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人:为了生命的自主成长

来源 :中小学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QL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生命主体,人是有能动性的。这种能动性的发展程度,决定了生命的精彩程度和发展高度,决定了人的价值尺度和意义空间。激活人的能动性,对于生命自主成长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最亮的星
  生命是有差异的,这要求学校教育的方式方法也必须是有差异的。为激励孩子天天向上,三好学生评比一直是学校最传统、最常见的评价手段。然而,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人的智能是多元的。用“三好”去评价“多元”,显然是不科学、不合理的。
  蒲鞋市小学龟湖校区的朱艳校长深有同感:
  “三好学生这一评价机制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和滞后性:不能对孩子作出即时性评价;评价标准过于统一;过于注重孩子间的横向比较,而忽略了孩子个人的纵向发展;人选者集中为学习成绩排前的孩子,对大多数孩子失去了激励作用;忽略了心理、情感、社会交往诸方面素质的评价,致使‘三好’异化成了‘一好’——学习好。”
  为此,蒲鞋市小学在创新评价机制上下足了功夫,做足了文章。
  为让更多孩子感受到被激励、被肯定的快乐,学校尝试建立了“亮丽十星”多元评价机制;为让孩子感受到成长的快乐,学校引入了“成长记录袋”评价机制;为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学校推出了“四心相连”评价体系。
  见记者的眼光停留在“四心相连”评语卡上,朱校长会心地作起了介绍:
  “在‘四心相连’评价体系中,评语的内容从原来单一的老师评改变为老师、孩子、朋友、家长评;评语的形式从原来简单的一张成绩报告单改变为折叠式的,配以白描插图的‘四心相连’评语卡。卡上的白描插图卡通画,是根据孩子喜欢卡通画的心理特点而设计的,目的是让孩子自己动手,添加上喜爱的色彩。”
  说话间,朱校长从一大堆评价卡中随便挑出了几张,递给了记者:
  在一张“我眼中的自己”评价卡中,一位孩子对自己说:“我是只快乐的小鸟,舒展愉悦的心情,轻松欢快地飞翔。跌倒了,爬起来,继续跑,直到终点。请大家别说我小,我会天天向前跑。”
  而在一张“来自朋友的鼓励”评价卡上,一位同学对他的好朋友说:“眉宇间透露出你的聪慧,谈吐中透露出你对文学的了解。当你滔滔不绝地讲述名人故事,当你只读几次就能流利地背出英文,我总会向你投去崇拜的目光。但数学是你的弱项,希望你能攻下数学难关,做个全面发展的人。”
  在一张“老师对我说”评价卡上,记者看到了这样的评价:“可爱的你在班上就像一个跳跃的音符,时时奏出悦耳的旋律。你思维敏捷,发言积极,集体荣誉感特别强,你的热情和善解人意使你拥有许多好伙伴。”
  一位家长在“父母的期望”评价卡上,写下了这样的话语:“我们很爱你,不敢要求你太多,怕给你带来压力,让你瘦小的肩膀承受不起,只希望为你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让你有快乐的童年,平平安安到永远。我们没有很高的文化水平,在学习上没能给你很大的支持,请你谅解。但在你不断汲取知识的同时,我们作为父母也会努力的。让我们一起学习吧!”
  在不同的眼睛里,自己竟然有这么多的优点!读这样的评语,就如同与老师、伙伴、父母,甚至与自己平等对话,不管是肯定的话语,还是善意的提醒,都在激励孩子向上的心:努力吧,做更好的自己!如此,在充满激励的乐园中,每个人都成了那颗最闪亮的星!
  同样的星卡,不一样的精彩
  位于温州老城区深处的建设小学五马校区,房舍古旧,巷道逼仄,古树参天。已放学的校园异常安静,让人几乎忘了这里就是繁华的温州城。
  “大隐隐于市”,突然浮现在脑海的一句古语,让记者对接下来的采访交流充满了期待。
  记者和陈钱林校长聊起了星卡评价这个话题。
  建设小学的星卡评价载体,分为绿星卡、红星卡、黄星卡,以及与星卡配套使用的“厚德笃行少年”奖章。
  绿星卡分好学卡、特长卡、习惯卡、班级卡、活动卡、努力卡、家庭卡、进步卡。好学卡用于对学科优秀生的奖励。每班限发100张。特长卡用于奖励特长获奖者,由学生干部自主管理。凡获得校级以上特长比赛荣誉者,可获1张特长卡。但是,一月内如获得多个荣誉,也只能领取1张特长卡。
  “为什么要限发?”陈校长的一席话消除了记者的疑问:“好学卡和特长卡之所以单列并限量,是为了避免星卡总量取决于考试成绩与特长的导向偏差。学科优秀生与特长生应该受到表彰,但是,当前社会评价过于看重这两项内容了!学校稍微淡化,既显示与社会评价的互补,也体现了学校少些锦上添花、多些雪中送炭的多元化评价理念。”
  班级卡和习惯卡用于习惯养成教育,由学生干部自主管理。班级卡是基于集体荣誉的奖励,每四周考核评比一次,凡获优胜班级,全体孩子都可获得1张班级卡。习惯卡侧重孩子个体德行,学校根据孩子习惯情况动态制订《良好习惯自主评价表》,每周由孩子自评,每月由孩子小组互评,合格者获1张卡。
  “小学教育以习惯养成为重,几乎所有小学都会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的纪律、卫生、出勤等方面的竞赛。班级卡的设计,正好与这类竞赛活动相配套。习惯养成教育,尤其需要孩子自主、自觉,周评月奖的习惯卡,对孩子个体提出了具体的引导要求。”陈校长道出了设计这两种卡的背景。
  活动卡设体育奖章、科技奖章、英语奖章、阅读奖章、数学奖章、艺术奖章。凡体育节、科技节、英语节、读书节、数学节、艺术节活动达标者,均可获得1张绿卡;比赛获奖者再得1张,由组织者颁发。
  “这样的评价,既面向全体,又鼓励了优秀者,不可谓不妙!”记者不禁感叹。
  最能体现多元评价色彩的是努力卡。每学期每个班主任500张,数学、英语教师每班100张,科学、音乐、体育、美术教师每班50张,其余科任教师每班25张。学校要求教师制订各具特点的努力卡奖励制度,以扩大评价量。努力卡用于奖励除学习成绩、特长获奖之外的所有努力。
  “努力卡倡导努力取向,在孩子的纵向比较中发现闪光点;允许老师自由发放,充分体现对教师智慧的尊重。因为孩子的个性都不一样,只有老师最能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管理者的智慧,让人感佩。   进步卡主要用于潜能生,由班主任颁发,每学期100-200张。这样的设计,目的是关注获得绿星卡总数过低的孩子,放大他们的优点。
  “孩子表现固然有差异,但‘贫富分化’过度,对弱者是不尊重的。设计进步卡,就充分体现了尊重差异理念。”陈校长解释道。
  家庭卡则是家校合作新的载体。学校制定《家庭自主教育评价表》,开学初,孩子在家长帮助下填写评价表,交班主任审核。每月由孩子自评、家长评价,凡家长认为合格者,即在评价单上签章,孩子凭此可换取家庭卡。
  “以往的家庭作业,大多都是家长要求,孩子被动去做。如此,即使是很有意义的项目,也因为缺乏自主选择,而让孩子产生抵触情绪。家庭卡的评价方式,尊重孩子的自主设计、自主评价,能使其品尝到自主学习的快乐。”对于家庭卡的价值,陈校长深有感触。
  红星卡是一种过程性荣誉,10张绿星卡换取1张红星卡。为了让孩子多一些成功的体验,学校设计了换卡程序:孩子到班主任处领取红星卡申请单,填写10张绿星卡来历,申请单交家长签字,换红星卡,名单在校园“星卡光荣榜”公开表彰。
  黄星卡则为惩罚措施。孩子如有严重过失,教师可出示黄星卡,扣回该生1张绿星卡。一周内帮助其改正后,取回黄星卡,归还绿星卡。黄星卡由班主任使用。
  “黄星卡也用于成绩优秀生。这些孩子也有缺点,更需要挫折教育。以往的评价,奖励多给了优秀生,而惩罚往往给了后进生。不经意间,惩罚便带上消极解气的色彩。实际上,惩罚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是教育艺术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适用于所有孩子。”陈校长对否定性评价的价值,有着独到的见解。
  与校训“厚德笃行、止于至善”相呼应的“厚德笃行少年”奖章,是终结性的荣誉。凡获得三张红星卡者,即可获此荣誉。学校设计了七彩奖章,供孩子自由选择。凡获该荣誉者,都会在学校晨会时上台接受表彰。
  “有了‘厚德笃行少年’奖章后,原有的期末评比全部取消,不再写奖状发奖品,既节省经费,又利于收藏。”陈校长的话,透着几分轻松。
  对于星卡评价的效果,二(4)班潘奕衡家长汤巧珍深有体会:
  那天,我和女儿一起去逛街,经过人民路的一个路口时,正好红灯亮着。看到有人开始走动,我也紧紧地拉着女儿的小手,打算进行“中国式过马路”。不料,女儿却拽着我往后拖,还一脸正气地说:“妈妈,现在还是红灯,不能走。”我略微迟疑,正想辩解时,女儿又说:“妈妈,您忘了,我们在家庭卡上不是写着‘过斑马线时,红灯停,绿灯行’吗?我们要说到做到。”女儿的一句话惊醒了我,也让我想起来,前不久学校下发了一张家庭卡表格,要求孩子平时在家纠正不良习惯,养成好习惯,家长要监督孩子坚持做到。我们一家三口讨论了一下,觉得女儿喜欢蹦蹦跳跳,不注意路上的车来车往,很不安全,所以首先要纠正的就是出行的安全习惯,于是填上了“要走人行道;过斑马线时,红灯停,绿灯行”。女儿的这句话,让我深感惭愧,我马上向女儿道歉:“对不起,宝宝,妈妈刚刚忘了。妈妈以后一定做到‘红灯停,绿灯行’。”“我们拉钩约定,说到做到。”女儿笑着说道。说话间,绿灯亮了,我们一大一小,手拉着手,开心地往前走去。
  就是这枚小小的星卡,让女儿坚持了“说到做到”;正是这枚小小的星卡,让女儿懂得了自律;正是这枚小小的星卡,让女儿每天自觉地弹钢琴、练书法;正是这枚小小的星卡,让女儿坚持了长达一个月的魔尺强化训练,锻炼了女儿的毅力;正是这枚小小的星卡,让女儿每天见缝插针地阅读课外书,懂得了珍惜时间;正是这枚小小的星卡,让我真正懂得了身教重于言教……
  其实,卡只是形式,重要的是背后的理念。正是有了理念的支撑,建设小学的星卡评价模式,才有了与众不同的精彩。
  激活人的内在活力,评价是重要的方式。只有站在孩子的立场,与孩子平等对话,评价才会如一把智慧的钥匙,打开他们稚嫩的心扉,激活他们的生命潜力。蒲鞋市小学和建设小学的探索给人的启示值得回味。
其他文献
范秋明,长沙市明德中学校长,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国家教育部校长培训专家库专家,全国优秀校长,湖南省人民政府督学,湖南大学教育管理硕士生导师,湖南省特级教师工作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湖南省中小学管理专业委员会会长。  2013年4月,文化大师余秋雨应邀来明德中学讲学,这是他第一次到一所中学做讲座。校长范秋明在接机回学校的路上,对余秋雨先生说:“今天给您主持的是一位学生。”余秋雨先生回答说:“我在台湾做
常常怀念曾经工作过七年的学校,那个承载着近三百年办学历史的校园。一墙之隔便是南朝昭明太子萧统的读书台,花木扶疏间亭台依旧,精气犹在。琅琅书声穿越了千年岁月,书台倒影投射在学校的桂花院,书香四溢。院子里有几间小小的平房,粉墙黛瓦,古朴典雅,学校有情有义地全部用来放置图书与杂志。有空的时候,我会常常流连在这个院子里,不是在图书馆驻足,就是在阅览室翻阅,甚至就在满院遒劲的金桂下闻香、发呆。  2004年
这是一本心理咨询案例汇编。通读全书,我深深被作者竟可以如此贴心陪伴着学生的喜、怒、哀、乐而深深感动,赞叹。  细细研读书中的每个案例,我不禁连声称“妙”。作者就如一位穿针引线的高手,经由贴心的陪伴,默契的配合,灵活的指导,把一桩桩看似不幸的事件,一点点转换、升华,凝练成一颗颗璀璨的人生的珍珠,并用深情、爱意串联起来,重新戴回到学生的身上。  在书中,心理老师就如一位“寻宝”高手,陪着学生去寻找生命
《中小学德育》(原《小学德育》)创刊三十年来的绝大部分时间里,都是一份有着鲜明实践风格的刊物。也正因为这份实践情怀,才让她在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者中拥有了巨量的读者群和极高的美誉度。  2011年,《小学德育》更名为《中小学德育》。站在新的起点上,为了提升刊物的学术品位,我们成立了编委会,开始了和国内知名德育理论工作者的深度合作。这种合作让杂志在学界地位快速提升:2013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
他,是一名老师,平平凡凡,却誉满全球,荣获“国家艺术奖章”“全美最佳教师奖”称号,并被英国女王伊丽莎白授予OBE荣誉勋章;他,是一个执着者,兢兢业业,在同一所学校的同一间教室年复一年地教同一学龄段学生20多年;他,是一位“魔术师”,点石成金,在最小的空间里,却创造出最大的生命奇迹……他,就是“第56号教室的奇迹”的缔造者——雷夫·艾斯奎斯!  那么,一间小小的教室究竟有着怎样的魔力,让它变成孩子们
作者简介:特级教师,执教高中思想政治课十年,其后,从事德育课程教学研究和编写德育教材,参与有关专家编写论著和德育教材十余部;发表论文四百余篇,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全文转载论文二十余篇。出版《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陈光全单元》《小学德育课程论》《教师发展之路》等专著。  提升中学德育课程教学的立美育人品质  所谓“立美育人”,是指“按照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规律来塑造新人”。[1]檀传宝
【摘要】本文选取了2000名高中学生进行了英语阅读现状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高中生有浓厚的阅读兴趣,但对英语阅读方法和技巧比较茫然,阅读材料也非常有限。就此,笔者提出了提高高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改善英语阅读课堂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英语新课标;阅读现状分析;阅读能力; 思考及对策;核心素养  【作者简介】丁艳华,河北省衡水市第二中学。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8年河北省十三五规划一般课题《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孩子们承受着来自多方面的压力,心理冲突随之增多,学生的心理素质问题越来越成为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安全宽松的环境,欢乐愉快的心情,健康向上的心理,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效率、学习质量的提高,更有利于学生积极个性、完美人格的形成。为此,学校多年来始终努力创设有张有弛的文化心理氛围,努力为学生营造张扬个性的乐园。  随着“真教育”理念在学校的大力实施,“真心
道德品质(品德)的基本构成要素中,人们最重视的是“行”,不仅认为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是道德教育的最重要任务,更把学生是否养成了道德行为习惯看成道德教育成功与否的标志。反之,德育就会被认为没有实效、没有成功。我们不妨把这种强调和重视道德行为的思想倾向称为“德育行为主义”。  一、德育行为主义及其后果  在德育中重视“行”,古今中外,无不如此。一个德育理论如果不能指出如何让学生“行”,就会被认为是无
2011年5月,我校很荣幸地承办了浙江省品德与社会“疑难问题解决”专题研训活动。以此为契机,我带领工作室的学员就地理题材品德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尝试寻找对策,以期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下面以本人执教的浙教版三年级《世界真奇妙》一课的教学片段为例,谈谈自己的思考。   【案例片段一】  师:领略了中国的标志性建筑物——长城的风采后,让我们走进古埃及的标志性建筑物——金字塔。(课件出示)请看一段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