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好书陪伴学生走出课堂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hai_w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书,可以拓宽视野,陶冶情操,增强阅读能力,提高写作水平,从而达到新课程理念下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因此,语文教学必须有计划地加强学生的阅读指导,让好书陪伴学生走出课堂。那么,在小学生中有该如何开展课外阅读指导呢?
  一、激发兴趣,指导愿读
  俗语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指导课外阅读同样应首先从激发兴趣开始。学生一旦有了阅读的兴趣,就会从内心深处对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变“被动读”为“主动读”,“要我读”为“我要读”。因此,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显得尤为重要。激趣的方法有:
  1、情意感召之趣。即经常创设一种浓厚的“书香”氛围,和激动人心的“书林”境界,让学生产生一种置身于精神文明宝库的神圣感。比如,收集有关读书的名言,进行评说、欣赏;讲述名人读书成材的故事,进行对比、教育;组织参观新华书店、有一定规模的图书馆,让学生感受到书海之浩瀚和读书之乐趣,从而激起对读书人的崇拜,对书的渴望,形成与书本交朋友的强烈志向。
  2.故事感染之趣。 喜欢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尤其是从小就伴着奶奶的童谣、妈妈的童话长大的“小故事迷”,一听到老师要讲故事,个个精神抖擞,双耳直竖,随着教师声情并茂,娓娓动听的演讲:或惊险、或奇特、或令人感动,孩子们渐渐被感染,被陶醉在悬念百出的情感世界里。正当孩子们听得津津乐道、情感起伏的紧急时刻,教师嘎然而止神神秘秘地告诉孩子:故事情节错综复杂,要知精彩情节,请自读原文。
  3、交流展示之趣。当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被激发起来以后,為了稳定和保持这种兴趣,并且也为了获取他们课外阅读效果的反馈信息,我们采用了交流展示的方法,如在三年级开展的语文综合活动《春天的童话》中,学生为了交流,他们通过各种渠道积极搜集描写春天的古诗,有的在互联网上进行查阅、搜索,有的跑到书店购买有关书籍,有的分别向家长、哥哥姐姐、老师请教……在找到的几十首古诗中,学生进行朗读、背诵、配画、理解诗意。这样的活动,学生不但学到了许多平时课堂里学不到的知识,而且从中进行了阅读实践和提高语言实践能力的训练。
  4、评比激励之趣。搞评比激励,给予学生以适度的精神鼓励和“物质刺激”,评比激励从两个层面进行:一个层面是评作品,分别给予不同的鼓励;另一个层面是,在期末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表现进行综合考察,评比出不同星级的课外阅读积极份子。这样,既可以表彰先进,树立典型,又可以激励其他学生多读书,多读好书。
  二、推荐读物,指导会读
  阅读是一项反映个性和人格的活动,而读书的选择是个性的表现。只有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读物,他们才能理解读物内容,受到读物的感染。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的过程中既要要注意激发和尊重学生的阅读兴趣,但又要注意避免放任自流,克服“偏食”现象。这就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阅读以下一些有益读物:
  1、有益身心发展的读物。
  所谓有益身心发长,只要是指有益培养健康情操和有益于智力开发、有益于语言发展等。符合这些教育要求的读物,首先要在内容上是歌颂人类勤劳、善良、进取、坚毅、崇高等人格精神的读物。在这个前提下,一般宜向低年级学生推荐童话类读物,向中年级学生推荐英雄故事、科幻作品,向高年级学生推荐伟人的故事、中外名著、地理历史类读物。这样不同年级的学生均可以能读到最适合自己身心需要同时又有利于身心健康发展的课外读物。
  2、有益课堂效果的读物。
  当今学生面对的课外阅读背景是广阔的,内容也是多种多样、多姿多彩的。让学生在课外阅读的天地中自由驰骋的同时,我们还有必要尽量寻找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的结合点。具体做法有:由文及人,即到课外去寻找介绍课文作者的生平事迹的文章来阅读;由文即史,就是到课外去寻找与课文有关的历史背景材料来阅读;由文及地,就是到课外去寻找与课文有关的地域风光、人情世俗读物来阅读。
  3、有益生活相关的读物。
  从生活的角度讲,与学生有密切联系的读物大体有两类:一是指导学生培养生活能力的读物,包括关于卫生保健知识、安全防范方法、自我服务技能以及礼仪、人际关系处理等方面的书籍;另一类是帮助学生了解生活环境的读物,包括家乡的地理环境、风光名胜、经济物产、文史人物等方面的读物。我们收集并向学生推荐这些读物,作为学校教育的延伸。我想,这样做可以有效的促使学生努力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逐渐成为真正能够生活、懂得做人、热爱家乡的人。
  三、教给方法,指导善读
  良好的读书方法包括很多,是需要我们全体语文教师一点一滴地教给学生的,它应该贯穿于我们语文教学的始终,掌握最佳的读书方法,对提高阅读效益,培养用心专注、刻苦钻研、顽强学习的心理品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都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1、教学生有计划读书。
  在指导学生读一本书时,我们应该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收获切实可行的读书方法:(1)读书前要查阅读大量有关作者、时代背景以及人们对此书的评价等内容,丰富其外延,做好知识储备是读懂书的前提。(2)制作详细的读书计划,为了保证阅读质量,每天限定读书的时间,并完成相应的积累任务,包括批注、摘抄、写感悟等方法,以读书卡或读书笔记的方式呈现。
  2、教学生带着问题读书
  阅读中的思考是扣学生心弦,震撼学生心灵,启迪学生智慧的关键一环。抓好这一关键环节,学生的内心世界就会掀起一阵阵感情的波澜,教师要耐心地引导学生阅读适合他们的读物,以优美的语言、精彩的情节、完美的人物深深地吸引学生,让其勤于动脑,带着问题去读,培养其独立钻研和思考的能力,提高阅读的兴趣。兴趣一要浓厚,达到“好读书”的境界;
  3、教学生读同类文章的书。
  学生们在阅读的时候经常是停留在文字表面,更深层次的东西他们不会关注,也不会寻找。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深入浅出地教学生去发现,去总结。如低年段,教师可以找一组儿童诗让学生读,他们在交流中会发现:原来儿童诗语言通俗易懂,读起来美美的,像唱歌一样;诗里居然可以讲好玩的故事,可
其他文献
【摘要】数学课程改革和数学教材改革工作推进的过程中,概率统计的内容在高中数学教材中从无到有并且慢慢发挥出重要的作用,充分展示了其在现代生活过程中的广泛应用。文中简要探究了高中数学课程中统计与概率课程的内容,并就其教学研究做了重点论述。  【关键词】统计与概率;高中数学;课程研究  0.引言  随机数学中,概率和统计是两个重要的组成,概率是随机现象中的统计规律进行研究,而统计则是对随机现象中的统计规
蚕桑生产是石门镇一项传统的优势产业,是农业产业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效益农业的骨干项目,是农业、农村、农民"三农"经济的支柱和主要经济来源.优化改造传统优势产业,稳固
【摘要】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教育,也是为人处世的教育。真正的教育可以促进人向善,可以让人的情感得到积极地释放,促进人身心的健康发展。小学语文教育课程不是简单地小学语文教育,它同样包含了情感教学。要想促进小学语文水平的提高,就必须运用到情感教学。针对当前小学语文课教育的现状,本文从情感教学的角度出发,就提高小学语文课的教学质量进行探讨,以期促使小学语文课教育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新课改 小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数学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是教学成功的关键。那么,如何能在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面就此问题谈几点感受。  一、关心学生,培养兴趣  学生如果喜欢他们的老师,那么他对这个老师所教的学科就会产生学习兴趣。教师要用一颗赤诚的心,唤醒无数颗喜爱数学的童心。  1、生活上关心体贴学生。  在现实生活中
【摘要】随着新课标指导下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授课活动呈现出了新的特点,素质教育对于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与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识字教学是学生进行后续阅读写作学习的基础环节,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识字学习更是其语文学习的核心内容。语文教学领域一直在探索一套适应当前时代发展的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方法,强调帮助学生打下良好的语文学习基础,全面激发学生学
背景:“东边的天际刚刚出现第一抹朝霞。‘有破烂的卖?!’一声声夹带着豫、冀、皖等地口音的吆喝此起彼伏,响彻北京城东北角酒仙桥一带的通衢僻巷……同一时刻,京城东南角‘
当前,学生被动学习的现象比较普遍,课堂上被动地接受知识,老师给多少,学生知多少,不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大多数学生头脑里只是老师“灌输”的内容,离开老师,就不会学习了,这种现状是应试教育的弊端所造成的后果。  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呢?下面,谈一谈我个人的体会。  一、正确的学习动机的形成,是促使学生自觉学习的动力  事实证明,小学生没有形成正确的学习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