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动Sigma-1受体对抑郁大鼠房性心律失常的影响

来源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anluc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Sigma-1受体激动对抑郁大鼠房性心律失常的影响,为临床上抑郁合并房性心律失常提供可能的治疗靶点。

方法

将SD雄性大鼠55只按随机数字表达法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CTL组,n=15),抑郁组(D组,n=20),抑郁+Sigma-1激动组(Sigma-1组,n=20)。慢性不可预见温和刺激建立抑郁模型,并用糖水消耗实验、强迫游泳实验和体重变化对模型进行鉴定。采用心电图植入子检测房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Masson染色检测心肌纤维化,Western blot检测心房及海马Sigma-1受体的表达。

结果

①糖水消耗实验、强迫游泳实验和体重变化显示模型制作成功。②与CTL组相比,抑郁使心率明显加快[D(517.60±19.12)次/min对(372.40±19.38)次/min,P<0.01],Sigma-1组心率较CTL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抑郁明显增加房颤的发生率[9.73±2.14对0,P<0.01]。③与CTL组相比,抑郁组心肌纤维化明显加重[(9.88±0.66)%对(1.60±0.34)%,P<0.01],Sigma-1激动剂明显减轻纤维化程度[(1.60±0.34)%对(2.12±0.72)%,P<0.01]。④与CTL组相比,D组大鼠心房肌及海马组织中Sigma-1受体表达显著下降(P<0.05),心房肌Sigma-1组能明显改善表达下降。

结论

心房肌细胞上调Sigma-1受体蛋白的表达可能是减少抑郁后房性心律失常分子机制之一。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研究儿童发病的大动脉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案,提高对此病的认识,以求早期诊断,改善预后。方法收集我院1999年1月至2012年12月住院的大动脉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2,年龄14个月至15岁,平均(10±4)岁。按照EULAR/欧洲儿童风湿病学协会(PRES)标准诊断大动脉炎。临床表现最为常见的是高血压13例(87%)、无脉或脉弱11例(73%)、心
目的研究注射托珠单抗注射液(雅美罗)治疗难治性活动性RA 12周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32例难治性活动性RA患者接受托珠单抗注射液(0周,第4, 8周)+甲氨蝶呤治疗,观察治疗前、第4、8、12周各项观察指标变化,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指标有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晨僵、休息痛、压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患者及医生对疾病总体评价、健康评估问卷、ESR、CRP、DAS28评分、简化的疾病活动
期刊
目的初步探讨患者植入起搏器术后起搏器诱导性心肌病(PICM)的发生率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连续收集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2016年11月1日至2017年4月27日期间的门诊起搏器常规复诊程控的患者(单腔或双腔起搏器),右心室起搏百分比≥40%,且植入前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50%的患者共87例,并将是否发生了PICM分为2组,即射血分数保留(PEF)组和PICM组。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起
目的分析非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心电图ST-T异常影响因素。方法自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入选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583例冠状动脉造影阴性患者,按心电图是否有ST-T异常分为ST-T异常组和非ST-T异常组。入院后采集患者的性别、年龄、高血压史、糖尿病史、甲状腺疾病史、吸烟史、饮酒史、心率、血压、血脂、血糖、血钾、确诊疾病、冠状动脉造影诊断结果。计算冠状动脉造影阴性心室结构正常患者心电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