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教具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vyJZ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自制教具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分析为主要内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自制教具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优势和自制教具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为主要依据,从寓教于乐、加深对实验内容的了解、以自主教具创设教学情景、通过自制教具克服教学重难点这几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其目的在于加强自制教具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价值,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关键词】自制教具;小学科学;实验教学;重难点知识
   引言
   小学时期科学教育属于一种综合性比较强的学科知识,涉及的内容比较多,并且还包含的科学方面基本内容,是学生认知自然和研究自然的有效过程。实验是科学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教具是在实验中具有一定辅助功能,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制教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加主动融入到科学教学中,为高质量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供有效保障。
   1.自制教具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优势
   1.1寓教于乐
   寓教于乐就是使得整个教学具有更多趣味性,此时小学生身心发展尚未成熟,对外界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在学习期间经常被外界事物吸引注意力,从而对学习失去兴趣。所以,教师在进行趣味性教学期间一定要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状况合理设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得学生具备自主学习意识。在实际教学中,自制教具的融入可以激发学生兴趣,提升科学实验教学趣味性,增强科学教学时效性。
   1.2加深对实验内容的了解
   自制教具在科学实验教学中的加入,可以提升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了解,使得学生对基础知识充满好奇心理,从而能够更加直观的面对学习。在实际学习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引领作用,积极引领学生对教具进行自我制作,符合实验,提升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进而对实验内容更加了解和掌握。
   2.自制教具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
   由于新时期课程标准的改进,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越来越突出,学生已经成为了课堂学习的主人。所以,学生一定要积极参与到教学之中,在科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要意识到学生亲自参与实践的价值,进而积极引领学生参与到教学工具制作中,增强学生亲自动手能力,还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思维意识,在教具制作期间可以无限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升小学校科学实验教学质量。
   2.1以自主教具创设教学情景
   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结合自制教具为学生创设良好教学情境,使得学生能够深陷其中,自然而然感受小学科学实验的魅力。要想有效实现这一教学目标,那么教学则可以积极引导学生自制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欲望,能够全身心融入到实验教学中。比如在学习教科版《声音》时,在课前教师需要结合课本内容准备好教具,使得学生意识到物体振动可以产生声音,还可以为学生准备自制乐器,以小组形式下发乐器,要求一个学生亲自演奏,另外学生贴近乐器,感受振动频率,或者使用尺子在桌子上进行拍打等,感受尺子发出的声音。通过简单形式实验过程,教师可以提出具体问题,尺子为什么会发出声音?学生仔细观察和分析,总结实验过程和现象等,最终发现尺子是因为振动产生的声音,在整个学习构成中对自制教具进行使用,可以有效感受声音产生,以自制教具进行的实验加深印象,将抽象知识简单化,提升理解和记忆,提升科学实验教学效果。
   2.2通过自制教具克服教学重难点
   处在小学时期的学生,思维能力处在低级阶段,不够成熟和具体,对于抽象知识理解不够详细,对于教师来说也是一个难点。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自制教具,转变抽象知识,便于学生了解和掌握,从而可以降低教学难度。在学习教科版《空气在哪里》时,主要内容是针对空气的,空气自身是无色无味的,教师讲解起来充满困难,学生想要理解更加困难,难免导致教学课堂枯燥无聊。此时教师则可以使用生活化知识内容进行讲解和分析,通过自我制作的教具辅助教学,进而可以帮助学生感受气体的存在,在原有装置实验上进行改进和调整,可以加入一个导管在水中,还要在漏斗上加少些水,导管打开后,学生将会看到山导管之中存在的水流将会流向烧瓶之中,并且将全部空气挤出来。通过教师和学生的改造,学生将会对知识理解更加深刻,成功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知识,加深印象,对小学科学实验充满兴趣,更加主动学习,还可以有效提升对科学实验质量。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可以有效使用自制教具进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可以更加主动和积极的融入到教学之中,对科学实验学现象和内容更加理解,从而不断提升科学实验教学质量。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和研究,注重提升学生亲自动手能力,挖掘学生身上内在潜能,从而可以达到良好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刘健安.自制教具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新课程(上),2019(3)
   [2]王献敏.自制教具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42):177-178
  (蘇州高新区镇湖实验小学校,江苏 苏州 215000)
其他文献
【摘 要】高中历史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教学指向,帮助学生弘扬科学精神,探索历史的本质,解释历史现象。教师应当充分认识科学精神对于学生历史解释素养的意义,探索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学生历史解释素养的路径。  【关键词】科学精神;历史解释;灵魂   立德树人是新时代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使命,高中历史学科立德树人就是要引领学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体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产生中华民族的自豪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
【摘 要】新课标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效的课堂练习的开展,能够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强化和数学知识应用能力的提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文章主要从进行问题意识培养的课堂练习、针对性与层次化课堂练习、典型性与生活化课堂练习、开放性与多元化课堂练习以及错误对比练习这五个方面入手,探讨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的有效性,旨在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有
对民族声乐作品进行艺术处理是民族声乐艺术指导课重要的教学环节之一。对民族声乐作品进行艺术处理时,涉及到声乐艺术、器乐艺术、语言学和音乐学的知识内容。本文着重对民
本文以建筑节能为出发点,概述了我国目前的建筑外墙外保温体系;重点介绍了市场上采用最多的膨胀聚苯板薄抹灰外保温系统的构造、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指出建筑节能势在必行,应对其进
摘 要:数学课程在初中阶段的重要不仅体现在中学考试的必考中,而且体现在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上。在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下,初中数学教师要在新课程改革下实施初中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以促进初中数学课堂的高效发展。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方法;创新;思维训练;反思能力  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初中数学教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对初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的教育正处于分数和学习的压力之
熟悉现代出版业的人大抵不会对'张元济'这一名字感到陌生.   张元济先生耗费大半生精力,致力于经营商务印书馆.他参与、主持、督导商务印书馆的编辑出版等各项工作
期刊
本文分析了我国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建设工作的内容和范围、对其实施质量控制的必要性,并对网络信息资源的质量标准和宏观、微观方面的控制方法进行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