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从多个视角探讨伏牛山地区森林生态系统生境质量的空间差异特征,旨在为该区生态系统服务能力的提升以及生态环境建设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基于伏牛山地区森林类型分布图、土地覆被及DEM等数据,借助InVEST模型和ArcGIS软件,从区域、森林类型和垂直带三个视角探讨伏牛山地区森林生态系统生境质量的空间差异特征.结果表明:①伏牛山地区森林生态系统的生境质量指数平均值为0.79,整体处于较优等水平;②从不同森林类型来看,以人工林为主的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林以及林龄较小的栓皮栎(Quercus v
【机 构】
:
郑州师范学院地理与旅游学院, 郑州 450044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多个视角探讨伏牛山地区森林生态系统生境质量的空间差异特征,旨在为该区生态系统服务能力的提升以及生态环境建设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基于伏牛山地区森林类型分布图、土地覆被及DEM等数据,借助InVEST模型和ArcGIS软件,从区域、森林类型和垂直带三个视角探讨伏牛山地区森林生态系统生境质量的空间差异特征.结果表明:①伏牛山地区森林生态系统的生境质量指数平均值为0.79,整体处于较优等水平;②从不同森林类型来看,以人工林为主的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林以及林龄较小的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林生境质量最差,而以天然林为主的锐齿槲栎(Quercus aliena var.acuteserrata)林、华山松(Pinus armandi)林和针阔混交林生境质量最好;③从不同垂直带来看,南坡低山落叶阔叶林带(SI)生境质量最差,南坡中山针阔混交林带(SIV)生境质量最好.
其他文献
以我国雷州半岛红树林为调查与研究对象,采用样方调查方法对红树林区系组成、群落结构和分布特征开展调查分析.调查结果表明:雷州半岛红树林的群落可分为24个类型,其中白骨壤群落面积占比高达60.55%,占有绝对优势;雷州半岛红树林包括真红树植物8科13种,占全国真红树植物物种的50%,半红树植物8科10种,占全国半红树植物物种的83.33%;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为0.09—1.08,部分研究区域之间数值差异较大;从向陆林缘至向海林缘,物种多样性沿潮间带的变化趋势比较一致,为高潮间带>中潮间带>
陕北榆林地区位于鄂尔多斯地块内部,其沉积地层主要为细砂.基于该地区大量的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本文共收集了83组砂样动三轴试验数据,并分类统计分析了松散~稍密、中密和密实三种密实程度的砂土在8个典型剪应变下的动剪切模量比和阻尼比统计值.选取一个典型钻孔,建立土层地震反应模型,分别以本文“统计值”、“规范值”和“推荐值”作为模型参数进行土层地震反应计算,并对反应得到的地面峰值加速度与反应谱进行了对比分析.
采用知识图谱方法对1991-2019年国内碳排放研究进行梳理,得到我国城市碳排放研究科学知识图谱.梳理国内“城市碳排放”研究热点与演进规律,构建城市碳排放研究框架体系.研究发现:(1)近20年国内城市碳排放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低碳经济”、“城市规划”、“土地管理”、“温室气体排放”等方面,以实证研究为主,缺乏系统的理论体系研究,跨学科的研究也较少;(2)研究精度和深度不够:各行业部门碳排放研究主要是诊断性地对碳源及影响因素的梳理,缺乏具体因素作用过程和机制的探讨;(3)基于空间数据的碳排放研究缺乏,数据收
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维护人类健康产生积极的作用,保持生物多样性对减少社会经济损失、维护人类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章论述了生物多样性增加或丧失对传染病发生和传播的影响、传染病特点及其危害.重点对驱动生物多样性变化及传染病加剧的原因进行分析,探究了土地利用变化、饲养业发展、野生动物贸易、外来入侵种、社会生态背景对传染病传播的影响.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对策和措施,为进一步加强和应对传染病,营造人居健康环境提供了科学的基础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