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支气管炎呼吸内科规范治疗体会

来源 :医学食疗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tinl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呼吸内科规范治疗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完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在我院呼吸内科接受慢性支气管炎治疗的患者110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个小组,常规组55例采用慢性支气管炎的常规方法给予治疗,实验组55例采用呼吸内科规范疗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的区别,以及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经过呼吸内科规范治疗,其总有效人数为54人,总有效率为9818%,明显高于常规组的总有效率72.73%(p<0.05);实验组患者中有2人发生不良反应,常规组中有10人发生不良反应,试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4%明显低于常规组的18.18%(p<005)。结论:呼吸内科规范治疗可以有效的缓解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病情,改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完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案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慢性支气管炎;呼吸内科;规范治疗
  [中图分类号]R56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03-000-01
  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原因多为病菌感染、天气温度变化或者空气污染等。此病形成期较长,主要表现为咳嗽、有痰以及喘息等症状,由于与感冒初期的症状较类似,所以容易被人们忽视,发展为慢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工作带来了不良影响,需要及时采取治疗。呼吸内科规范治疗是临床中常采用的治疗慢性支气管病的方法,且治疗效果比常规的方法显著,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在我院呼吸内科接受慢性支气管炎治疗的患者110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个小组,常规组患者55例,男30例,女25例,年龄在43~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9.71±6.25)岁,病程在3.27年之间,平均病程为(922±2.03)年;实验组患者55例,男29例,女26例,年龄在42~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8.83±5.14)岁,病程在4~26年之间,平均病程为(891±2.43)年。所有患者的性别和年龄以及病程等资料无明显差异,可以进行比较。
  患者的选取标准:①经临床诊断确诊为慢性支气管炎。②排除肺结核、心脏病等其他与慢性支气管炎症状相似的疾病种类。③所有患者精神正常,且自愿参与本项研究。
  1.2方法
  1.2.1常规组的55例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具体内容为:对患者进行药敏试验,确定患者是否对抗生素会发生过敏反应,然后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无过敏反应的患者可选用复方阿莫西林,药量为每次2.4g左右,加生理盐水200ml左右,给药方式为静脉滴注,每日两次;如果患者体质对β-内酰胺类的抗生素有过敏反应,可以选择每次约200mg的氧氟沙星或者培氟沙星进行治疗。
  1.2.2实验组中的55例患者采用呼吸内科的规范疗法进行治疗,包括三个阶段:①急性发作期的治疗:给予患者抗感染以及祛痰、平喘的治疗。抗感染治疗中要根据患者对抗生素的过敏性测试来合理选择治疗方式;祛痰治疗可以选择口服富露施,药量约为每次200mg,每日服用三次;平喘治疗中可以选择口服氨茶碱,药量约为每次0.1g,每日服用3次。对于肝、肾功能较弱的患者在药量上要适量的减少,并严密的监测患者的身体指标。②病情稳定期的治疗:避免接触有害的气体,在公共场所要带上口罩等防护工具,注意保暖,提醒患者务必戒烟。③病情缓解期的治疗:注意个人卫生,加强体育锻炼,合理搭配营养,增强患者的体质,防治疾病复发。
  1.3观察指标
  比较常规组和实验组的患者经过不同方式得到治疗后,总有效率有什么区别,以及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通过x线检查身体内部的病变情况,结合病情的临床表现来判断治疗效果。依照的三个标准为:①已痊愈:病变特征消失,患者的咳嗽等临床症状消失,且没有复发的迹象。②恢复中:病变特征有明显的改善,临床症状减轻。③无效果:病变特征没有改善,临床症状没有缓解或者更加严重。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O統计软件对选取的110例患者在治疗中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用率(%)表示计数资料,x2检验,若P<0.05,代表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实验组和常规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对比
  实验组患者经过呼吸内科规范治疗,其总有效人数为54人,总有效率为98.18%,明显高于常规组的总有效率72.73%(p<0.05)。详情见表1。
  2.2实验组和常规组患者治疗中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实验组患者中有2人发生不良反应,常规组中有10人发生不良反应,试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4%明显低于常规组的1818%(p<0.05)。详情见表2。
  3讨论
  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外因主要有病毒或者细菌感染、长期吸烟、花粉引起的过敏或者气候急剧变化等,内因主要有呼吸系统的防御功能减退、或者内分泌功能失调等。呼吸内科规范治疗法对慢性支气管病的治疗效果显著,阶段性的对疾病进行科学合理的针对性治疗,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对于临床改善慢性支气管患者的治疗方案有重大的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实验对照法和数据统计法等方法,结合运动训练的原理对散手运动的健康功能进行检验,结果证明散手运动对提高大学生的健康具有很多的帮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