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6年广东省中山社区鼠伤寒沙门菌同源性分析及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机制研究

来源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qinyu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广东省中山社区鼠伤寒沙门菌(STM)的同源性及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机制。方法收集中山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12年3月~2016年12月临床分离鼠伤寒沙门菌78株(排除同一病人重复送检菌株)。通过琼脂稀释法检测鼠伤寒沙门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敏感度;脉冲电场凝胶电泳(PFGE)方法分析耐药菌株的同源性;使用PCR和DNA测序法分析gyrA,gyrB,parC和parE基因喹诺酮耐药决定区(QRDRs)的突变;PCR检测质粒介导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基因qnr(qnrA,qnrB,qnrS,qnrD)和aac(6’)-Ib-cr。结果 33株鼠伤寒沙门菌对环丙沙星产生耐药。33株鼠伤寒沙门菌共产生33种不同的PFGE图谱,相似度小于90%。29株耐药株gyrA位点发生单突变导致在第83或87位存在唯一氨基酸替代,其中第83位突变率占93.1%(27/29)。4株喹诺酮高耐药菌株的gyrA同时存在83和87号位双突变导致两个氨基酸发生替代,其中2株菌额外出现parC基因单碱基突变导致第80号位出现氨基酸替代。所有菌株中均未检测到qnr基因,但有15株鼠伤寒沙门菌检出aac-(6’)-Ib-cr基因。结论中山社区鼠伤寒沙门菌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性较高,主要机制是gyrA基因的单突变和携带aac-(6’)-Ib-cr耐药基因。
其他文献
本文以央企为研究对象,在认知专利、实物期权等特性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分析了实物期权和专利权的相似性,通过阐述市场法、成本法、收益法三个传统专利价值评估方法的劣势,以
以《福建省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10-2020年)》为例,阐述省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目标的确定与分解方法,为今后更好地编制或修编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目的将心理护理应用于剖宫产围术期产妇的临床治疗中,对其应用效果讨论分析。方法本实验共选取剖宫产围术期产妇2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产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护理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