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之路”成就“学之路”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lic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近日发布一份研究报告,从包括清华大学等985高校在内的23所本科院校中,收集2万多份调查样本,对中国的985院校和美国研究型大学做了一番比较。调查数据表明,985院校学生在“课上提问或参与讨论”题项上,有超过20%的中国大学生选择“从未”,而选择这一选项的美国大学生只有3%;只有10%的中国学生选择“经常提问”或“很经常提问”,而选择这一选项的美国大学生约为63%。 这是谁之过?孩子从小学到大学,长期的“灌输”教育,让他们习惯于,也乐于做你问我答的事情,习惯于跟在别人设想好的问题后面做解答的工作,孩子的兴趣、好奇心,创造力被残忍地“磨灭”。
  我们的教育体系给予学生的,始终是一种“被动式”的学习方式。在教学的过程中,“灌输”现象严重。 “教材成了目的,教育方法成了目的,作业成了目的,管理成了目的。” 提问是那么的稀罕。学生在学生中很少有问题,不管是课上还是课后。教师们也常抱怨:学生太笨,我让他们提问,他们就是不提问,他们就是提不出来,我有什么办法!很多学生有心理障碍,怕问错了会遭老师批评同学讥笑;或者学习中不会找疑点,无疑可问;或者慑于老师的威严,不敢大提问。学生无疑,老师难辞其咎。
  那么怎样才能帮助学生成为“问之路”上的思想者呢?现将我的一些尝试与大家分享。
  (一) 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师放下担子,与学生零距离接触。
  例如《风筝》一课的教学以一个游戏开始,一下子调动了学生的兴趣。进行到一半,我悄悄地在音乐的伴奏下朗诵起课文《风筝》来。同学们听得很认真。读完,我问学生:你有不明白的地方么?你能用一个问题来考考同学和老师么?考倒了他,你就是胜者!一双双圆溜溜的眼睛忽闪忽闪着,有的抓耳挠腮,有的低头沉思,有的低声交耳……片刻,一只只小手高高地举起:有的大声叫着“我来”,有的迫不及待站起来……啊!活泼的课堂气氛解放了思想的束缚,一个个问题从他们充满纯真的嘴里飞了出来:“他们做的风筝为什么什么也不像呢?……这节课中,共有十人提问了十一个问题。
  為什么这堂课能激起学生提问的欲望?因为通过游戏引入新课,新颖有趣,营造了一种宽松的教学氛围;因为以竞赛形式来提问,又激发了学生的“争胜欲”;因为老师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缩短了与学生的情感距离,激起了学生的表达欲。和谐的氛围拉近了心的距离,学生问的勇气随之增长。
  (二)充分信任学生,提问的时间、形式和内容“跟着学生走”,机智应对。
  以《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为例。首先从质疑课题开始:板书《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我询问的眼光扫视了全班,很快,几个机灵鬼已经举起了手:“小村庄怎么了?小村庄发生了什么事?……读题质疑,利用掌握文章主干,是质疑的起点。看着学生们跨出了美好的第一步,我心里充满喜悦。“这些问题的答案就在课文中,大家自由读文章,在寻找这些答案的同时,你会有更新的发现,更多的问题。”顿时,教室里寂静一片。
  “小组交流你们的问题,然后提出代表你们小组的问题好么?”寂静的教室热闹起来了,讨论声、争执声响成一片。几分钟后,集体交流开始了。
  第一小组先发言。学生小红说:山坡上的树都变成一栋栋房屋与家具,他们怎么不知道爱护树木么?
  师;好,从不;从不理解的行为处找疑点。
  第二小组:学生:树木被砍光以后,小山村变成什么样了?
  师:想想,这个问题哦跟第一小组有什么关系?
  生:是一样的。
  师:对!你看,问法不同,实质是一样的。
  第三小组。学生:小山村原来是什么样子的呢?
  师:好问题!你们怎么想到这个问题的?
  生:因为小山村没有了,我们很想知道原来是什么样子的?
  师:真会动脑!他们联系了前后文,经过比较分析后才提出问题,这样的问题才有价值!表扬他们小组!
  第二课时结束前五分钟,我又设置了质疑环节。
  师:文章学到了这里,你还有问题么?
  生:他们为什么不爱护自己的村庄?
  生:他们毁了自己的村庄后悔吗?
  听着学生们的话语,我感到学生已被课文所吸引,他们已不满足于书本知识。于是,我趁热打铁推荐了《请爱护我们的地球》。
  学生在老师的鼓励下,情绪高昂,对质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问题的质量有了提高,他们不仅敢问,而且遵循了一定的提问方法。老师把握节奏,引导学生进入提问状态方面,充分运用了教学机智,从而促进了学生提问意识和能力的提高。
  (三)兴趣是激起学生提问的重要前提。
  《风筝》以游戏引入新课,新颖有趣,营造了一种宽松的教学氛围;以竞赛形式来提问,激发了学生的“争胜欲”;教师以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缩短与学生的情感距离,激起了学生的表达欲望,学生由不敢问到敢问,不问不快。教师以微笑教育学生,以幽默引导学生,怀着亲切友爱之心走进学生生活。根据小学生心理特点,采用听录音、看表演、闭眼想像、有感情的读等形式,让学生感知课文内容,发现疑点。当疑点较深时,还可以采用了泛读的方法,在疑点处重读,甚至以“小问”的诱导,边读边问、边问边读。我还采取游戏、比赛、当小老师等形式,激发学生提问。学生往往情绪激昂、思绪活跃。这种努力,使小孩子逐渐进入了提问状态。
  给他们时间和自由,充分地相信学生是能够抓住课文的重点和难点提出问题的,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比教师主观设计大大小小的问题,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它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等待老师传授知识,消除学生学习上的依赖心理,使学生成为主动探索者,把学习的潜力充分挖掘出来
  为了让孩子敢问、乐问作为教师不妨“弃教从问”,让“问之路”成就孩子的“学之路”。
其他文献
【摘要】班主任是学校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的骨干力量和得力助手,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主要引路人。遵循班级管理的原则,是一种方法和手段,能让班级管理充满活力,更能有效调动学生自主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  【关键词】中学生;成长;管理;优秀人才;  当一名班主任看起来很简单,但要当一名好班主任还要靠我们在实践中去摸索,掌握一套不定法的本领才能把学生容纳在一个温馨的大家庭中,我们的教育才会在学生的心中撒满阳光。
【摘 要】: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已成为当今教学改革的核心,也更能够体现新课程标准精神。网络环境下的数学教学,有助于突破难点,从而提高教学效益。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可以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有利于充分揭示数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数学思维的过程和实质,展示数学思维的形成过程,使数学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 网络 新课标 多媒体教学 数学课堂  传
从课外阅读的角度出发,对课外阅读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有效性作出分析.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教育领域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地增加,尤其是在小学教育方面,大众和社会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力度,希望能够让孩子在小学中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英语是一门外语,对于小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英语教学往往会加强对小学生的教材内容上的教育,这种情况下,忽略了英语写作的教学,使得小学生的英语写作情况并不理想。主要阐述小学英语写作教学现状,并提出几点有效的小学英语写作教学的策略。  
摘要:在当今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新发明、新创造、新技术、新信息层出不穷、日新月异的时代,学校老师所教的知识大多是相对稳定的基础知识,这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生产的迫切需要差距越来越大。因此初中语文教学就需要努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 培养 自学能力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须做到此两点,乃为
"兴趣"是孩子各种创造力,能力,求知欲的原动力,只要孩子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就会无止境地去追求、去实践、去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体会得到,凡是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获取知识过程的学生,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浓厚,求知愿望强烈,数学素质会得到较快发展。说到素质教育,我们知道素质教育主战场的课堂上如果没有了学生的积极参与、合作交流的兴趣、热情,哪来思维碰撞火花,谈何发展和创新呢?我们只有顺应孩子们的心理特征
期刊
激发学习兴趣是引导学生学习入门的金钥匙,这是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重要因素。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指出:“学习的最好动机是对所学知识本身的兴趣”,兴趣是一种带有感情色彩的认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们探求真理的一种重要动机,是一个人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初中物理学有很多概念、定律和公式,文字表述一般都比较抽象枯燥,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使部分学生出现畏难情绪,认为物理难学。如何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