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探究

来源 :民风(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ye1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阅读教学已成为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它占用的课时多,所耗费的精力最大。然而从整个中学语文教学的效果来看,阅读教学的情况是最让学生发愁,老师担忧的教学内容之一。笔者从转变教学观念、培养阅读习惯、情感教学等几个角度对中学阅读教学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重要性;探究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3)02-0150-01
  语文是承载和传播人类文明的工具,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是教会学生以语言为工具,自由地、广泛地吸取思想,扩充知识,接受人类的认识成果。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要接受和处理的信息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没有一定的阅读能力是应付不了的。所以,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基础的基础。
  一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及分析
  1.教师教学模式落后,违背教学规律。
  阅读课最流行的程式就是:教师首先对课文进行划段分层,剖析讲解,然后归纳中心思想及写作特点。初看上去,这种教学方式好象从易到难,逐步深入,由点到面,很符合语文教学的特点。实质上这种程式不但造成了课堂教学的呆板僵化,阻碍学生思维的全面发展,而且从阅读心理的角度来说,这种程式忽视了让学生整体地感知、体味课文,使学生缺少整体印象。结果,学生虽然学了很多课文,但当自己面对一个完整的阅读材料时,就很难从整体上进行把握和分析。
  2.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实际的教学中,不少教师往往不自觉的在课堂上尽可能地把课文分析讲解得足够细致、足够透彻,唯恐有丝毫的遗漏。久而久之,学生就对老师形成一种依赖性,等到他们自己接触到阅读材料的时候,就机械呆板的按部就班地分析课文。而在如今,开放性题目越来越多,越来越加强的大环境下,学生们的阅读能力必然面临更大的考验。对于此方面能力的缺失,如果简单地归之于学生阅读能力太差,而尽量加大训练的力度,必然使学生事倍功半,阅读能力也难以提高。
  二 对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探究
  1.转变教学观念,大力倡导开创思维的“研究性阅读教学法”。
  研究性阅读教学法对学生的基本要求是:①主动积极,乐于探索;②潜心研究,独立思考;③知疑问难,互动合作;④善于发现,注重总结。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向教师提问特别多,师生问答不能是简单的对错判定,而应该是平等协商的讨论,所以,学生正确的提问方式应该是:先陈述自己的观点和理由,再询问老师的看法并与之讨论,如不同意教师的意见,要进一步质疑。
  研究性阅读教学法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学生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发展,教师由主宰课堂到主导课堂,这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变革。因而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①做通才教师,而不是只懂语文。语文教师要特别重视自我全面发展;②课堂教学的开放性,质疑问题的随机性,使教学过程可能出现不可预知性,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有较强的驾驭能力,还要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机智敏捷的反应能力和开放、民主、宽容、合作、平等的教学心态;③教师不应是知识的仓库、权威和真理的裁判官,而应是学生学习的服务员,协助者和合作伙伴;④要乐于吸取和研究新的教育教学理论,乐于学习和运用新的教学设备(计算机、多媒体、互联网),乐于把阅读教学与现实社会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2.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阅读习惯。
  伟大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一贯认为:语文教育就是要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那么如何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呢? 这一点可从那些语文成绩优秀学生身上发现规律,他们都具有自主读书的习惯。一般来说他们都有上课前预习课文,边阅读边思考的习惯,抓住课文的重点,摘抄名言名句,记读书笔记,使用工具书和参考书等等习惯,这些习惯还不足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如果学生的眼界仅局限于课本,哪怕把课文啃得一字不剩,背得滚瓜烂熟,那语文成绩也未必上得去。所以坚持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培养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前提,并终身受益。在这里笔者认为: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养成,首先离不开教师的循循善导,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与学生一起制定切实可行的养成计划;其次离不开学生对语文学科的领悟和坚持。
  3.在中学语文阅读中尝试情感教学。
  有些阅读材料中的情境,无论是地域还是时间,学生往往很难进入到情境中去。这就要求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善于运用各种方法,创设一种与教材内容相适应的情绪气氛,感染学生情绪,拉近作者和学生的情感距离,发生情感共鸣。针对此种情况,笔者创设以下情境法:
  (1)背景情境法。
  有些课文,因学生不了解课文写作背景或相关历史,学生很难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感情,这时可通过介绍背景来创设情境。如笔者教《故都的秋》一文时,只有让学生先了解郁达夫生平简历,了解到作者当时正身处日寇进逼华北的危急时代,才能领悟作者笔下故都的秋色中所流露出的深沉的忧虑和孤独之情,是源于作者满怀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生活情境法。
  通过教师引导,利用教材中人物的不同性格,让学生以某种特定的身份去投入课文的研读,并运用自身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生活中固有的情感,深入领会课文中人物的性格和思想感情,使教材与生活达到和谐统一。如在教学《荷塘月色》这篇课文的时候,不妨设计一个生活情景:“如果是你在夏夜去欣赏月色下的荷塘,你会有怎样的体会?”教《皇帝的新装》一文时,可设计这样的问题:“如果你当时在参观游行大典的人群中,你会怎么样呢?”
  (3)古诗情境法。
  以情动情是教育的共同规律,教师的情感直接影响和感染着学生。有些课文中的情感比较浓郁热烈,学生一下子很难进入到课文情境中去,这时朗读以前所学过的思想内容相关的古诗,以情激情,使学生的情绪高昂起来,再进到课文教学中,效果会更好。
  总之,语文教师要通过不断地教学改革,改进阅读教学的思路、方法,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学生学习各科知识打好基础,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做好铺垫。
其他文献
永州市有着优美的自然环境、深厚的人文气息和特色文化资源,但目前基本上没有得到整合推广和开发利用.永州市正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以响应“文化强省”的号召,因此,探寻科学、
从1996年的“一块二”官司到2009年6月江苏首例环境公益诉讼案件,十多年来,如何构建我国公益诉讼制度?一直是媒体和学术界不断热议、探讨的焦点问题.本文以证据制度为视角,分
矿山开发是获取矿产资源的重要手段,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矿山地质环境监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因此需要在实际应用中解决这些问题,充分利用国家发布的优惠政策,及时进行部门管理
朝阳门街道所辖地区有上千家中小型非公企业。这些企业以小餐馆、小商业零售业、美容美发等行业为主,情况比较复杂。如何推进本地区区域性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给街道总工会提出
汽车综合性能检测就是在汽车使用、维护和修理中对汽车的技术状况进行测试和检验的一门技术.汽车综合性能检测是汽车后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维修车辆实行质量监督,整体
如何践行“三严三实”要求,锻造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党员干部队伍,平宝公司注重从学习力、执行力、服务力、创新力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索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一中全会后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会上庄严宣布:“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
期刊
安徽师范大学经济法政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陶富源的学术专著《哲学的当代沉思》,于1999年9月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11章,32.6万字.哲学是时代的产物,是时代的理论表现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