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血清中的恶性肿瘤特异生长因子(TSGF)、鳞状细胞癌抗原(SCC)、糖类抗原(CA125)在宫颈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宫颈癌患者60例为实验组,同期进行体检的正常人35例为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中SCC的水平,用光度比色法测定血清TSGF水平,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CA125水平,并将其与患者的病理类型和临床分期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①宫颈癌患者血清SCC、TSGF、CA125
【机 构】
:
463000 河南省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内科,463000 河南省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血液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血清中的恶性肿瘤特异生长因子(TSGF)、鳞状细胞癌抗原(SCC)、糖类抗原(CA125)在宫颈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选取宫颈癌患者60例为实验组,同期进行体检的正常人35例为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中SCC的水平,用光度比色法测定血清TSGF水平,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CA125水平,并将其与患者的病理类型和临床分期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①宫颈癌患者血清SCC、TSGF、CA125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宫颈鳞癌患者血清SCC阳性检出率高于TSGF、CA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腺癌患者血清CA125阳性检出率高于SCC、TSG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在临床分期中,临床分期Ⅲ/Ⅳ期患者的肿瘤标志物阳性率高于Ⅰ/Ⅱ期患者,患者的肿瘤标志物阳性率随着临床分期的增加而升高。
结论联合检测血清SCC、TSGF、CA125在宫颈癌的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提高诊断的敏感性,对于病理类型和临床分期的诊断也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中微型钛板固定与缝线悬吊固定方式对临床疗效的影响,评价微型钛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6年1月开展的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41例进行观察,其中A组21例,行缝线悬吊固定;B组20例,行微型钛板固定。比较两组随访时JO评分改善率、颈椎曲度变化、椎板掀开角度及轴性症状。结果两组随访6~70个月,平均34个月。两组JOA评分改善率比较差异未见统
目的分析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并探讨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致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①回顾性分析上消化道出血150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是否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分为对照组50例(未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和观察组100例(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对比分析两组年龄、性别、吸烟饮酒史、检查情况、疾病史。②回顾性分析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患者应用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0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0例,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联合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对照组(50例,单纯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对比分析两组尿动力学、术后并发症及围术期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为(61.1±13.2)min、膀胱冲洗时间为(20.4±6.2)h、术中出血量为(23
目的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I3K/Akt)通路介导的凋亡机制在自体冷血停搏液对未成熟心肌中的保护作用。方法将82例行体外循环术的先天性心脏病婴儿,随机分为两组,非自体冷血停搏液(A组)33例,自体冷血停搏液(B组)49例,阻断前和主动脉开放30 min取右心耳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心肌组织磷酸化Akt(P-Akt)和Bcl-2、Bax蛋白的含量,计算Bax/Bcl-2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的价值。方法选择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的老年急性呼吸衰竭患者41例,所有患者均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观察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的疗效、治疗前后患者的动脉血气指标改善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后,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未出现患者死亡情况,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有效率为100%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老年原发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4月82例老年原发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氨氯地平,研究组联合采用氨氯地平及缬沙坦。统计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对比治疗前后两组血压水平[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糖[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及胰岛素水平[空
目的探讨术前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抗血小板治疗对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6月14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3例。对照组直接行PCI治疗,观察组在PCI治疗前行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抗血小板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后冠状动脉TIMI血流分级、术后7 d左心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直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雄激素指标性激素结合蛋白(SHBG)、睾酮(TT)、硫氢表雄酮(DHEA-S)、雄烯二酮(A4)及游离睾酮指数(FAI)对于PCOS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方法分析300例PCOS患者及120例月经及排卵正常女性(对照组)的临床表现和各生化雄激素指标,其中PCOS组又分为有高雄症状组和无高雄症状组,检测患者TT、SHBG、DHEA-S、A4,并计算FAI,比较各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与神经节苷脂联合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8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给予神经生长因子与神经节苷脂联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达92.5%,优于对照组的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 C)对原发性高血压和高血压脑出血发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27例单纯高血压患者(观察组1)与27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观察组2)以及同期体检的54例正常人(对照组)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分析三组血清Cys 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水平以及观察组2患者与对照组的血压。结果观察组2的血清Cys C含量[(1.10±0.271)mg/L]高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