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教师的角度,探究如何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
【关键词】注意力 学情 备课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08(a)-0103-01
教师的课堂教学态度、方法与手段,以及教师个人的素质与人格魅力等,是吸引学生课堂注意力的重要因素。作为一个教师,课堂教学必须关注学生注意力,尽可能采取有效措施,集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
首先,要研究学情。笔者曾对地理学科进行一次学情调查,主要设置问题有如下几个方面: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初中学生,对教师的备课、教学、作业、辅导等方面满意度较高,不满意的原因主要有:教师上课枯燥无味、对地理知识不感兴趣、老师讲课太深、老师太严肃等等。而高中学生,对教师的满意度较低,有的不满意率甚至达到或超过了50%,不满意的原因主要是:教师知识面比较窄、教学方法单调、照本宣科、知识分析不到位、满堂灌、教学内容枯燥无味等等。由此可见,加强学情的了解和研究,是我们集中学生课堂注意力的前提。
其次,加强备课。笔者认为,备课环节更应该重点落实在教学内容如何通过师生的双边互动,来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案例:M老师关于《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内容的课堂教学
M老师的教学片断:
新课导入:新闻《南京栖霞山钟乳石》
引入新课。
播放视频:地壳运动、岩浆活动。
活动一:根据材料和书本内容完成下列表格。
活动二:地壳运动的对比,学生回答完成表格。
活动三:思考意大利那不勒斯海岸的大理石柱上的地壳运动痕迹。
投影:台湾地质公园“女王头像”图片,引入外力作用。
活动四:阅读课本,自学完成下列表格。
实验探究:沙堆、一瓶自来水、沙盘,演示流水对地表形态的作用表现。
分组讨论:上述实验中,体现了流水的哪些作用?
活动五:读导学案中提供的几组图片,布置各小组,分别合作探究相关的景观地貌的形成因素、主要外力作用形式。
投影相关图片,小组代表回答合作讨论结果。
投影:学习内容小结。
很显然,本节课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联系生活,学习实际,深入浅出,以活动为载体,问题设计贯穿于课堂始终,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从多角度,用多种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教学思路清晰,教学效果显著。
再次,课堂上要高度关注学生,采用可行的管理方法和措施,进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俗话说:三分教,七分管。课堂教学效果,最终还得通过学生来体现,而学生的个体差异很大,所以,教师在关注自身教学时,还得关注课堂学生的表现,采取适当的管理方法。常采用的方法有:突然提问法·突然中断法·不点名提醒法·表扬法等。
【关键词】注意力 学情 备课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08(a)-0103-01
教师的课堂教学态度、方法与手段,以及教师个人的素质与人格魅力等,是吸引学生课堂注意力的重要因素。作为一个教师,课堂教学必须关注学生注意力,尽可能采取有效措施,集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
首先,要研究学情。笔者曾对地理学科进行一次学情调查,主要设置问题有如下几个方面: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初中学生,对教师的备课、教学、作业、辅导等方面满意度较高,不满意的原因主要有:教师上课枯燥无味、对地理知识不感兴趣、老师讲课太深、老师太严肃等等。而高中学生,对教师的满意度较低,有的不满意率甚至达到或超过了50%,不满意的原因主要是:教师知识面比较窄、教学方法单调、照本宣科、知识分析不到位、满堂灌、教学内容枯燥无味等等。由此可见,加强学情的了解和研究,是我们集中学生课堂注意力的前提。
其次,加强备课。笔者认为,备课环节更应该重点落实在教学内容如何通过师生的双边互动,来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案例:M老师关于《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内容的课堂教学
M老师的教学片断:
新课导入:新闻《南京栖霞山钟乳石》
引入新课。
播放视频:地壳运动、岩浆活动。
活动一:根据材料和书本内容完成下列表格。
活动二:地壳运动的对比,学生回答完成表格。
活动三:思考意大利那不勒斯海岸的大理石柱上的地壳运动痕迹。
投影:台湾地质公园“女王头像”图片,引入外力作用。
活动四:阅读课本,自学完成下列表格。
实验探究:沙堆、一瓶自来水、沙盘,演示流水对地表形态的作用表现。
分组讨论:上述实验中,体现了流水的哪些作用?
活动五:读导学案中提供的几组图片,布置各小组,分别合作探究相关的景观地貌的形成因素、主要外力作用形式。
投影相关图片,小组代表回答合作讨论结果。
投影:学习内容小结。
很显然,本节课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联系生活,学习实际,深入浅出,以活动为载体,问题设计贯穿于课堂始终,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从多角度,用多种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教学思路清晰,教学效果显著。
再次,课堂上要高度关注学生,采用可行的管理方法和措施,进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俗话说:三分教,七分管。课堂教学效果,最终还得通过学生来体现,而学生的个体差异很大,所以,教师在关注自身教学时,还得关注课堂学生的表现,采取适当的管理方法。常采用的方法有:突然提问法·突然中断法·不点名提醒法·表扬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