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方与小镇

来源 :知识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pp1108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前路道长且阻,而我以一腔热血勇敢相迎
  2010年冬末,我毅然坐上了北上的火车。那一年,我大四,周身还环绕着梦想的光芒,我无知却无所畏惧,有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
  我终是不顾父母反对,怀揣着三千元积蓄和暖心的梦想踏上了这一场未知的旅行。
  曾经的曾经,我无数次幻想过自己未来的模样。
  也许,我能成为一名热心公益,接触形形色色生活在社会底层小人物的记者,又或者做一名不出家门半步,却能够用键盘敲出整个世界的职业写手。兴许,我还会拿起曾经放下的画笔,当一个富有创意的画家。
  然而,用“也许”“兴许”拼凑出来的始终都只是跳跃在我脑海中的假想。而这一次,我要做的事情是和真正的未来相逢。
  列车载着我不断向北,我的心绪也变得愈加沉重。抱紧怀中那还有点儿余温的餐盒,想到泪眼婆娑与我挥别的母亲,我的心纠成了一团。说实话,我真是一个狠心而又自私的女儿,假借着梦想的名义,在他们面前肆意妄为。
  母亲原是万分不赞成我离家北上的,而父亲也只是未必心甘情愿地同意。从小到大,只要我一掉眼泪,父亲便铁定拿我没辙,只能由着我买了车票,大张旗鼓地整理行李。
  临行前一晚,母亲与我长达一周的冷战,终于以她的投降而宣告结束。母亲塞进我行李箱里的各色药品、家乡的风味小菜、厚重的棉袄,让我以为她终于愿意放我高飞,她一句“出去看看也好,有比较才会知道家的好处,待不下去了就早点儿回来”却让我的自尊瞬间破碎。
  我赌着一口气和她犟嘴,抛下“不混出个样子,坚决不回家”的狠话,然后憋着气再没同母亲说一句话。
  2.梦想的远方,是个和幻想中不一样的远方
  有人说,失去便是得到。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地抉择,在放弃间失去所该失去的,得到所该得到的。只是我从南至北,失去的安逸立竿见影,至于该得到的却迟迟未能如愿以偿地得到,迎接我的只有颠沛流离的无所依傍。
  初到北京,我暂租了一个床位。大通铺人多口杂,房间里弥漫着怪异的气味。最令我难以忍受的,是夜晚室友磨牙的声音。
  我原不是多么娇贵的人,却没有想到来北京的第二天,便开始水土不服,上吐下泻。为了节省开支,我咬牙想要靠身体机能自我恢复而没去医院,却没想到这一恢复便是一周。
  这一周中,我拖着疲惫的身躯,从城南跑到城北,辗转多趟车,面试了几家公司,结果却都不尽如人意。所谓的不尽如人意,结果无非就是两种,他们挑剔我,抑或我嫌弃他们,缺的就是两情相悦的一拍即合。
  家里打电话来询问我的近况的时候,我早已经心急如焚,为着和母亲赌的那口气,却假装风轻云淡,说已经找到合适的工作,但是还想等等看会不会有更好的。
  不知道是不是每一个未曾真正踏上社会的人,都将第一份工作视为神圣,有一种“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的情结。毫无疑问,我偏执地拥有这样一种情结,固执地不愿意将就,以至于迟迟没能真正安定下来。
  某一天,面试结束时已是华灯初上,望着灯火通明的街头、四通八达的道路,我的心在这寒冷的冬日里空荡荡地漏着风。
  这城市那么大,我却无所依傍,不知该走向何方。这一刻,暖心的梦想早已经变得稀薄。
  接到母亲电话的时候,我有那么一瞬间想脱口而出说:“妈妈,这只是一座钢筋混凝土的冰冷城市,并没有所谓包容所有人梦想的阳光,我想回家。”但是,我还是咬牙忍住了,这是我自己选择的路,就算是再难,我也要走到再没有路可走的那一刻。
  3.我在路上,徘徊过,迷茫过,却从不曾停下脚步
  人生完美的事情始终太少。
  妥协不过是一瞬间的事情。半个月后,我带来的三千元钱已经花得所剩无几,我别无他法。为了支付昂贵的房租、为了吃饭、为了生存,我不得不接受一份与我梦想差之千里的工作。
  每天早起赶公交,倒两班车,花费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在路上。吃盒饭和泡面,摒弃所有的娱乐活动,做这个城市最普通的上班族。我磨平了来时的棱角,变得平和而世俗,渐渐领悟了母亲的话,人生不止有梦想,还有烟火,所有的梦想都需要烟火的支撑。
  “就这样吧,放弃吧!”这样的话语经常在我心底疯狂地叫嚣着,但我还是选择了努力屏蔽,想着咬咬牙再坚持一下,所有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在这段最煎熬的日子里,给予我帮助最多的还是最初对我最决绝的母亲。她安慰我,向我传授她的人生体悟,教会了我怎样坚持。
  我曾害怕,倘若我继续留在这座城市,有朝一日,会变成一个麻木的人,被生活压迫着,牵着鼻子走,翻不了身却也割舍不掉这些年的所有。离不开,放不掉,最终会变成连自己都陌生的模样。
  所幸,这样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太久。机缘巧合,我等到了一份梦寐以求的工作,每天被梦想叫醒的日子是幸福的。就算工作繁琐而又冗长,但是一步步地向梦想靠近,我满心欢喜。
  很久不曾设想过的未来模样,在接近未来的现在,终于逐渐变得清晰起来。
  我走在来时的路上,曾迷过路,曾徘徊过,曾犹豫不决过,却终于在坚持许久后,在转角遇见了我梦想中的幸福。
  我希冀着,有一天,我会满载着荣耀荣归故里。不为最初的倔强和赌气,而是为了向那些爱我的人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更是为了对自己选择的人生勇敢地买单。
其他文献
在一波又一波抗衰老的热战中,“冻龄”概念施施然地闯入了人们的生活。为了冻结年龄,永葆青春,各种各样的肌肤保卫战粉墨登场。然而,人们一边在保卫肌肤,一边却又愁开了:肌肤“冻龄”了,可大脑衰老了怎么办?总不能守着青春的肌肤,顶着衰老的大脑吧。  如何让大脑“冻龄”,这个棘手的问题就这样摆在了人们的面前。不过,别急,且听神经科学家支招:想让大脑“冻龄”?3个字——学外语!  在一般人的概念中,学外语无非
生活家,是我自造的一个词。  一个同学,喜欢收集老物件,家里纺车、马灯、树墩子,摆得林林总总。她又会画画,把家里的旧柜子涂成红身蓝面,画上金色花。如今,她又迷上了烤面包,肉松的、果酱的,看得我馋死了。  谁也想不到她有过死里逃生的经历。去看新房时,从高高的电梯井掉下去,浑身骨头都碎了。她熬过不知道多少倍数的疼痛,成了病房里最快乐的人。所以她现在高兴地画着花,高兴地养着猫猫狗狗,高兴地忍着腰疼——腰
“上帝制造了驴子,给了它一张厚皮,这使驴子的处境比我有利。”  大学毕业后,他两年多没找到一份正式工作,只好当了一名代课教师和家庭教师。因生活所迫,他甚至想拿起小提琴沿街卖艺。面对生存的压力,一向坚强、自信的他,也开始怀疑自己。在给一位同学的信中,他半是调侃半是无奈地写下了上面那句话。  你猜出来了吗?这位自叹“不如驴”的人,就是爱因斯坦。  再来猜一个:她是一位穷困潦倒的单身母亲,住在没有暖气的
提起黑客的危害,许多人想到的是网站瘫痪、电脑中毒、账号被盗。然而随着“智能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不甘寂寞的黑客已经展开了新一轮的侵略……  黑客捣鬼,ATM机吐钞  2015年2月16日,世界知名反病毒机构卡巴斯基实验室发布了一则报告,指认跨国黑客团体从全球30多家银行“盗取”了总额为10亿美元的资金。黑客作案的工具正是我们经常打交道的ATM机。  首先,黑客向银行工作人员发送了包含病毒的电子邮件,
当手机运行不畅,甚至死机时,你是不是会关机,然后重新启动一次?那么,同样是重新启动手机,重启和关机再开机有什么区别呢?  重启比关机再开机更迅速。两者的区别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关机再开机需要引导系统,重启则不需要。因为重启比关机再开机省去了很多步骤,所以它比关机再开机的速度明显要快。  重启比关机再开机更省电。手机关机再开机是对整个硬件、系统进行重新检测,在这个过程中,CPU全速运行,过程较慢。而重
位于印度卡纳塔克邦境内的西高止山脉毗邻印度洋,直面海上吹来的热带季风,气候宜人,降水充足,动植物资源丰富,有些物种是当地独有的。其中,最为独特,也鲜为人知的,要数一种浑身亮紫色,胖乎乎、圆滚滚,活像一个饱满李子的尖鼻蛙。  尖鼻蛙又名印度紫蛙,常年生活在地下,每年只在5月雨季来临时才会爬出地面繁殖。雄蛙会在黑夜里鸣叫求偶,吸引雌蛙前来,然后将大约3000枚蛙卵产在溪流里的岩石缝隙中,最后重返地穴蜗
1821年5月5日,拿破仑·波拿巴逝世于圣赫勒拿岛,终年52岁。有关这位伟人的死因,众说纷纭。传言,他死于砷中毒。因为在他遗留的头发和指甲中都检测出过量的砷化物。但拿破仑是怎样接触到这种有毒物质的呢?  历史考证的结果,“下毒者”其实不是拿破仑的监管人,也不是他的敌人或侍从,而是他居所里的地毯、布幔、壁紙和油漆缓慢挥发导致的。根据法国符号历史学家米歇尔·帕斯图罗在《色彩列传:绿色》中的说法,“施韦
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研究出一款神奇喷雾,不受物体大小和形状的限制,只需简单的喷一喷,就能把所有物体都变成触摸屏。这种喷雾叫作Electrick,由具有导电性能的碳基材料构成。  在物体上喷上这一导电喷雾,电极应用于物体上,然后测量不同点上的电压,就能追踪到人手指触碰的位置。比如将喷霧或喷漆应用于桌子上,你就能够获得特定的触感位置,触碰这些位置,你就能打开你电脑上的软件。  这种喷雾能使各式各样的表
2018年春天,一支清澈明朗的学生合唱团火遍了全国,他们把阿卡贝拉无伴奏多声部合唱方式与身体打击乐结合起来,不仅让人耳目一新,而且被人民日报官方微博盛赞为天籁,更把人们的思绪拉回到了青葱校园。  这支合唱团就是厦门六中合唱团,14名成员全都是“00后”的初一学生。舞台上,他们每人一桌一椅,与在教室里读书没有两样,可他们合唱的《稻香》却别样可人,没有乐队,没有伴舞,只是借助一个水杯,两手交替击打桌子
“不拘一格降人才”是清末思想家龚自珍在清朝政府死气沉沉、保守僵化的情形下发出的吁叹,他希望朝廷打破旧框子,任用各种各样的人才来振兴国家。  “不拘一格降人才”, 强调的是不依常规用人的“人才”环境,“降”是他人的任用和选择;“不拘一格即人才”肯定的是不按旧条行事的“人才”本身,“不拘一格”是自己的心态和眼光。  八月份正是学子们等待大学为自己敞开大门的时候,能金榜题名当然是乐事,但竞争惨烈,总有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