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有诗书气自华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olin19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赵宝煦同志是享誉海内外的学术大家,我才疏学浅,从学术上品评他的卓越贡献非我之所能,自有业内诸贤去做。我想谈的是,许多年来,他高尚的人品、渊博的学识、深刻的见解、平易谦和的性格,尤其是他那至纯至善的心和循循善诱、润物无声的教育风范,给了我多方面的启迪、教育。
  由于他数十年奋斗不息,硕果满枝头,桃李满天下,在学界享有很高的地位,因此,在会议上和通信中,我也尊称他为“赵老”,奉他为师尊,但有时我会脱口而出,称他为“老赵”,仿佛忘掉了几十年岁月流逝,回到了一九五八年那个严寒的春天。那时我和他作为北大首批下放干部,辞别燕园,去到京西矿区,在群山环抱的乱石滩上“大办水利”“战天斗地,改造思想”。当时我二十出头,刚留校任助教,一起下放的还有年过半百的吴柱存等“海归教授”,也有像沈绍周、汪子嵩、赵宝煦等年纪不大,却有相当“革命资历”和“学术造诣”的中青年讲师。
  那是一个人人争取“脱胎换骨”的“火热年代”,人际关系首重政治,年龄差异和学术地位则忽略不计,大家都在改造,都是同志。因此,我和大家一样,称呼汪子嵩、任继愈为“老汪”“老任”,称呼赵宝煦也自然为“老赵”。这批北大人穿着五花八门,口音南腔北调,哲学系的刘泉清是调干研究生,他爱和当地老乡讲话,但他的湖南官话,大多数人听不懂,只好让西语系刘君强当翻译,但老赵讲一口地道的北京话,大小会上文件都由他念,给人印象很深,他不仅衣着合体,而且文质彬彬,用辞恰当,风度儒雅,我想“腹有诗书气自华”。不久后知道他虽在政治系,但能诗善文,还能即景素描,可说是多才多艺,颇有“老北大”的余风流韵。
  后来我奉调提前返校,由上层推动的政治风浪越刮越猛,北大像历次运动一样首当其冲。老汪、老沈等人和邹鲁风同志一起在“河南农村调查”问题上跌入陷阱,就连我这样一个籍籍无名的后学晚辈也跟不上“一日千里”的“大好形势”而受到批判,老赵作为系处级党员干部自然也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一起下放的“战友”在校园里碰到也都“破帽遮颜”默然无语。
  到了一九六六年,北大冒出一个聂元梓,她的一张大字报竟然使北大遭遇到一场政治地震,我从任教的北京国际关系学院骑车赶往大饭厅一带,以便见识一下这只天外飞来的怪鸟。这张大字报内容空洞,语言粗暴,半通不通,但居高临下,气势汹汹,有股蛮霸之气。我因不明就里,认为这不过是常出怪人的北大又出了一个狂妄之徒,故作惊人之语,因之一笑了之。但不久就证明了我的幼稚无知。这张大字报经过一番“点化”立即神功附体,化为中国的“巴黎公社宣言”,世人面前呈现出了一个光怪陆离的魔幻世界,北大变成了万众朝拜的“东方麦加”,同时又成了黑帮牛鬼蛇神盘踞的污水池塘。一夜之间,红卫兵造反派啸聚成群、杀声震天,以陆平同志为首的北大各级干部都被打翻在地,我素所敬仰的学术前辈也成了任何人都可以辱骂、殴打的“罪囚”,整个燕园顿时变成了暗无天日的鬼域世界。温文儒雅、谦恭谨慎的赵宝煦自然难逃噩运,历经屈辱,最终和季羡林、朱光潜等先生一同被关进了“黑帮大院”。
  我本人不久也被关入“牛棚”,对北大当时的情形是几年后我被“解放”出来才有所耳闻。一九七八年底我由下放地河北奉调回京,在社科院研究历史,已是青春凋谢、满脸沧桑,不断从友人口中获悉,包括老汪、老赵在内的一批干部重登杏坛,焕发了青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从此开始了我和他的二度交往。这时,他虽然雄心仍在,开拓学术新领域,但毕竟已渐近老年,青丝已变白发,人们也都改称他为“赵老”。
  在第二阶段交往中,我和他有更多的接触,更多的了解,也领受了他春风雨露般的教泽和熏陶。
  我在“文革”前的学生陈泉同志先在河北从政,后到深圳、香港从商,事业有成,他心系故园,在长江之滨的家乡创办了丹阳书院,为桑梓的文化教育尽一份力,他邀我出面,延请学界人士前往讲学,为此,我找了楚庄、赵宝煦等老友以及北京国际关系学院的老院长冯文耀同志前往助阵。这些人都很忙,年事已高,社会活动又多,但都欣然应允,尤其是老赵,不仅科研任务繁重,社会兼职不少,而且,不时还要出访,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我自知才疏学浅,而且纯然是“一介布衣”,他们肯于“出山相助”,除了无私服务社会的责任感之外,也是看我确有“程门立雪”的一片赤诚,也是珍惜多年的友谊。十几年来,宝煦同志从各方面关心指导,亲赴丹阳讲学,凡有可能均出席书院的活动,为与会者解疑释惑,他无论谈论历史或剖析现实问题均能深入浅出,娓娓道来,举重若轻,使闻者受益匪浅,得到极大的精神启迪。
  我和老赵有一些共同的朋友,如张俊彦、梁从诫,还有曾在北大留学的德国著名汉学家、社会活动家费路教授,老赵每有新作问世,均赐赠供我学习,读了他的诗文集,我眼界大开,对他的诗才和书艺敬佩不已,他还长于丹青,题材广泛,尤其是那些作于农村的素描,显示出他对人民群众的一片殷殷关怀之心。
  他写的《南行记》生动地记述了他青年时代为了民族大义,跋山涉水、历尽艰辛,终于进入西南联大,投身到全民抗战的洪流。在昆明他不仅学业精进,而且,在进步教授闻一多、李公朴、楚图南、潘光旦、梁漱溟等人的感召下,挺身而出,争民主,争自由,争解放,反内战,参加了永垂史册的“一二一”运动,为我们留下了历史上光辉的一页。我由此也了解到他性格中另外的一面,即不畏艰辛,临危不惧,刚烈顽强。他表面上的儒雅只说明他的文化修养高,丝毫不说明他软弱可欺。他在“黑帮大院”里仍然“方寸不乱”,吟诗作赋,透过表面的无奈,显出他蔑视暴政,凛然不屈,对嚣张一时的黑暗势力表示出“神圣的憎恶和讽刺的锋芒”(鲁迅语)。这两个方面在他身上融为一体,有时金刚怒目,有时引而不发,刚柔并济。这才是完整的战斗学者赵宝煦。
  作为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他不辞辛劳,足迹遍及亚非欧美,在国际学术讲坛上发出中国学术界的声音,凭借深厚的学术造诣、出色的口才、谦和严谨的施教风格以及娴熟高超的交际能力,为祖国赢得了荣誉和朋友。
  改革开放为他铺开了施展才华的舞台,他没有辜负这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出色地完成了使命,谱写了多姿多彩无比华美的人生篇章。
  在赵宝煦同志身上比较突出地体现出北大的传统,即以先进的理想与丰厚的学养,为民族独立、社会进步而奋斗,为学术的繁荣昌盛,坚守独立的人格,恪守学术道德,几十年如一日,皓首穷经,乐而忘忧。
  他对我的帮助和指教无法一一列举。
  “明窗简篇在,长与物华新。”他的新诗婉约玲珑,他的旧体诗颇见功底,尤其晚年的作品沉郁顿挫,苍劲豪迈,佳句堪传,他对民族的贡献是多方面的。
其他文献
我居住的小区,有个茶园,掩映在中央绿化带的榕树和葡萄藤下面。我刚搬进来的时候,这个茶园只有一个简陋的顶棚,后来经过几次装缮,规模有所扩大,设施也日渐完善。夏季入伏以后,茶园向小区居民免费供应伏茶(用夏枯草、白茅根、板蓝根等十几味中草药泡起来的,用于消暑),渐渐成了居民纳凉和意见沟通的好去处。茶园的装缮和伏茶的烧制,包括经费的筹集,完全是由小区的一群退休老人自发组织的,与社区居委会、物业都没有直接的
本届全运会群众比赛上,桥牌归来,设置6个小项。在连续6天的争夺后,东道主天津队获得了公开团体与青年团体项目的金牌,上海队获得女子团体项目金牌。福建队的陈终生、沈清获得公开双人金牌,天津队的刘思成、褚子杰获得青年双人的金牌,上海队陈逸倩、朱萍获得女子双人金牌。参加本届全运会桥牌项目的运动员和工作人员共计300余人。参赛者评价说,国内规格最高的桥牌比赛能够让普通人参加,已经十分满足。曾参加过1987年
俗话说,兴家如同针挑土,败家犹如浪淘沙。向来信奉“人勤春来早”的中国人,历经漫长的农耕文明时代,自然最知道勤俭之道、最懂得谦抑之礼。就像辜鸿铭在《中国人的精神》一书中所写,“中国人的性格和中国文明的特征,正是深沉、博大和淳朴。”这种性格特征,外化为色彩斑斓的生存哲学,大概就是懂得过日子之道。  这些年来,从海淘奶粉到海购口罩,从经济适用房到经济适用男……选择最合适的节奏把生活的算盘扒拉清楚,既是一
—略述邵循正先生的一篇政论文  邵循正先生是治元代史、中国近代史的大家,给人的一般印象,乃一位单纯、宁静的学者,少有出位的言论。张寄谦先生说他 “在政治态度上,观点敏锐,但严谨慎重,生活中沉默寡言 ”。目前可见一九四九年之前邵先生在学术著述之外的文字,几乎可说是空白。据《邵循正先生生平事业年表简编》“一九四四年 ”条,“在《中央日报》‘星期论文 ’栏上发表《论觇国》,指出日本已出现必败的预兆 ”,
关键词:生涯唤醒;人生经历;初中生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1)26-0033-04  【活动理念】  生涯即人的生命成长的历程。根据舒伯的生涯发展阶段理论,初中生已进入生涯探索期,正处于由社会意识薄弱的未成年人转化为社会主体的时期。“一个人若是看不到未来,便掌握不住现在;一个人若是掌握不了现在,就看不到未来”。由于社会阅历的缺乏,初中生对未来
〔关键词〕教育模式;艾滋病;高中    在现实生活中,当我们提及艾滋病,很多学生都会感觉它离我们很远;当我们提及艾滋病人,往往一些学生会感到害怕、恐惧,甚至还有一些学生认为他们道德败坏进而歧视他们。我们曾对我校高一年级学生做过调查:学生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仅为63.55%,不害怕并且不歧视艾滋病人的人数仅占23.75%。事实上,艾滋病在我国的流行已进入快速增长期,近每六秒就有一人感染艾滋病,形
业余选手何冲未能完成自己的第一次全运会比赛。山地车比赛有独特的规则,落后领先选手一定距离,就会被淘汰出局。骑完第五圈,何冲在即将进入最后一圈时被裁判拦了下来。“只差一点点,如果前面再快一点,也许就可以完成比赛了”,遗憾写在何冲的脸上。在何冲之前,已经有多位选手退出了比赛。与国内顶级运动员相比,何冲不是最差的,她的实力处于中游。带着些许遗憾结束了第一次全运之旅。通过此次参赛,何冲接触到专业教练的指导
里约奥运会田径赛场女子4×100米接力预赛中出现有争议的判决。问题的关键是这次判决到底是否合理以及人们应该从中得到哪些启示。接力预赛中美国队掉棒。里约奥运会的田径赛场是个充满传奇的地方,在女子4×100米接力预赛中,原本以第八名晋级决赛的中国队被遗憾地挤出决赛。此事涉及美国队、中国队和东道主巴西队,在舆论上造成了比较大的争议。事件发生以后,有人认为应该让中国队直接晋级决赛,或让预赛第二组除去被判犯
近二十年来,陈维崧与阳羡词派研究渐成学界的一个热点。在周绚隆的《陈维崧年谱》问世前,已相继有两种陈维崧年谱出版:陆勇强先生的《陈维崧年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二零零六年版),马祖熙先生的《陈维崧年谱》(上海古籍出版社二零零七年版)。陆谱较具规模,于陈氏生平事迹考订颇有所得。马谱草创虽早,但内容简略,相比陆谱,失误时出,新见不多。尽管已有两种年谱在前,周绚隆却不想放弃自己的撰写工作,这其中的原因,他
男儿欲作健,结伴不须多。  鹞子经天飞,群雀两向波。  被追尊为北齐神武帝的高欢,生前封号是渤海王,當时人往往称之为高王。最早看到这个有些特别的称呼,是多年前读《梁书·侯景传》。当王僧辩大军攻破建康,侯景眼见大势已去,感慨说:  我在北打贺拔胜,破葛荣,扬名河朔,与高王一种人。今来南渡大江,取台城如反掌,打邵陵王于北山,破柳仲礼于南岸,皆乃所亲见。今日之事,恐是天亡。  侯景和高欢都生长于北魏六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