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秸秆肥料化利用现状与发展建议——以黑龙江省为例

来源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ng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黑龙江省秸秆资源丰富,开展秸秆肥料化利用,不仅可减少秸秆焚烧和丢弃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还可改良土壤结构、培肥地力,对于改善黑龙江省耕地质量、提升土壤固碳增汇能力、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调研和文献分析,基于秸秆直接还田(翻埋还田、耕层混拌和覆盖还田)和间接还田(秸秆堆沤、秸秆制沼、种养结合、秸秆炭化还田和秸秆基质肥料化)方式,解析了目前黑龙江省秸秆肥料化利用现状、效应和不足:缺乏持续有效的监管政策体系,秸秆直接和间接还田成本高,技术与经济扶持力度低,秸秆还田农机农艺结合不紧密,季节约束性强导致秸秆还田效果差,宣传推广力度不够,农户认识不足.最后,从政府统筹、政策支持、科技研发和强化宣传等方面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期为有序推进黑龙江省秸秆肥料化利用和实现农业碳中和提供理论支撑.
其他文献
谷子产品作为一种健康保健食品,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河北省是谷子生产和消费大省,研究其居民谷子产品消费行为对引导其谷子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河北省440位城乡居民为调查对象,基于计划行为理论,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了影响居民谷子产品消费行为的因素.结果 表明:城乡居民对谷子产品营养和保健功能、口感、外观品质的认知、谷子产品的宣传力度、产品价格、对谷子产品的了解程度、消费者性别、年龄和居住地等均对居民谷子产品消费行为具有比较明显的影响.据此,从加大高产优质谷子品种研发,支持谷子深加工企业发展
采用标准差化法和熵值法进行客观赋权,同时测算新疆2000-2018年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生态功能弹力与人类经济协调力三者之间的耦合性和生态承载力,对时间趋势变化及市域分布特征进行Arcgis可视化,深入探讨在特殊地理位置与生态特征的极大影响下,正确处理新疆农业经济持续协调发展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新疆资源、环境和农业经济发展的耦合度极高,均在0.8以上,耦合协调性在0.7左右,可持续性偏弱,总体处于农业经济发展优先型.新疆资源环境承载力介于极不承载和弱承载之间,存在很大上升空间;生态功能弹力持续处于不稳定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