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培养器乐演奏中积极的内心听觉

来源 :成功•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sjt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培养内心听觉的必要性
  
  音乐内心听觉一词在音乐界早已知晓,它意指在内心(实际是头脑)所进行的音乐活动,尤其是内心听觉活动,它所涉及的心理过程主要是听觉意象,不过与感知、记忆以至想象和情感等心理过程亦有相当联系。它不同于狭义的内在听觉,不是孤立地对某种声音产生听觉意象,它是对音乐整体产生的听觉意象,甚至还要超出这个范围。
  听觉是以音乐感知为基础,按音乐进行的规律,将不同音高、音值、音色的乐音按一定形式组织在一起的活动。具备良好的听觉,通常是评价音乐才能的标准之一,这不仅仅指一般意义上的听觉,主要是指演奏者对作品的旋律、节奏、和声、音色等方面的想象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而言,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其中没有看得见的形象,它也不是用文字和概念来表达的。作为一名手风琴演奏者,对作品的把握与理解,从技术到音乐都要通过个人的听觉鉴别来最后组合成形,内心听觉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听觉,不是狭义上的“听得到” ,而是积极客观的内心听觉。培养积极的内心听觉是相当重要的。可以讲演奏是对音乐作品的二度创作,在尊重作者的基础上,通过严谨的识谱,准确的把作品演奏下来,但这只是第一步,也是基础的一步。接下来就是要对音乐作品进行更深入的分析与理解,探究作曲家的生平、创作思想、创作意图、创作手法、作品创作的背景、所处的年代以及所属风格、流派等等,在深刻理解了作品内涵的情况下,对作品的演奏风格有个大体的界定,才能着手去处理音乐,将作曲家的思想与自身的思想相融合,真正的把演奏技术和音乐表达融为一体。
  《乐记》载:“其哀心感者,其声噍以杀;其乐心感者,其声蝉以缓;其喜心感者,其声发以散;其怒心感者,其聲粗以厉;其敬心感者,其声直以廉;其爱心感者,其声和以柔。怀有不同的心情,自然就会表达出不同的声音。可见,声音包含在丰富的感情里面,没有感情的声音是不能够打动人的,没有感情的音乐是苍白的。作为演奏者,演奏出的音乐首先要打动自己,才有可能会打动观众。只有积极聆听自己的演奏,才能去控制音高、音长、音色、音量的变化,使音乐更生动的表达出来。在没有任何控制下演奏出的声音,是不负责任的声音。我国当代二胡演奏家刘长福对音乐内心听觉的体会作如下的叙述:“音乐内心听觉在二胡演奏中的一般情况是,在学习二胡演奏时期先把各种演奏技巧(音准、音色、运弓、揉弦等)、感情和风格等在内心一一积累起来;以后在演奏时,在内心听觉的提示和引导下,把各种技巧和感情等表现出来。”
  可见,对于一名乐器演奏者来说,有无内心听觉直接关系到演奏的质量,要想成为一名好的演奏者,培养积极的内心听觉是十分必要的。
  
  二、演奏中培养运用内心听觉的能力
  
  演奏者作为第一听众,“听”显得尤为重要,内心听觉的培养是音乐教育的关键。培养内心听觉首先要多“听”,通过外部听觉的大量积累来实现,多听著名演奏家的演奏,把握什么样的声音是好的、对的,只有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才能提高内心对声音的标准。当内心对声音有了正确的标准时,作为演奏者,应主动地在演奏时对声音有预先的想象,通过各种演奏技巧来实现内心对声音的要求。以手风琴为例,如触键、音准、风箱等技巧的运用。要养成用耳朵倾听的习惯,“倾听”是演奏者最基本的素质,只有听到了不足,才能及时纠正,才可能不断提高。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把“听”分为两个过程,首先是演奏前对声音的预先想象,其次是演奏后对声音的判断鉴别。这两个过程同等重要,是不可分割的。
  在训练内心听觉的过程中,可能遇到下面几种问题:
  第一,消极听觉。在演奏中不注意聆听,内心没有音乐,唱谱训练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歌唱是最直接表达情感的方式,带着表情的演唱可以引导我们演奏中的情绪,通过唱谱感受旋律的变化与乐句间的“呼吸”,就像我们讲话需要呼吸一样,音乐也同样需要呼吸,选择呼吸的位置也是相当重要的,与朗诵中的断句相似,呼吸位置不同,演奏出的效果也大相径庭。通过唱谱触动演奏者内心的感受,在演奏中由消极听觉转为积极主动地听觉。
  第二,对声音没有预盼。在演奏某首乐曲前,旋律在心中没有预先的想象,势必在演奏中对声音的要求只能凭感觉随意发挥,这是不严谨不可靠的。如果演奏者看着乐谱内心对声音没有想象,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听音像资料来实现。将对乐谱的理论分析与听到的音像资料相结合,可以帮助演奏者达到内心对声音的预盼。
  第三,听觉不够客观。指演奏者本身并不能听出演奏中声音的不足,不能正确地去鉴别声音,导致不能控制音色的变化,使练习过程陷入“没得可练”的局面。解决这一问题,通常使用录音设备客观的记录演奏过程,演奏者作为听众去听,往往可以听出声音存在的问题,了解问题所在之后,对声音的不足有了预先的想象,再次练习时可避免错误的重复。
  积极探索和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是演奏者取得成功的必要手段,进行有针对的训练培养和发展内心听觉能力,是提高演奏者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积极客观的内心听觉将良好的音乐感觉与技术技巧相统一,使演奏者具备良好演奏效果的能力。笔者这篇粗浅的文稿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有益的建议。
  
  参考文献
  [1]普凯元.音乐内心听觉的心理学原理[J].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6(6)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在胆囊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86例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65%)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竞争机制的强化,大学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心理压力.文章论述心理关爱是心理关怀的组成部分,情感融通是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途径,是高校德育工作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我国银行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问题进行探究,针对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了几点有效的法律制度改进方法,希望能够有效的促进银行业的发展以及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关键词:银行消费者;消费者权益;法律保护  中图分类号:D922.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16)29-0175-02  作者简介:孙萍(1981-),汉族,天津人,天津市宝坻区法律援助中
摘要:在现代社会当中,越来越多的人被“买房”这一生活问题所困扰。房价的宏观调控,一直是我国政府的重点工作内容之一。在对房价进行宏观调控的同时,政府也在同银行进行合作,制定各种购房政策。在这种背景下,期房按揭贷款制度应运而生。然而,在这一制度的运行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因素带来的风险,需要银行来采取一些措施进行防范。本文将阐述期房按揭贷款的法律定义和相关法律关系,分析由于各种因素带来的风险,提出具体
长效德育是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批判能力是长效德育的突破口.道德批判能力是依靠道德主体所具有的判断、选择、创新能力来完成的.
摘要:法律是约束人们行为、维护人们合法权益的重要准则,民商法是我国的重要法律,主要指民法与商法,具有维护社会上各成员关系均衡的作用。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一些不公平、失衡问题日益突显,在法治社会建设中,我国也应对民商法进行适当调整,使其均衡功能得以充分运用,以维护社会稳定发展。本文就现代民商法中的均衡应用进行了研究分析。  关键词:现代民商法;均衡;应用  中图分类号:D923 文献标识码:A
[摘要]物理科学是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的是物质结构、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一门综合程度极高的学科。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学会不断的反思,不能只做“教书先生”,照本宣科,而是应该不断反思自身不足,不断寻找最好的最适合初中生学习物理的方式。衡量一个老师教学质量的标准不是他的教案写得有多好,而是这位老师是否懂得自我反思,是否善于把握课堂。  [关键词]初中物理 教学 反思  [中图分类号
摘要:工伤保险又称职业伤害保险,是劳动者在遭受职业伤害(工作伤害)时,劳动者或其遗属依法享有的一种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工伤保险是一种法定保险、强制保险,是职业伤害的减震器、社会和谐的稳定器,具有主体的法定性、义务的强制性、责任的不可转移性、归责上的无过错性和给付上的社会保障性等基本特点。  关键词:社会保险;工伤保险;工伤  中图分类号:F8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