抗体检查。⑤痰脱落细胞、痰细菌学检查等。
1.3 治療方法
根据不同的病因予以患儿针对性治疗,具体如下:①先天性支气管肺发育不良:采取机械通气治疗。②咳嗽变异性哮喘:吸入20μg布地奈德干粉剂,2次/d。③支气管扩张:口服1mg的强的松,2次/d,同时吸入20μg布地奈德干粉剂,2次/d。④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口服0.3mg顺尔宁,同时吸入10μg入丙酸倍氯米松。⑤感染后咳嗽:口服10μg泼尼松,2次/d。
1.4 评价标准
临床治疗效果评价标准为:①显效:患儿的咳嗽、咯痰等症状基本完全消失,且可以正常生活(或学习)。②有效:患儿的咳嗽、咯痰等症状有明显改善,且基本可以正常生活(或学习)。③无效:患儿的咳嗽、咯痰等症状无变化,且不能正常生活(或学习),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3]。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Excel表格统计记录本次实验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慢性咳嗽病因分布
经过统计记录,结果显示,导致慢性咳嗽发生的主要原因为先天性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共32例患者,占总比例的45.7%,其次为咳嗽变异性哮喘,共20例患者,占总比例的28.6%,具体见下表。
2.2 治疗效果
所有患儿经过治疗后,显效的有28例,有效的有40例,无效的有2例,总有效率为97.1%。
3 讨论
咳嗽是一种重要的防御机制,通过咳嗽可以清除呼吸道的分泌物,对气道起到保护的作用,但是持续的慢性咳嗽会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慢性咳嗽的病因相对较为复杂,需要进行详细的实验室检查和相关的辅助检查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相关研究报道显示,由于引发慢性咳嗽的病因较多,因此,常规的镇咳药物已经不能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根据患者的病因予以针对性的治疗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病情,提高整体的治疗效果[4]。
本次研究结果说明,导致慢性咳嗽发生的主要原因包括先天性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咳嗽变异性哮喘、支气管扩张、鼻后滴漏综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感染后咳嗽等,其中主要原因为先天性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其次为咳嗽变异性哮喘,所有患儿经过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7.1%。
综上所述,根据患儿的临床特征,结合患儿的病史,寻找慢性咳嗽的发病原因,予以准确的诊断和针对性治疗,有效的提高了患儿的总有效率,具有推广意义。
表1 慢性咳嗽病因分布结果(n,%)
参考文献
[1]任凯峰.80例慢性咳嗽患者病因分析及治疗效果观察[J].实用预防医学,2011,18(12):2372-2373.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09年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9(32):407-413.
[3]顾凤英.慢性咳嗽48 例病因及治疗效果分析[J].中国临床研究,2013,26(3):240-241.
[4]欧阳杰.104 例慢性咳嗽临床分析与治疗[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0):189-190.
作者简介:陈建花(1987.11—),女,汉族,籍贯:浙江义乌,义乌市妇幼保健院儿科,住院医师,本科学历,研究方向:儿科学。
【关键词】 慢性咳嗽 病因分布 临床诊断 治疗效果
儿童慢性咳嗽是儿科临床呼吸科常见的疾病,通常将持续超过4周的咳嗽,经过CT检查或者胸部X线检查肺部无明显病灶的咳嗽称为慢性咳嗽[1]。对于慢性咳嗽患儿如果未予以及时有效的治疗,有可能出现自发性气胸、肺气肿、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晕厥等严重并发症,因此,寻找慢性咳嗽的病因,予以及早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对于慢性咳嗽患者的诊治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探究共选取70例慢性咳嗽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慢性咳嗽的病因分布、临床诊断方法及其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4月期间在我院治疗慢性咳嗽的70例患儿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咳嗽的诊断标准[2],其中男性患儿42例,女性患儿28例,年龄在1-7岁之间,平均年龄在(5.6±1.2)岁,病程在4周到10个月之间,平均病程在(3.3±1.2)个月。
1.2 诊断方法
诊断方法主要包括:①询问患儿家属的病史(包括咳嗽时间、过敏史、用药史等)以及体格检查。②CT检查或者胸部X线检查。③血常规检查。④支原体抗体、衣原体抗体、呼吸道病毒抗体检查。⑤痰脱落细胞、痰细菌学检查等。
1.3 治療方法
根据不同的病因予以患儿针对性治疗,具体如下:①先天性支气管肺发育不良:采取机械通气治疗。②咳嗽变异性哮喘:吸入20μg布地奈德干粉剂,2次/d。③支气管扩张:口服1mg的强的松,2次/d,同时吸入20μg布地奈德干粉剂,2次/d。④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口服0.3mg顺尔宁,同时吸入10μg入丙酸倍氯米松。⑤感染后咳嗽:口服10μg泼尼松,2次/d。
1.4 评价标准
临床治疗效果评价标准为:①显效:患儿的咳嗽、咯痰等症状基本完全消失,且可以正常生活(或学习)。②有效:患儿的咳嗽、咯痰等症状有明显改善,且基本可以正常生活(或学习)。③无效:患儿的咳嗽、咯痰等症状无变化,且不能正常生活(或学习),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3]。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Excel表格统计记录本次实验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慢性咳嗽病因分布
经过统计记录,结果显示,导致慢性咳嗽发生的主要原因为先天性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共32例患者,占总比例的45.7%,其次为咳嗽变异性哮喘,共20例患者,占总比例的28.6%,具体见下表。
2.2 治疗效果
所有患儿经过治疗后,显效的有28例,有效的有40例,无效的有2例,总有效率为97.1%。
3 讨论
咳嗽是一种重要的防御机制,通过咳嗽可以清除呼吸道的分泌物,对气道起到保护的作用,但是持续的慢性咳嗽会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慢性咳嗽的病因相对较为复杂,需要进行详细的实验室检查和相关的辅助检查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相关研究报道显示,由于引发慢性咳嗽的病因较多,因此,常规的镇咳药物已经不能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根据患者的病因予以针对性的治疗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病情,提高整体的治疗效果[4]。
本次研究结果说明,导致慢性咳嗽发生的主要原因包括先天性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咳嗽变异性哮喘、支气管扩张、鼻后滴漏综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感染后咳嗽等,其中主要原因为先天性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其次为咳嗽变异性哮喘,所有患儿经过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7.1%。
综上所述,根据患儿的临床特征,结合患儿的病史,寻找慢性咳嗽的发病原因,予以准确的诊断和针对性治疗,有效的提高了患儿的总有效率,具有推广意义。
表1 慢性咳嗽病因分布结果(n,%)
参考文献
[1]任凯峰.80例慢性咳嗽患者病因分析及治疗效果观察[J].实用预防医学,2011,18(12):2372-2373.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09年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9(32):407-413.
[3]顾凤英.慢性咳嗽48 例病因及治疗效果分析[J].中国临床研究,2013,26(3):240-241.
[4]欧阳杰.104 例慢性咳嗽临床分析与治疗[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0):189-190.
作者简介:陈建花(1987.11—),女,汉族,籍贯:浙江义乌,义乌市妇幼保健院儿科,住院医师,本科学历,研究方向:儿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