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医学中的饮食保健观

来源 :保健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yanzi168168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饮食不节、饮食不均衡是导致疾病和早衰的重要原因,我国古代的医学家、养生学家十分重视饮食保健,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理论。
  ◆不可暴饮暴食 《内经》指出:“饮食自倍,肠胃乃伤。”饮食过量、进食过急过快会使肠胃负担加重,易引起胃痛、呕吐、腹胀、嗳气等症状。正如孙思邈在《金要方》中说:“凡常饮食,每令节俭,若贪味多餐,临盘大饱,食讫,觉腹中彭亨短气,或致暴疾……”孙氏还进一步告诫道:“食欲少而数,不欲顿而多。”这种观点符合现代医学对脾胃虚弱等患者所主张施行的“少食多餐制”。
  ◆进食定时定量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说“饮食以时,饥饱得中”,讲的就是吃饭要定时定量。《修真秘要》中主张“食欲少而不欲顿,常如饥中饱、饱中饥”。这种饮食适量而止,常处于不饥不饱的节食理论,与现代医学认为适当节食可以长寿的观点是一致的。
  ◆不可勉强进食厌食的原因,一是机体暂不需要进食或饮水,这属生理性厌食;二是由于疾病影响了神经系统的功能,这是病理性厌食;三是心理因素引起厌食,这是心理性厌食。不论哪种情况,只要没有食欲,就不应勉强进食。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就特别强调“莫强食,莫强酒”,主张“先饥而食,先渴而饮”。因为勉强进食其营养不但不能被充分消化吸收,还会增加肠胃负担,引起伤食。正如《养性延命录》中指出:“不渴强饮则胃胀,不饥强食则脾劳。”
  ◆大饥勿饱食大渴勿过饮人在大饥大渴时,最易一次吃得过饱或饮水太多,使胃肠难以适应,有时还会造成“暴食伤胃”“暴饮伤肺”。如孙思邈很早指出:“不欲极饥而食,食不可过饱;不欲极渴而饮,饮不可过多。”一旦遇到饥渴难耐的情况,应当慢慢进食、缓缓饮水。特别是饥饿过度时,最好先少量进食些流质易消化的食物,使胃气恢复。然后再进普通饮食,才能避免身体受到损害。
  ◆早饭宜好 午饭宜饱晚饭宜少人体经一夜睡眠后,清晨早起,常感到饥渴。这时宜进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稀软饮食,做好干稀搭配,才能保证上午精神振作,精力充沛;午饭宜饱,因上午劳动强度往往较大,为补偿半天的能量消耗,午饭宜适当丰盛一些;晚饭宜少,因晚饭过于丰盛、吃得太饱或食后不久即睡,容易使人发胖,或饮食停滞胃脘,引起消化不良,甚至会引起胃肠、肝胆等系统患病。
  ◆食宜温暖 《灵枢·师传篇》说“饮食者,热无灼灼,寒无沧沧”,也就是说饮食不要太热或太冷。胃喜暖而恶寒,凡饮食中的生冷、凉食皆宜少吃,以免损伤脾胃之阳,引起腹痛、腹泻等疾病。特别是阳虚胃寒之人和老人儿童更应节制。大热则会灼伤咽喉、食管、胃脘。据调查,食管癌与长期饮滚烫的开水和喝很烫的粥有关。所以,老寿星孙思邈提倡“热无灼唇,冷无冰齿”是很有科学道理的。
  ◆轻松愉快进食古人说:“食后不可便怒,怒后不可便食。”良好的情绪有利于胃肠消化,对身心健康有益。所以,应该在一个幽雅整洁的环境愉快进食。
  ◆音乐有利于消化吸收《寿世保元》说:“脾好音声,闻声即动而磨食。”古代壁画中就画有奏乐进食的场面。现代研究证明,柔和轻快的音乐和舒适整洁的环境,可作为一种良性刺激,有利于调节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
  ◆食宜细缓宋代《医说》中指出:“食不欲急,急则损脾,法当熟嚼令细。”进食细嚼幔咽,能使唾液大量分泌,唾液中的淀粉酶等可帮助食物消化,减弱胃的负担。促进消化吸收。唾液中的溶菌酶和一些分泌性抗体可帮助杀菌消毒,并有防癌作用。另外,缓食能使胃、胰、胆等器官得到和缓的刺激,有利于均匀地分泌消化液。
  ◆食宜专攻 不宜分心古人主张“食不言,寝不语”,认为进食时应专心致志,有利于纳谷和消化。
  ◆饮食不可偏嗜中医主张饮食品种宜多样化,五味调和,搭配合理,不可偏食、挑食使某味太偏,以免影响健康。正如《内经》说:“谨合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中医主张五味调和、不可偏嗜的观点,和现代“饮食平衡”的理论观点是非常一致的。
  此外,中医还主张“食毕当漱口数过”“饥忌浴”以及重视“饮食宜忌”等主张,对健康都是十分有利的。
其他文献
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可是就有些人不怕烫,饭桌上一举起筷子,就像上了战场,进食如风卷残云一般,不论多烫的食物都会毫不犹豫地吞下去。进入冬季后,这些人将目标转向了热辣辣的火锅,感觉趁热吃才过瘾。不过,需要提醒这些人,吃烫食易造成食管损伤,甚至诱发食管癌。  食管内表面是一层黏膜上皮,既薄又软,直接同食物接触,因此最容易受到各种食物的刺激,如果吃过于粗糙、过烫的食物,就会损伤或烫伤食管黏膜上皮,使
人到中年后,不少人会被眼前不时出现的“蚊子”困扰。对于飞蚊症,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区分“好蚊子”与“坏蚊子”,并合理对待之。  据专家介绍,飞蚊症中,80%属于“好蚊子”。“好蚊子”的出现是告诉我们眼睛已老。“好蚊子”是由玻璃体变性引起的,是一种自然老化的现象。  什么叫玻璃体呢?玻璃体是填充于我们眼睛里的蛋清样半透明凝胶体,99%为水。正常的玻璃体是没有混浊物的。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眼睛的老化,玻璃
鼻咽癌在我国各地均有分布,但多见于南方。目前,其发病原因尚不清楚,可能和病毒感染、家族遗传和生活环境有关。也有人提出,与长期进食咸鱼、吸烟及维生素A缺乏等有联系。  凡是早期发现的鼻咽癌,经治疗后,5年生存率可达80%~1000A。但是,当癌转移时,其5年生存率则下降为15%~20%。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鼻咽癌,是防治工作的关键。那么,哪些早期症状能预警鼻咽癌呢?  鼻涕带血约3/4的鼻咽
湖南省娄底市的10岁女孩小蕊在3年前就被家人意外发现其右侧胸部有小肿块,到医院就诊被医生诊断为乳腺纤维瘤,之后小蕊每年都会到医院复查。3个月前,小蕊接受了手术治疗,其右侧乳房的肿块被切除。令人意外的是,切片病理检查结果竟然是恶性肿瘤。据临床病例记载,我国最小的乳腺癌患者仅6岁。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日趋升高,且呈年轻化趋势。乳腺癌发病高危人群为月经初潮来得早(小于12岁)、绝经晚(大
记得5年前的中秋,母亲买了几斤螃蟹,一家人围在一起边吃边聊,母亲一个劲地鼓动我们多吃,否则放到第二天就不新鲜了。那天我因患轻度感冒,流清水鼻涕,按理应该少吃寒凉的食物,可抵挡不住螃蟹独特的鲜香,吃了4只。晚上回到家,有些咳嗽,也没当回事就睡了。到了半夜,觉得胸闷,出气很费劲,正常呼吸后就会剧烈咳嗽,而且痰液很多,气管里发出“呼呼”声。经过拍胸、捶背、刮痧、拔火罐,虽然咳嗽有所减轻,但胸闷、吸气困难
李大伯患糖尿病已多年。最近几天,李大伯口渴很厉害,吃不下饭,还总是想吐,人也越发没了精神。到医院检查后发现血糖很高,而且还引发了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医生说必须注射胰岛素治疗。几天下来,治疗效果令大家都很满意,各项检查指标也基本,反复正常了。这时,李大伯却坚决不愿意再注射胰岛素了。原来,李大伯发现自己看东西眼发花,看不清楚了。李大伯开始埋怨家人和医生,认为都是他们的错,不注射胰岛
入夏后的一天,张健大汗淋漓地从外面跑回家,从冰箱里拿出一大盒冷饮大吃起来,好不痛快!  第二天,张健的妈妈发现张健病了。他蜷卧在床上,不想吃饭,还有些拉肚子。他妈妈想,自己上次拉肚子是吃易蒙停好的。不如先去附近的药店买点易蒙停给他吃。如无好转,再去医院看医生。  老人走进药店,药师听完她对张健全部病程的叙述后说:“张健不能用易蒙停,可选用思密达。”  “都是拉肚子,怎么我可以吃易蒙停,而张健却不能
利比亚战争如果久拖不决,将会使石油价格不稳,从而影响到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石油进口国的经济发展,进一步拖累全球经济复苏,甚至加深经济危机的冲击。  要了解这场战争的走向,就应从战争的进程和目的着手,看各方尤其是法、美、英联军的目标是否已经达到。  如果说在战争开始的48内小时,法、美、英联军还能勉强争辩,称击毁利比亚政府军防空设施和装甲部队是在实施联合国决议的话,今天的战局已经非常明确地将西方空中打
黄酒是尽人皆知的一种饮品。其实,在中医处方中,黄酒既是药引子,又是丸、散、膏、丹的重要辅助材料。黄酒酒精度只有15度左右,多是用糯米酿制而成的。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日,黄酒“主行药势,杀百邪恶毒,气通血脉,厚肠胃、润肌肤、散寒湿气、养脾扶肝、除风下气,热饮甚良”。用黄酒做药引不仅能引药归经,而且对身体具有一定的祛病养生作用。特别是一些因寒湿困脾而引起的胃肠不适,用温黄酒做药引治疗效果更佳。 
你的身体是否曾被这样或那样的小毛病所困扰?吃对水果,说不定就能帮你解决那些恼人的小病痛。因为这些水果中有一些很重要的营养。    染发烫发——鳄梨    染发烫发过程会夺走头发的水分和油脂,使头发变得干枯。成熟的鳄梨中含有30%的珍贵植物油脂——油酸,对干枯的头发有特殊功效。    用脑过度——香蕉    过度用脑导致人体内维生素、矿物质及热量缺乏,除了大脑疲惫,还常常感到情绪低落。此时吃根香蕉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