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下的初中历史教学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at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阶段,在新课改实施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已经成为一种主要发展趋势。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的主要目的是向学生传播知识,让学生了解历史发展进程,但是历史学习过程是枯燥的,教师只有适当改变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乐趣,才能不断推进历史教学。作者主要对新课改下初中历史课的有效教学方法进行探析,并结合实际教学工作经验,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摘要】新课改 初中历史 教学方法
  长期以来,藏区的历史教学方法主要是讲授法,老师“满堂灌”,学生听得索然无味,学生与老师缺少信息交流,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利于培养学生多种能力。因此老师备课要针对学生实际,巧设导入,创设情境,引导启发,联系生活,注重基础,讲授中要引导得法,使学生通过积极思考来解决历史问题,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让学生实现由被动“听”到主动“思”的转变。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借助现代教学手段丰富学生感官,再现历史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一、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原因分析
  1、安于现状。大多数的历史教师都很少学习专业书中的知识,有的教师甚至从来没有订阅过专业杂志。其专业知识不是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而是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遗忘。年龄的增加使得部分初中历史教师安于现状,不求上进,对国内外相关的历史研究情况不了解。认为懂的知识能够满足于当前教学即可。
  2、教师专业化比列偏低。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部分学校初中历史教师的教学任务偏重,这就使得许多教师觉得疲倦,经历不足,用在提升自我素质的时间过少。与此同时,部分初中历史教师中,仅仅少数是学历史专业,并且只有极少数的人是长期从事历史教学的,其他教师经常带有其他多个学科。还有的初中历史教师,本身不是历史专业毕业,由于自身储备的知识不足,在教学过程当中常常感觉难于应付。
  3、思想保守,不愿或不敢更新教育教学方法,安于现状。现在从事历史教学的教师中,青年专职教师所占的比例较少。并且有一种比较普遍的偏见 :历史课是附属品,谁都能教、谁都会教。因而,相当部分历史教师的思想保守,不愿或不敢更新教育教学方法,总认为教得好不如学生背得好,只要学生能考出较好的成绩就行。
  4、考试导向的影响。近几年中考改革的力度不很大,初中历史毕业升学考试的试题都比较简单,主要还是以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为主,而涉及其他能力考查的要求的比较少。并且每年能上毕业班的历史教师只有很少部分人,其他的没有这个机会,由于没有升学的压力,便缺乏深钻教材的动力,更不愿花精力和时间去了解和掌握课本以外的内容。
  二、新课改下的初中历史教学方法
  1、培养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主学习。新课改实施以来,教学过程更侧重于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而学生自主能力培养的最佳时机便是初一。主要是培养学生看书、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自主能力。在初中历史课堂上,其面貌大大改变。过去总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主动学生被动接受。而新课改以来,课堂更注重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更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这便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积极性,也便于提高课堂效率。
  历史是一门有血有肉,内容丰富,同时趣味性又很强的学科。它包括一定时间。一定地点,一定条件下人物的动态和事件的发展。因此,它是有情节有过程的,是有善恶是非和喜怒哀乐的,历史本身就含有构成故事的各种因素。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将历史知识揉人故事情节中,把史实故事化,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地穿插一些与教材相关的典型短小有趣的故事,这样会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注意力集中。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最终将学生引人乐而忘返的胜境。
  2、活跃课堂氛围。在初中历史课堂中,教师要注重情化魅力。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对学生的每一个微笑和每一个目光都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动力。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多给学生创造机会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做学习的主人。教师可以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来开拓视野,强化知识,提高学习兴趣。例如举办历史故事会、编演历史剧、知识竞赛、编辑历史小报、动手制作教具、举办历史文物展览、参观历史遗址等活动。毋庸置疑,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新型的培养学生能力的方式效果会更好。比如在历史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等等都是针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的方法。
  3、让学生在历史活动课中成长。对新课程的理解,最深的是:使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习的能力使其可以持续性发展。首先,学生在讲故事中成长,每节活动课安排2位同学上台讲故事。慢慢地,学生感受到了上台讲故事的喜悦,喜欢同学老师的夸奖、表扬,敢于上台表演了。通过这些练习,一方面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克服求同思维定势,突破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界限,创造出新办法、新概念和新观点。另一方面,为了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过程,课堂上师生一起分析具有典型性、示范性、开放性的例题,让学生从多个层面寻找问题的答案。为学生的课后练习扫除障碍,并希望通过“练”,发现并及时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当堂掌握,当堂巩固和当堂理解知识的目的,并且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经过笔者多年的教学总结,初中历史教师不必是全才,但是却必须做到有心。也就是说,所有的教师都必须关注实际,注重创新性学习的时间过程。正确合理的对学生采取评价。初中阶段的教学过程应注重学习过程,注重学生的感受和体验,创新性学习对教师提出了更全面,更高的要求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实践能力。教师必须首先要打破传统,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才能更好地贯彻和落实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李德藻.初中历史教学現状与对策[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09,(5).
  [2]黄伟.初中历史教学实施创新教育实践研究[M].河北人民出版社.
其他文献
药代动力学原理指导下的血药浓度监测是通过检测血液中的药物浓度,为患者制定合理的给药方案,从而减少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提高药物的疗效。药物的血浓度受很多因素影响,在做
一、对电化教学的正确认识问题  1.对电化教学的重要性缺乏充分的认识。有的教师不注重电化教育理论的学习,缺乏课堂电化教学的实践,不了解普通的电教媒体的一般性能及其在教学中所能发挥的作用,以致不乐于使用电教媒体。即使使用,也只是把最一般的媒体(如录音机)带进课堂,而不用幻灯、投影、录像、语言实验室等设备,且录音机权用于带读,对其矫正语音语调、训练听说能力等功能也未能也未充分利用。此类不使用或功能利用
古潮州府释道文化的发展对今潮州文化的塑造产生重大影响.乾隆《潮州府志》中对古潮州府的释道先贤、寺祠文化以及儒释道交融的记载,足以反映出当时潮州释道文化的大致发展状
科技迅速发展、信息急速膨胀的今天,公民素质成为社会安定和维持秩序的关键,学校教育作为提高国民素质最重要的途径,在各级社会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而影响学校教育质量的关键是教师素养,目前,世界教育改革的热潮中教师专业发展成为提高教师素养的重大举措,在国内也取得了重要成就,但偏远民族地区因其特殊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在推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特殊问题和困难。  本文主要使用个别访谈和开放式问卷的方法对
【摘要】众所周知,数学内容有时是枯燥无味。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如果教师能有效运用,不仅能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教学环境,而且对以课堂语言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产生重要的影响,为助力学生有效激发学习兴趣,掌握数学知识,提升数学内涵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数学 教育技术 巧妙运用 高效课堂  随着社会信息进程的日益加快,人类面临一个新的教育命题: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数学课程标准》前瞻性
当前,学生因贫困生而造成辍学的现象逐步减少,而因后进生而造成辍学的现象不断增加,后进生是广大的教师最头痛的教育对象,也是最关注的学生群体,不少教师把提高后进生成绩作为最难攻克的难关。作为英语教师,在我平时的教学中,如何提高英语后进生的成绩也一直是我关注的问题。  后进生不仅学习成绩差,同时还有一系列的问题产生,如:上课不注意听讲,与前后桌的同学讲话,在课堂上搞小动作,甚至扰乱课堂秩序等。因此,对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