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阳性男男性行为人群多性伴高危性行为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umiu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调查HIV阳性MSM多性伴高危性行为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

方法

通过"滚雪球"方法,在成都、重庆和广州市招募年龄≥18岁、经男男性行为感染HIV者为研究对象,取得知情同意后进行电子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特征、最近6个月的性伴和性行为状况、焦虑和抑郁症状评定等。采用χ2检验、t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的方法分别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

结果

501名HIV阳性MSM平均年龄(30.24±7.70)岁,最近6个月多性伴高危性行为报告率为17.4%(87/5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最近6个月多性伴高危性行为的危险因素:婚姻状况为在婚(OR=1.93, 95%CI:0.77~4.84)、离异或丧偶(OR=3.94, 95%CI:1.66~9.36),有焦虑症状(OR =2.22 ,95 %CI:1.16~4.27),有男性固定性伴(OR=5.04 ,95%CI:1.08~23.54)、男性偶然/商业性伴(OR =2.54 ,95%CI:1.34~4.80),高危性行为时饮酒(OR=3.00 ,95%CI:1.37~6.62)、性行为时使用Rush主要成分为(烷基亚硝酸盐)(OR=3.53 ,95%CI:1.72~7.23),将自己的HIV感染状况对男性固定性伴部分告知(OR=1.84 ,95% CI:0.78~4.33)、均未告知(OR=2.68,95% CI: 1.25~5.73)和性感觉评分高者(OR=1.09 ,95%CI:1.03~1.15)。

结论

HIV阳性MSM的多性伴高危性行为加速HIV的流行,因此,在发展针对该人群心理行为特征的高危性行为干预方法的同时,亟需建立有效遏制HIV经性传播的医学或生物学措施。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北京市3家中餐馆就餐者点餐营养素含量,采用富含营养素食物(Nutrient-Rich Foods, NRF)指数法综合评价一餐的营养搭配。方法选择北京市某商业区内经营温州菜、鲁菜和云南菜的3家中餐馆,收集全部菜品的主、配料重量,计算每道菜品的营养素含量;结合3家餐馆一段时期内的点餐流水单,计算人均点餐营养素含量,并利用NRF指数综合评价一餐营养素水平。结果3家餐馆就餐者一餐人均点餐能量为4
CRF01_AE是我国目前流行的主要HIV-1毒株,具有独特的流行病学特征。本文从该毒株的发现起源与命名、在国内外的流行过程、参与形成的重组毒株以及致病性等方面进行介绍,并讨论了与流行病学特征密切相关的社会和生物学因素。
目的分析2011-2014年河南省腹泻患者粪便中分离的216株D群宋内志贺菌毒力基因携带情况、耐药谱及代表性菌株的PFGE指纹图谱特征,为志贺菌病的病原学监测及暴发溯源提供基线数据与方法学参考。方法采集腹泻患者粪便样本,SS平板分离培养18~24 h,采用克氏双糖铁(KIA)/动力-吲哚-尿素(MIU)与API20E系统进行生化鉴定,利用志贺菌分型血清进行玻片凝集;使用热裂解法制备DNA模板,采用
寨卡病毒病是由寨卡病毒引起并主要通过蚊媒传播的一种病毒性疾病。2015年在美洲地区发生大规模的传播与流行,因可能与新生儿小头畸形、格林-巴利综合征有关,2016年2月被WHO列为全球紧急公共卫生事件。本文搜集期刊、在线论文及WHO文件进行综述。寨卡病毒病的传染源主要为患者、隐性感染者及非人灵长类动物等;目前该病传染期尚不明确,但通过患者血液、唾液、精液及尿液DNA检测期推断,其传染期至少可达2个月
目的描述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CKB)队列的10个地区人群中高血压的患病、知晓、治疗和控制现状及其地区差异。方法CKB项目于2004-2008年在10个项目地区募集512 891名30~79岁队列成员并完成基线调查。本研究利用CKB项目的基线信息,比较对年龄和/或性别进行调整后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及其控制情况的地区差异。结果10个项目地区中,高血压患者共180 621人(35.2%),其中
目的分析我国社区成年人群HBsAg阳性者的医疗和就诊行为特征,并探讨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在2006年全国乙型肝炎(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建立的HBsAg阳性者队列基础上,分别于2010年和2014年开展队列随访调查。在2014年的随访中,采用横断面调查,通过问卷方法收集就诊医院的诊断、常规体检、治疗及用药等医疗就诊信息。使用SPSS 18.0软件分析数据,并对HBV感染者就诊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χ2检
目的探讨浙江省麻疹疫情的时空演变规律。方法数据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和中国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采用Power-law的时空多成分模型拟合浙江省各县(市、区)2013年麻疹逐日发病个案数据,通过时间自相关、局部特性、空间流行等成分值比较各县(市、区)麻疹的流行特征。结果浙江省2013年麻疹报告总例数为1 494例,发病率为2.72/10万;Power-law算法相比一阶确定性邻近矩阵,模型
近几十年来,病例对照研究衍生出了一些新的研究方法。本文对其中四种方法(二阶段设计、病例镜像研究、暴露交叉研究以及病例-病例-时间-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适用情况、优点及局限性进行综述。
目的分析出生体重与儿童时期超重/肥胖间的关联。方法使用中国双生子登记系统基线调查的<18岁双生子人群(共8 267对),采用双生子对内对照设计方法,探索出生体重与儿童青少年时期BMI及超重/肥胖之间的关联。结果调整性别和卵型的影响后,出生体重每增加0.5 kg,超重/肥胖的风险:幼儿及学龄前期(≥2且<6岁)儿童增加0.87倍,学龄期(≥6且< 12岁)儿童增加0.69倍,青春期(≥12且<18岁
目的探讨2006-2014年湖南省戊型肝炎(戊肝)的时空分布特征。方法收集2006-2014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传染病报告信息系统报告的戊肝病例数据。应用ArcGIS 10.2及SaTScan 9.1软件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及时间-空间聚集性分析。结果2006- 2014年湖南省累计报告戊肝病例7 124例,死亡病例3例,年均发病率为1.22/10万,以55岁以上发病为主(22.42/1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