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课《观察蜗牛》教学设计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illTang00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目标
  (一)通过两个人一组使用放大镜合作观察蜗牛,能够用图画的形式描述蜗牛的主要组成部分,并能够说出蜗牛有4个触角。
  (二)通过微课的观看说明,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出蜗牛触角和眼睛的作用。
  (三)通过小组合作完成观察实验,能够说出蜗牛可以依靠触觉、嗅觉、味觉等感知周围的环境。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介绍蜗牛的生活环境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你听,他来了!
  (课件播放蜗牛与黄鹂鸟的音乐)
  师:我们的新朋友是谁呀?(蜗牛)
  师:对呀!我们这节课的新朋友就是小蜗牛。
  (板书:黑板上贴上小蜗牛的彩色图片)
  师:生活中,你见过他吗?什么时候见过的?在哪里见过的?
  (课件:学生寻找小蜗牛的图片)
  师:原来我们在雨后的草叶上更容易找到小蜗牛啊!看来,我们这位新朋友,可能喜欢待在比较湿润的地方。
  (二)使用放大镜观察蜗牛,总结蜗牛的结构组成
  师:老师今天也将小蜗牛请到了我们的教室里来了。你想不想近距离地接触、观察一下小蜗牛呢?
  (板书:观察)
  师:可是小蜗牛这么小,我们用眼睛能观察清楚吗?那你有什么好办法能让我们观察得更清楚吗?
  师:你可真聪明,想到了使用放大镜这一观察工具。
  (课件:放大镜)
  师:我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两个放大镜,一会儿我们可以两人共用一个放大镜,一起来观察我们的新朋友——小蜗牛。
  师:在观察之前,老师告诉同学们一个关于小蜗牛的秘密(课件):小蜗牛其实非常胆小,它喜欢安静的环境。如果周围的环境太吵闹,它可能就缩在自己的小壳里不出来了。所以,我们大家在观察的时候,要保持安静,不要吓着小蜗牛。能做到吗?
  师:老师还有一个要求:在觀察完小蜗牛之后,将你观察到小蜗牛的样子用图画的形式画在你的观察记录单上,可以吗?(课件)
  师:请小组长从桌箱中小心地取出小蜗牛,安静地带领你的组员,用放大镜开始观察你们的小蜗牛吧。
  学生观察小蜗牛后将小蜗牛画在指定的记录单上。
  师:观察时间结束。请小组长将小蜗牛送回到老师手中的材料盒中。
  师:看到同学们小心谨慎地观察小蜗牛的神情,认真仔细画画的态度,相信你一定对你的新朋友小蜗牛有了更多的认识吧!谁先来借助自己画的小蜗牛,说说你看到的小蜗牛是什么样子的呢?
  学生借助自己画的小蜗牛介绍观察到的小蜗牛的组成。
  (评价学生的观察记录、语言表达:你观察得可真仔细,看到了小蜗牛的外壳是螺旋形的;你还观察到了小蜗牛是怎样运动的,它是依靠下面的腹足做爬行运动的;你还看到了小蜗牛的眼睛呀!这么细小的结构你都观察到了,真厉害;你还看到了小蜗牛的触角呀!那你看到小蜗牛有几个触角呀?)
  师:咱班的同学真厉害,用自己善于观察的双眼、善于表达的语言描述了小蜗牛长什么样子!连蜗牛的眼睛和触角这么细小的构造都发现了,真是一群善于观察的小观察家。那你知道蜗牛的眼睛和触角有什么用吗?
  (板书:借助于学生的交流,板书出蜗牛的触角、眼睛)
  (三)观看微课,了解蜗牛的眼睛、触角的作用
  师: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蜗牛小博士是怎么说的吧!
  (课件:微课介绍小蜗牛的身体的主要组成部分,并介绍蜗牛的触角和眼睛的作用)
  师:哎呀,原来蜗牛的眼睛和触角居然有这么大的作用!可以帮助小蜗牛感知周围的环境,找到自己喜欢吃的食物,躲开自己不喜欢的食物,还可以帮助小蜗牛找到自己喜欢的地方居住,好厉害呀!那你想不想看看蜗牛是如何利用触角、眼睛来感知环境的呢
  (板书:感知环境)
  (四)观察蜗牛对周围环境的反应
  师:看一下老师为同学们准备的实验材料(课件):蜂蜜、醋、棉棒、菜叶、枝条、手电筒、只有一半盖子的盒子、放在培养皿中的蜗牛。说说你打算如何利用这些材料来看看小蜗牛是怎样靠眼睛和触角来辨别食物、寻找自己喜欢的家呢?
  学生回答。
  (引导学生利用老师所给的材料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引导学生用完整的语言描述自己设计的实验过程,并及时的评价学生的回答:你说得很有条理性,你有很强的逻辑思维,你能用响亮的声音勇敢的表达自己的想法,真厉害!哎?我们的手电筒可以干什么?盒子为什么只有一半的盖子呢?)
  师:同学们真厉害!能像科学家一样设计简单的实验来进行自己想要的研究!为了帮助同学们更科学、严谨的研究,老师还为同学们另外准备了几只小蜗
  牛。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每个小组只做其中的一个观察实验,一会儿同学们就可以利用桌面的实验材料:老师给大家准备的小蜗牛,进行相应的观察实验(课件:实验方法),好吗?
  师:在实验之前,老师还想让大家说说,实验中我们需要注意什么问题呢?
  学生回答注意事项。
  师:看一下老师给大家的小提示(课件):实验中注意安静;实验结束后,在实验记录单上用箭头画出小蜗牛的运动路线。好了,要求清楚了吗?一会儿,拿到老师准备的小蜗牛的小组,就可以在组长的带领下直接进行你们的观察实验了。
  老师发小蜗牛,学生小组实验,课件重新呈现实验方法的图片。
  师:时间到。请小组长将所用的实验材料送回到讲桌。
  小组长将材料送回。
  师:看到大家跃跃欲试的神情,我知道大家都有了自己的发现。现在谁来借助自己的实验记录单说说你在实验中都观察到了哪些现象?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重点引导学生说出蜗牛在找寻食物、环境的过程中,蜗牛的眼睛、触角都在不停地动着,引导学生说出蜗牛是依靠视觉、嗅觉和味觉来感知周围的环境的。)
  师:看来我们同学不但善于观察,还善于总结,具备了科学家认真科研的精神。通过实验我们知道,蜗牛可以依靠视觉、嗅觉、味觉来感知周围的环境。(课件)
  (五)拓展活动,饲养蜗牛
  师:咱同学这节课真棒,自己亲手揭示了关于蜗牛的一些小秘密。但蜗牛身上还有其他的许多秘密,你还想知道蜗牛其他的秘密吗?想知道的话就将我们课堂上的小蜗牛带一只回家,自己饲养。在饲养的过程中注意观察并做好记录,完成蜗牛成长日记,看看谁还能发现更多的关于蜗牛的小秘密。
  师: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
  【作者单位: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凤林学校
其他文献
小学科学实验是教学的重要形式,也是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激发其探索意识等的重要环节;在实验教学中要联系学生的生活,才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意识和欲望,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本文根据现有的研究资料,结合自身对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一些认识,对小学实验生活化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实验内容要与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实验器材生活化等建议。希望能够对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供一些帮助和启示。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教学必须从
科学的严谨与感性的浪漫,体现在不同学科的教学中。在实际的科学教育中,如何把握科学的严谨与感性的浪漫,是作为科学老师应该考思考的问题。  感性的是学生凭借感官获取的,由个人的感情并未深入思考而做出的结论,同时也是基于平时语文教师给予的美好愿望。但是作为一名科学教师,是要基于事实与规律的、基于年龄及认识观的。教师如何开展科学教学,既做到科学的严谨也兼顾感性的浪漫,既有利于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强化,也利于教
21世纪是信息时代,随着科学技术及经济的快速发展,信息在人们的知识更新中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医学科学的飞速发展,导致了医学文献资料的急剧增长.也导致了对其需求的不断
科学活动离不开观察,观察是科学探究的开始。低年级学生刚刚接触科学,逻辑思维能力不强,注意力持续时间短,动手能力也较差,缺乏科学、有序的观察方法。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设计并组织合适的科学观察活动,引导学生学习观察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本文以苏教版二年级《科学》教材中《明亮与黑暗》一课为例,谈一谈小学低年级科学课堂观察活动设计。  一、低年級的观察活动要有引导  低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大量农民工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就学难问题近年来也不断得到解决,农村常住人口也在逐年下降,学生人数也下降得比较快,村办小学学生数大多在50人左右。对于群众居住分散、学生又少的山区来说,既不便于大面积集中办学,又要解决少年儿童就近入学问题。另外,城市學校学生增加,大约四分之一的农村教师被招考进城市学校任教,因此,复式教学就出现在偏远农村的村办小学了。它适应了农村经济文化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教育手段逐渐运用到了课堂教学之中,也引起了教师对于信息技术运用于课堂教学的多元化思考。如何把信息化技术手段有效运用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之中,促进孩子能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个性化的发展,已成为广大一线数学教师讨论的共同话题。同一化课堂教学方案的设施,即使在课堂上关注了学生的差异性,却难以让学生的数学学习呈现个性化发展。为此,教师必须能够适应教育新时代的发展需要,积极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