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大气PM2.5中有毒金属元素的环境风险评价

来源 :地球与环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m09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于2014年3月至2015年1月采集了泉州市5个采样点共136个PM2.5样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样品中11种有毒微量金属元素(Zn、Cu、Pb、As、Ni、Cd、Co、Ba、Cr、Be、V)的浓度。采用单级酸提取法分析了大气PM2.5中有毒金属元素的化学形态,并利用元素酸提态含量占总量的比值计算了有毒金属元素的生物有效性。采用美国EPA推荐的人体健康风险评估模型对大气PM2.5中有毒金属元素的人体健康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各有毒金属元素生物有效性大小顺序为Zn>Cu>Pb>As≈Ni>Cd>Co≈Ba>Cr>Be>V;(2)大气PM2.5中Ni、As、Cd、Zn、Cu和Pb为生物可利用元素,容易在环境介质中进行迁移和转化;Be、Cr、Co、V和Ba为潜在的生物可利用元素,在大气环境中较为稳定,但当大气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有可能会重新被释放出来;(3)泉州市大气PM2.5中有毒金属元素主要通过口鼻吸入方式危害人体健康,Cr、Co、As对泉州市区居民有潜在的致癌风险,Ni和As有潜在的非致癌风险。
其他文献
生态的课堂是一种平衡的关系,它以人为本,把人的个性需要放在第一位,注重精神的独立和思想的自由。原来的课堂只是注重传授知识,现在的课堂是不但教给学生知识,而且要使学生认识生
环境监测是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专业主干课,旨在为社会培养合格的监测人员。然而目前环境监测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毕业后不能适应实际的监测需求。本文提出PBL教学法应用在环境监测教学中的理念,针对目前培养方式的弊端,进行了教学改革。
在建筑领域,我国与经济发达的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在工程机械的机械化程度、施工过程的整体流畅度和工作人员的技能素养方面尤其明显。在工作过程中,我国多大量采用工作效率较低的传统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在传统的装饰装修工程当中,一般都是使用人工来完成墙面抹灰工作。此项工作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不高,抹灰效果也存在差异。相对于飞速发展的建筑行业来说,传统的人工抹灰效率越来越跟不上工程进
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深入,物流服务业逐渐成为现代经济的中坚力量。仓储作为物流服务的重要环节,是连接供应链上下游的中心纽带。日益复杂的市场竞争环境,使得仓储企业的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